从两册旧课本忆近代中国学制改革

阔吧

<p class="ql-block">周末逛旧书市场,看到两册旧课本,倍感亲切!是48年前上学时使用过的教材,突然邂逅,让思绪飞回学生时代,这回忆像喝了农夫山泉~~有点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旧书市场上见到的两册课本,看到很亲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b></p> <p class="ql-block">一册是数学,1977年高中一年级下学期教材,教材内容是三角函数。当年自从接触这本教材,学习就像开了挂,一飞冲天,以前不会的突然会了,以前不懂的全都懂了。期中考试整了个第一,这让常考第一的女数学课代表很是不服,拿着咱的考卷审视半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咱这挂一开,就一路顺溜,先是高考,数学拿了大头,一科就占总分的近三成。然后是师范毕业选择了教数学。你说这一次考试,是不是影响终身?!</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高一下期数学课本。高一上期数学课本用的纸张和颜色与这本书封皮纸很像,这其实是一种接近草纸的材质,和常说的“油光纸”有差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教课书内页纸张黑黑的,说明当年好质量的纸非常奇缺。后来传出1977年高考前停印“毛选”,用印“毛选”的纸张印高考试卷,该能理解了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高考数学考了68分,占总分的近三分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b></p> <p class="ql-block">另一册是语文,封面上“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第六册”让你觉得是高一的教材吗?但实事上正是高一下期使用的。为什么?这就与当时的学制有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第六册,该是初三用的,没有初三直接上高一,也用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语文课本目录,看看当年都学些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1977年秋,上了两年初中的我升入高中,当年的学制就是初中二年。从1978年秋季开始,初中改为三年制,咱早一年没跟上上初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有读过初中三年级的我们,在高一学着初中三年级的语文,高级中学的数学,这就是七十年代的教育,学制改制过渡期的奇葩现象。神奇的是这种奇葩现象让我一生中多次遇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我毕业参加了高考,高中又是上了二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将中小学9年制改为11年制,即小学5年,初、高中各3年。1981年开始实行三年制高中教育,咱又早两年错过上高三的机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让我与晚我一年上学的同令人有了极大的差距,咱初高中上了4年,人家上了6年。16岁的花季少年,绝大部分被推向了社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参加高考的我,考上了中师,当时的中师也是二年制(后来中师招初中生改成三年制),这让我18岁就参加了工作,要是搁这些年,动不动扒扒你的简历,不知又有多少人认为咱这学历有问题。</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1979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初中上二年,高中上二年,分数低是有原因的。五科230分就可以上师范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上世纪七十年代被高考录取是非常幸运的,录取率5~7%。</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b></p> <p class="ql-block">1978年改革开放后,经过文革洗礼的社会群体,文化知识严重参差不齐,与改革开放的步伐严重脱节。198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1982年1月,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全国总工会等5个部门发出《关于切实搞好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工作的联合通知》。自此在职青壮年文化技术补课活动开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在校教师担负着培训指导在职青壮年文化补课的任务,到了1985年,非师资青壮年补课活动结束,自然轮到师资队伍中青壮年教师的培训,才有了1985年大规模招收在职教师进修这一举措。在职青壮年教师通过成人高招,进入本专科院校离职学习,获得全日制本专科文凭,而非现有的成人教育文凭。这又成为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教育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5年通过成人高招考上师专的我,再一次神奇地遇上了二年制,这次是晚了一年,1984年入学的学生还是三年制。至于如今的专科学校什么时间恢复成三年制,也没去考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2年秋,我儿子又经历了小学六年制改制,中国学习制度的改革让我们二代人都遇上了。并且儿子和老子一样,少上一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几次学制改革学生如何分流?当时太小已不知晓。仅知1981年的高三增设,让西峡一高当年的毕业生多“墩”了一年,到1982年高考,就以考上4个清华、4个北大放了个卫星。自此开启西峡一高魔幻之旅。</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西峡一高考上清北是从1982年开始的,得益于学制改革。但当年各县都参与了学制改革,所以实力也很重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2001年的小学六年制改革,因身临其中,就详细予以记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学六年级学制改革,南阳市按各县实际情况推进,西峡县是分三年完成。2001年全县五年级学生突增到九千余人,与上年比几近翻了一翻。初中校舍严重不足,已承担不了翻翻的生源。就决定利用增加六年级进行分流,达到连续三年有六千余人上初中。</p><p class="ql-block">具体分流方案是:2001年秋五年级毕业生2/3上初中、1/3上六年级;2002年五年级毕业生1/3上初中、2/3上六年级;2003年秋五年级毕业生全部上六年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六年级“墩”一年,这可不比高中“墩”一年受欢迎,许多家长是不愿意的,也就千方百计寻求上初中的手段,连续5年(直至小学一年级新教材实施这一届),教体局、学校和家长在斗智斗勇,教体局在想方堵、家长在想方上、小学在说六年级人数减少、初中在有模有样地增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十年过去了。经过那些年的过渡,学制已固定下来,义务教育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教育3年,替代了曾经的“522”学制,加上大学的普及程度,还上哪找18岁就参加工作的小青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