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航拍绩溪县仁里古镇</p> <p class="ql-block"> “仁里”语出《论语•里仁》“里仁为美”。里者,民之所居,居于仁者之里,是为美。仁里原是绩溪耿姓的发源地。据《绩溪县志》姓氏源流记载,南北朝时,梁大同五年(539)工部尚书耿源进与弟耿汝进徒居登源河畔,石洞山下,并以“仁乃二人”、“里仁为美”名村为仁里,已逾1478年。</p> <p class="ql-block"> 仁里人以教育为本,自古以来人文气息浓厚,名人辈出。元代就有程燧创办翚阳书院,明清两朝又建多所。清末村中还建有徽州第一所洋学堂———思诚学堂,还有绩溪最早的女子学校———端本女校。明朝有进士程辂,官至兵部给事中;清代有翰林程秉钊,为翰林院庶吉士;近代名人,有程乐亭、程本海、程宗鲁、程士范、“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等等。</p> <p class="ql-block"> 绩溪仁里是个典型的徽州古村落,至今村里还保留着大量的元、明及清代的建筑。绩溪仁里依山傍水,文化积淀深厚,是古徽州名副其实的“程朱阙里”。历史上绩溪仁里是徽商会集的水陆码头,聚财蓄气,千丁万灶,素有“小小绩溪县,大大仁里村”之说,系徽杭古道上的重镇,村内有古城门、古祠堂、古牌坊、古民居、古书院、古码头、桃花古坝、古井等历史遗存,足可见绩溪仁里村在徽州历史上的商业重镇形象。</p> <p class="ql-block"> 同时,仁里也是工部尚书看中的地方。仁里原是绩溪耿姓的发源地。据《鱼川耿氏宗谱》载,南朝梁大同五年(539),工部尚书耿源进、助国镇天大将军(曾任杭州太守)衣锦还乡途中,因雅慕新安山水,与弟耿汝进游历于此。在梁安(绩溪)仁里,见其地山环水抱,风光旖旎,不惜轻弃生长里居,迁至这里,并取村名为“仁里”。后来这里成为程姓世居之村,故又名程里。由于人口迅速膨胀,明末清初曾改称大仁里。</p> <p class="ql-block"> 仁里程姓来自歙县篁墩,一世祖为药公,名药一,字东升,为程忠壮公十八世孙。唐光化元年(898),被举荐为金乡县尹,因羡慕仁里一带秀丽山水,于是举家迁来定居。文革前村中还有石牌坊10余座,以贞节牌坊居多,现仅存2座,其中以皇门公牌坊最为引人注目(现存遗迹)。据说,这一牌坊是为官至皇门侍郎(在皇帝身边服务的官员)的村人所立。村中还留有程姓一世祖的墓道坊,横额上刻有“唐金乡尹药公墓道”。这是绩溪现存唯一的文字完整的一座墓道坊,也是年代最为久远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 程开甲院士邮票极限片(上)</p><p class="ql-block"> 民居墙上张贴着两弹一星功臣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开甲的生平介绍(下)。</p><p class="ql-block"> 程开甲祖籍徽州绩溪,生于苏州吴江。</p> <p class="ql-block"> 程开甲(1918年8月3日-2018年11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p> <p class="ql-block"> 这里粉墙黛瓦、文风昌盛、眼睛的每一次定格,都是一幅写意的风物水墨丹青。这里是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少儿时代的嬉戏和启蒙地、唐越国公汪华的故里。</p> <p class="ql-block"> 古村按龟形设计,是一个远近闻名的长寿村、民俗村和风水村。目前仍完好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风貌,登源河在这里绕了一个大湾,河床宽阔,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p> <p class="ql-block"> 世肖坊是一座建于明代的科举牌坊,是当地程姓族人为纪念程溥而建。程溥在明成化年间中举,后赐进士,曾任浙江省新昌县令,为家乡百姓做了很多实事。他去世后,家乡人为感念他的善行,为他立了这座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 屋角上挂着鱼灯</p> <p class="ql-block"> 仁里下祠堂,这座被岁月洗礼的建筑,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旁边的东井、西井,静静伫立,井口的痕迹见证了无数个取水的日子。墙上的壁画,描绘着往昔的生活场景,让人不禁想象着曾经在这里生活的人们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三字经,仁里古镇程氏家训的核心内容,共198字,涵盖了修身处世、孝悌婚恋、励志勉学、为商为政、勤俭节约以及养生等方面,旨在教育引导族人的行为规范。