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雪色东嘎寺

李木子

<p class="ql-block">美篇号:265145</p> <p class="ql-block">  抵达色达时,暮色正沿着金马草原的边缘流淌。三月的风仍裹挟着砭骨的冷,山坡上的经幡在青灰天空下翻卷,像被冻住的火焰。原计划次日清晨奔赴五明佛学院,看绛红色的僧舍在朝阳里漫成云霞,却未想午夜的一场大雪已悄悄改写了行程:去佛学院的路封了,雪太大车开不上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失望是有的,但高原的风雪从不会让人久困于遗憾。<span style="font-size:18px;">踩着吱呀作响的雪径走进东嘎寺,</span>清晨的寺院在雪中静得能听见雪花融化的声音。赭红色的墙上覆着薄雪,檐角的铜铃叮咚作响,大殿内的暖意裹着酥油灯的光晕涌来。千盏酥油灯在佛前明灭,映得莲花生大师的鎏金法相愈发庄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座清朝初期建立的寺庙,是藏传佛教尼玛派的重要寺院。东嘎寺不仅是色达13座寺院之首,还是色达首领家族的圣地,拥有300多年历史,每年举行多次法会,尤其在三月初的祈愿大会上,僧人们会祈愿世界和平,表演藏戏。</p> <p class="ql-block">  藏经阁的木门紧闭着,门的那头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层层叠叠的</span>贝叶经与木刻版典籍、唐卡。每年的三月祈愿大会,这里都会摆出最珍贵的经卷。离开寺院时雪停了。回头望,寺院的金顶在白雪的映衬下泛着光,经幡绳上的积雪簌簌掉落,砸在石板路上,却砸不碎空气中萦绕的嗡鸣,那是刻在玛尼石上的六字真言,是风雪中从未止息的吟诵。</p> <p class="ql-block">  从东嘎寺向南行,远远便望见邓登曲登佛塔在雪原上投下巨大的影子。这座“降魔塔”比想象中更为震撼,鎏金塔尖刺破铅云,塔尖上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饰物在风中闪烁,</span>塔身佛龛里的彩塑佛像在雪光中眉目分明,仿佛每一尊都在俯瞰人间的风雪。塔基每一层都刻着不同的佛教故事,积雪填满了浮雕的凹痕,却让菩萨的衣褶更显立体,仿佛下一刻就会踏雪而来。</p> <p class="ql-block">  塔底的转经房是个环形的秘境,155个经轮沿着内壁整齐排列,木轮边缘被千万只手磨出温润的包浆。推门而入时,正遇上几位转经的牧民,他们解下肩上的皮袋,用冻红的手掌推动经轮,嘴里喃喃念诵。恍惚间,我看见塔下转经人的身影被风雪拉得很长,与石碑上记载的三百年前建塔者的身影重叠。同样的风雪,同样的虔诚,在时光里织成不变的经幡。</p><p class="ql-block"> 这场被风雪改写的行程,或许正是高原给予的启示:最美的遇见,从来不是按图索骥的打卡,而是愿意在计划之外,张开双臂拥抱意外的雪色与佛光。</p> <p class="ql-block">日志完成于 2025年4月14日 北京</p><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于 2025年3月6日 色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