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老韩桥

☆XMING 星明

<p class="ql-block">  当时光的列车开了半个世纪,韩桥的模样在记忆深处却依旧鲜活。那可是当年全国著名的国有企业,我的少年时代就是在那个地方度过的。</p><p class="ql-block"> 那天上午,我和小弟驱车从徐州市区经青山泉至贾汪路段,准备去韩桥时,儿时的印象已经全部被新的地貌取代。四通八达的都是大道,两侧都是高高的法桐树和杨树,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哪里是老韩桥呢?我俩都迷惑了。看到了徐州煤矿博物馆的牌子,我下了车,路边小店旁有几个老人正在聊天。我说,各位老哥好!问个路,请问韩桥怎么走?一位老哥笑了,你问的是夏桥还是韩桥。韩桥矿的总部在夏桥。我也笑了,是老韩桥,后来与夏桥一样变成井了,都属于韩桥矿。那位老哥用手往南面指了指,三四里路是夏桥,再走五里路是韩桥。老弟到那干什么呀?早就关井了,什么也没有了。我说,几十年没来了,想看看老地方。几个老人都笑了,很热情地说,看了以后,再回到这坐坐聊聊。原来他们也是矿区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  明白了,一条路向南。车过夏桥的东门时,只见还有两个门柱,其余的荡然无存。左边是夏桥公园,当年的工人文化宫早已不在,取代的是别墅群。高高的法桐树群依旧在这方热土上,守护着昔日的家园。</p><p class="ql-block"> 继续向南二里路,看见了一个长长的铁道,还有一个长长的弯。那是当年火车拉煤的专用铁路,旁边有一个工人村,取名就叫弯道。早年我们去徐州市七中上学时是必经之路。临近老韩桥时,路的西边立了一个巨型的黑色雕塑,上边是两名矿工的形象,雄赳赳,气昂昂的,巨石上刻有“韩桥煤矿旧址 百年煤矿”哦,这个地方原是韩桥矿的反帝井,是20世纪70年代挖掘矿井潜力,找边角煤炭资源而开的。雕塑背后是转型产业园区,时是仲春,春花朵朵,杨柳新绿。能在旧址上为矿工和老企业立雕塑,使老韩桥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传承,是立雕塑人的明智,高智商高情商啊!</p> <p class="ql-block">  终于到了老韩桥的大门,桥却没有了,记得大门前是两座桥,一座桥通往工业广场,另一座通往矿内工人村。桥的下边是护矿河,从东向西朝南很长很长。河宽大约十米左右,两边是椿树和灌木丛。到了夏天,椿树上结满了一串又一串的果实,像是微型的小燕子。我们常用它玩打仗的游戏。有时还在河里面摸鱼呢。取代的是宽阔的柏油路和广场。不过那几棵上了年纪的法桐树还在。当年的矿牌韩桥煤矿(后来改为韩桥煤矿韩桥井)也被一个新兴的企业名字取代。记得当时矿工是24小时3班作业,几千人呐,上下班时车水马龙。矿山的汽笛定时拉响,告诉人们几点了,家里根本不需要闹钟。主副井塔上飞转的天轮演示着正常生产的故事。高高的矸子山可以与附近的山媲美。当年军管会的几个解放军战士还爬了上去,一览矿山的全景。惊呼这就是沸腾的矿山啊!大气,壮观!</p> <p class="ql-block">  汽笛,天轮,矸子山,矿井标志性的坐标,还有那偌大的工人村都消失在这方热土上,儿时熟悉的一切都抹掉了,心里头涌上一种难以描述的失落。车在老韩桥的原南门停了下来,那是利用采矿塌陷区改造的小南湖湿地公园。湖面碧波荡漾,水鸟欢畅,湖岸芳草萋萋,柳绿花红。是休闲娱乐的绝佳处。忽想起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是啊,老韩桥已随时光的列车远去了,离开了人们的视线,曾经的辉煌记载在历史中,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新的事物会成为必然,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岁月的戏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