</p> <p class="ql-block"> 光启堂坐落在仁里古镇中,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坐西朝东,面阔14米,进深37米,占地面积520平方米。三进五开间,该祠砖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屋顶,斗拱承挑出檐,正脊两端饰鳌鱼,戗角飞腾,梁架采用抬梁穿斗并用式做法。木构件雀替、驼峰、撑拱等均有精美的雕饰,整栋建筑结构严谨,小巧玲珑,线条奔放,明快轻松,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p><p class="ql-block">光启堂,寓意光前启后,曾经是仁里程氏的老祠堂,祭祀支祖景洪公,一度因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2012年,仁里村委会多方筹集资金,对“光启堂”宗祠进行了维护和修缮,作为仁里“村史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仁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山水秀美的风水宝地,“仁里八景”曾名扬乡里,即槐墩夕照、石洞祥云、龙坪积翠、大庙晚钟、龟屿浮烟、茅山夜月、鹤渚回澜、富阳春晓。</p> <p class="ql-block"> 仁里古镇西门</p> <p class="ql-block"> 站在登源河岸边,眺望远处朦朦胧胧的龙须山,近处是清澈见底的河水,古码头依稀可辩。步入东门“宾旸门”,踏在南陈梁武帝御赐的“百步钦街”上,似乎穿越回了远古,被这里纯朴的民气和古老的人文气息所吸引和陶醉。</p> <p class="ql-block"> 回绩溪县时途中打卡紫园</p> <p class="ql-block"> 紫园坐落于绩溪县城城外不远,之前很多影视作品(《徽州女人》等)选择这里做外景地,占地面积很小,但照片拍起来很美,可惜的是此处并非徽州的自然村落,而是收集各地拆迁的代表性民居择地重建的,类似于徽州古民居展示馆,好在三雕保留完整,能在短时间内大概了解一下徽派建筑。</p> <p class="ql-block"> 这次游玩绩溪,住在绩溪县城里,二天的晚餐都在徽菜博物馆内吃。博物馆内还有正宗徽菜品赏,是不是搞错了,N0!这家博物馆别具一格,馆内古色古香,不但有徽菜展示,当地艺人在古戏台演唱当地古装戏曲,品赏徽菜的同时,欣赏经典名曲。菜肴色香味具佳,价廉物美,看官如前往绩溪,不要错过这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客官里面请,屋里欢腾!</p> <p class="ql-block"> 绩溪徽菜博物馆一个展示、弘扬和传播徽菜文化的平台既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也是徽州美食文化的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更是徽州文化和特色文化技艺的动静结合、体验展示相结合的文化旅游和市民休闲中心。</p> <p class="ql-block"> 置身于古韵的中国徽菜(徽厨)博物馆里,仿佛开启一场徽味之旅,从徽州传统菜品的展示、徽州建筑的展示、徽州传统婚俗的展示、徽菜器具的展示,对于徽菜的发烧友们绝对是一道视觉盛宴,是一场文化大餐之旅。</p> <p class="ql-block"> 徽菜历史悠久,发端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徽菜经过历代徽厨的辛勤劳动,兼收并蓄,不断创新,并以就地取材,选料严谨,巧妙用火,功夫独特,擅长烧炖,以食补身,注重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而成为雅俗共赏,南北皆宜,独具一格,自成一体的著名菜系,并成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p> <p class="ql-block"> 徽菜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历代名厨的辛勤创造、兼收并蓄,徽菜逐步形成了一个雅俗共赏、南北咸宜、独具一格、自成一体的著名菜系。</p> <p class="ql-block"> 中国徽菜(徽厨)博物馆为了迎合天南地北来口味各异的人群,也是开发了各式小吃与鲜榨果饮,中和了传统徽州菜肴的油盐火候的特性,符合现代人对于健康饮食的标准。</p> <p class="ql-block"> 这家博物馆中的徽菜胡适一品锅、毛豆腐、臭鳜鱼等还是相当诱人的。</p> <p class="ql-block"> 对于爱好热闹的人来说,是一次非凡的就餐体验,不仅可以欣赏传统的戏剧表演,徽戏与黄梅戏轮番唱,在品赏徽菜的同时,感受不一样的餐饮乐趣。</p> <p class="ql-block"> 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