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日本有个画家叫做望月玉成,鲁迅先生在1933年1月26日的日记写道:</p><p class="ql-block"> 旧历申年元旦。昙。下午微雪。夜为季市书一笺,录午年春旧作。为画师望月玉成君书一笺云:“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又戏为邬其山生书一笺云:“云封胜境护将军,霆落寒村戮下民。依旧不如租界好,打牌声里又新春。”已而毁之,别录以寄静农。改胜境为高岫,落为击,戮为灭也。</p><p class="ql-block"> 望月玉成(1900-1951),出生于日本京都,祖父望月玉泉,父亲望月玉溪(1874—1938年),均为日本知名画家。望月玉成毕业于京都绘画专门学校,师从西山翠嶂和父亲望月玉溪,作品曾入选帝展、日本美术协会展等。当时他为搜寻作画题材远道而来中国,见到鲁迅,获赠此诗。其时日军不断侵略中国,国民党也加强针对共产党的军事、文化“围剿”,中国满目疮痍、焦土千里,鲁迅感到悲愤,于是写了这首诗,随使望月玉成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网红。</p><p class="ql-block"> 这个扇面是望月玉成以松树为主题,展现出东方绘画的独特韵味与精湛技艺:松针以细笔精心勾勒,线条密集且富有层次,浓墨重彩间尽显质感,树干则以淡墨晕染,形成鲜明对比,凸显立体感。每一笔都透露出画家深厚的功底,对细节的把控尤为出色。 虽为扇面形式,却巧妙利用空间,松树分布疏密有致,枝干穿插自然,既契合扇面的弧形结构,又营造出和谐的视觉效果,无丝毫局促之感。</p><p class="ql-block">松树在中国及东方文化中象征高洁、坚韧与长寿。画作通过简洁的背景与细腻的笔触,传递出宁静、古朴的氛围,观者仿佛能感受到松针的坚韧与自然的生机,引发对高雅品格的联想。</p><p class="ql-block">右下角“玉成”落款与红色印章相互映衬,简洁而不失庄重,既表明身份,又增添了画面的传统艺术气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