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红二代们参加关向应新馆开馆仪式

国华书院

<p class="ql-block"> 文/刘秉荣</p> <p class="ql-block">我保存了一张照片,这是2007年9月10日,老一辈革命家关向应纪念馆新馆开馆仪式举行之际,多名红二代参加开馆仪式后的合影留念,我作为贺龙元帅家的代表,有幸参加了这隆重的仪式,并同部分红二代们留影。</p> <p class="ql-block">左起:王兵、朱尔谨、关翠玉、罗箭、张延忠、任远征、林耿耿、王桂莲、王兴、陈知建、朱曙光、刘秉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关向应1902年9月10日7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领导人,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中共河南省委和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后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后从事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及中共中央长江局工作。1932年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任湘鄂西军委主席和红3军政治委员。长征途中,任第二方面军副政治委员,曾坚决抵制张国焘另立中央、分裂红军的错误行为。1937年任八路军第一二〇师政治委员,与贺龙一起开辟了晋绥根据地。1946年7月21日病逝于延安。</p> <p class="ql-block">关向应的病逝,使贺龙悲痛万分,从1932年1月关向应到湘鄂西苏区后,贺、关两人便成为亲密的战友,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两人行军并肩,宿营同室。人们这样评说:“贺、关自内战到抗战,部队经历了千万次战斗,从未见他俩有过分歧。”</p> <p class="ql-block">他们的友谊是真诚的革命的友谊。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俩为“贺关”。在他们签名的各种文件中,“贺关”两字从来都排列一起。1940年秋,关向应虽然因病休养,但二人还是时常见面。1945年8月12日,贺龙奉命率部队到前线抢占战略要地,走时,由于时间紧迫,没来得及向病中的关向应告别,只给他留了封信。 关向应看到信后哭了,他对身边说:“我和他共同战斗了13年,现在,他,一个人,走了”。</p> <p class="ql-block">关向应病逝的消息传来时,贺龙在山西兴县蔡家崖,他刚刚在晋绥边区高干会议上作完报告。这个悲痛的消息如同霹雳,震惊了会场,会场上许多人都哭了。贺龙含泪走出会场,在院子里来回走着。亲密战友的离别,对他感情上打击太大了。</p> <p class="ql-block">是夜,他用极其悲痛的泪水,写下了《哭向应》的祭文。他写道:一生中最真擎的战侣,你先我永逝了,辞去了你亲手抚养的军队,辞去了千百万人民,还辞去了你的难友——云卿。</p> <p class="ql-block">整整15年,你我同生死,共患难,洪湖、湘鄂西,鄂豫川陕边;酷暑炎天,湘鄂边,湘鄂川黔、云贵川、甘陕,雪山草地,西安平原;踏晋绥,出河北,几万里长途征战,入死出生。无论在战场上,工作中,也不管茅亭草舍,大厦高堂,我记不住何时不在一起,何时战友分离。而今,你我是永别了,翘首苍天,你是音容宛在,而我则寝不成眠。你的革命的一生——出身于纯正的无产阶级,参加团,参加党,直到成为团、党最完备的一个领导人;你在牢狱中,战场上,艰苦备尝,顽强对敌,从没有计较过个人。你掌握着毛主席的思想与作风,高度的原则,诚挚的精神,严己宽人。</p> <p class="ql-block">你死了,悲痛了千万人的心,我要把悲痛变成力量,我对你沉痛的怀念,就是永远以我的心血,实现你临床恳切深谈的遗言,革命完成胜利之日,就是你含笑九泉之时。</p> <p class="ql-block">写罢,贺龙掷笔于案,放声大哭。解放战争的序幕刚刚拉开,党失去了好儿子,他的部队失去了好政委,他失去了好战友,这无法补偿的巨大损失,怎不引起他巨大的悲痛?</p> <p class="ql-block">2009年,关向应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p> <p class="ql-block">关向应纪念馆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向应街道大关屯。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后经多次改扩建,新馆于2007年9月10日正式开馆。纪念馆占地面积47433平方米,包括关向应故居、主展馆、延安窑洞、红三军指挥所等,是红色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向应永远活在我们心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刘秉荣,天津宝坻人,1965年入伍,同年12月入党。先后在某军炮团、军政治部、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武警部队政治部宣传部任记者、编辑、主编、文艺创作室主任。总参《贺龙传》编写组成员,国家一级作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中国工农红军全传》《八路军新四军全传》《红一方面军纪实》《红二方面军纪实》《红四方面军纪实》《贺龙全传》《彭德怀传奇》《朱声达将军传》《唐子安将军传》《红海忠魂》《魂飘重霄九》《西路军魂》《国民政府秘史》《北伐青史》《辛亥革命秘史》《天变》《杨三姐告状》《洪湖血浪》《刘家友传》《新编拍案惊奇》《菜刀记》《东方武警》《南疆擒魔》《英雄赞歌》《尘烟滚滚唱英雄》《共和之殇》《新军阀大战》《洪湖曲》《屹立》《善书》等70余部著作,在报刊发表作品数百篇,总字数5000余万。《贺龙元帅》获全军第五届图书奖,《贺龙全传》获全国长书金奖等奖。其中《中国工农红军全传》、《八路军新四军全传》、《贺龙传》等53部3878万字是红色经典著作,2023年8月经“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审核向其颁发了“个人创作出版红色经典主题著作字数之最(累计)——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证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文提供:刘秉荣</p><p class="ql-block">编 辑:李国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