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非遗】No.01散文 天宫遗落的珍宝

魏常瑛

<p class="ql-block">昵称:魏常瑛</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5365981</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闺蜜从合肥出差回来,一见面. 就从包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塑料袋,在空中晃了晃,神神秘秘地说:“你猜我给你带回个什么宝贝?”我惊讶,问:“带回个宝贝?”她笑而不答。过了一会儿,她料定我猜不着,就将那宝物从袋子里拿出来,拉过我的右手,放在掌心。</p><p class="ql-block"> 眨眼之间,我的眼前一亮,若看见一粒宝石,又似看见一颗露珠,若梦若幻,喜欢之情由心而生。</p><p class="ql-block"> 我的手掌上,坐了一个孙悟空,一个由橄榄核雕成的栩栩如生的孙大圣。</p><p class="ql-block"> 给质地坚硬,文理细腻的橄榄核赋于生命,它要多么娴熟的技能和敏锐的洞察力!</p><p class="ql-block"> 细细看,孙大圣雕像的线条流畅而又坚韧有力,细微之处,唯妙唯肖,简直就是神奇的故事与生活的体验完美的结合。你看那双眼睛,多么有神,透出一种坚毅和智慧而又有孩童般的纯真,散发出一种正义的光芒。连那两个大耳系,都雕刻的那么生动,每一个毛发,也那么真确。</p><p class="ql-block"> 这是将传统艺朮的底蕴和对生活之美的热爱和丰富的想象力完美融合的产物。是心灵与艺术的统一。这作品是心灵与世界的碰撞。</p><p class="ql-block"> 看着掌上的孙大圣,如阅读西游记,孙大圣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的画面在大脑里浮现,情不自禁地哼起“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p><p class="ql-block"> 核雕艺术,使沉睡的果核在刀下苏醒,成为构思独特的珍品,蕴含了文化魅力和精神内涵,这是多么伟大的创造。</p><p class="ql-block"> 反复观察手中的核雕,让我十分敬佩这种技艺及创造技艺的人。它表现了合肥人的精神面貌和对艺术的热爱,书写了一曲合肥劳动人民的赞歌</p><p class="ql-block"> 敬佩之余,我上百度查看了合肥的核雕。合肥核雕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核雕,最早追溯到宋朝。当时庐州核雕用于辟邪的民俗。清末民初,创造出独有的“剔雕”以及山核桃镂空技艺,使庐州核雕上升为雕刻艺术。制作核雕用产自大别山的野生山核桃与象牙果核。核雕,除了要具有绘画、雕刻基础之外,还要有特选的材料,特制工具,特别的选材,特别的眼力,独特的构思。合肥的省非遗核雕传承人李绩就能使一颗果核在他的手中变成精美绝伦的艺术品。</p><p class="ql-block"> 我手中的孙大圣是闺蜜在旅游的景区买的,虽然价格不菲但不是李绩的手艺。虽然不是出自名家,但那雕刻的手艺也非一般,不但活灵活现,那坚毅的线条和刚毅的俘出与凹进的点点滴滴,简直传神到极致。</p><p class="ql-block"> 我专注地观察着核雕孙大圣,爱不释手。</p><p class="ql-block"> 闺蜜说:“我这次是真的买回了一个珍宝吧?”</p><p class="ql-block"> 我回答:“是的,我得到一个天宫遗落的奇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