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寺:丁香树下的禅意时光

阿玲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摄影/阿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拍摄地/北京法源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号/441031</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四月初,北京的春天正浓,我听闻法源寺的丁香开得正好,便怀揣着期待,踏入了这座古刹。</p> <p class="ql-block">  法源寺位于京城一隅,闹中取静。从地铁口出来,穿过几条胡同,便能看见它古朴的山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座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的寺庙,原名悯忠寺,是李世民为哀悼北征辽东的阵亡将士而建,历经岁月变迁,名称更迭,最终在雍正年间定名为法源寺,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厚重。</p> <p class="ql-block">  一进寺门,微风拂来,一阵淡雅的花香便萦绕在鼻尖,那是丁香花独有的芬芳,瞬间将我带入了一个宁静悠远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抬眼望去,寺内的丁香树随处可见,或三两成丛,或独立成景,紫丁香如梦幻的云霞,白丁香似纯净的白雪,粉丁香若娇羞的少女,团团簇簇的花朵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在法源寺,丁香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丁香花浓香,叶片为心脏形,有着“心诚则灵”的寓意,被视为“菩提之树”。每年春季丁香盛开时,寺僧会备素斋,邀文人雅士赏花,举办“丁香诗会” ,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  我穿梭在丁香花丛中,不时能看到身着僧袍的僧人走过,他们或手持经卷,或低声交谈,与这满院的丁香花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 </p> <p class="ql-block">  偶尔,有花瓣飘落,落在僧人的肩头,也落在我的掌心,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尘世的喧嚣被远远隔绝在外。</p> <p class="ql-block">  观音殿往后去藏经阁,会经过一个圆形拱门,殿角处有一株高大的紫丁香格外引人注目。它的花朵繁茂,身姿婀娜,搭配着拱门,充满了诗意。我站在树下,静静地感受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一树丁香一古刹,半城烟雨半城花”,此时虽无烟雨,但这满寺的丁香,已足以让我沉醉</p> <p class="ql-block">  法源寺的丁香,不仅是春日里的一道美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心灵的寄托。在这里,我领略到了历史与自然的交融,感受到了禅意与诗意的碰撞。离开时,我频频回望,那片丁香花海依然在我的心中摇曳生姿,期待着下一次与它的重逢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