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疾雨扣山门,千峰埋战魂。</p><p class="ql-block">青林藏白雾,泥径裂石根。</p><p class="ql-block">旗展红惊眼,鹃血染沁痕。</p><p class="ql-block">今朝谁举火?跃过万重垣。</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这座矗立在湘东赣西交界处罗霄山脉中段的巍峨山川,不仅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红色文化的摇篮。它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厚重历史,以其壮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缅怀先烈,感受那份独特的红色魅力。</p><p class="ql-block">时隔25年,当我再次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岁月流转,井冈山依旧高耸挺立,那巍峨的山峦、翠绿的植被,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的故事。而那些红色景点,更是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与牺牲。</p><p class="ql-block">这次以一场越野赛事重访井冈山,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精神的传承。在这里,我感受到了那份坚定信念、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井冈山,不仅是一处风景胜地,更是一处精神的圣地。</p><p class="ql-block">而明天注定是一场雨战!</p> 与天奋斗 其乐无穷 <p class="ql-block">因昨晚大雨到暴雨,今天雨仍下个没停,气温也下降到10-18度。组委会凌晨6点才临时决定将比赛时间从7点推迟到8点。</p><p class="ql-block">6点10分正要从酒店出发的我们,就安心休息了。而从赛事群里看到已有不少跑友冒雨出发去起点。是啊!想当年无数革命先烈冒着枪林弹雨都毫不畏惧!这点风雨算什么。</p><p class="ql-block">1500名选手齐聚井岗山游客中心广场,在风雨中奏唱国歌,让人更热血沸腾!8点,随着发令枪响,200多名57公里组选手率先冲出起点,以矫健步伐,冲向雨雾浓罩着的罗霄山脉,在竹海松涛间追寻先辈足迹!</p> <p class="ql-block">跑一公里多,就跟其他跑友一样脱掉雨衣,冒雨前行,路跑3公里到工会宾馆后,就沿小溪边石头路上山,小溪因雨水而瀑涨,湍急流水与山石碰撞的轰隆声,有如战鼓,催人奋进!</p> <p class="ql-block">雨继续下着,任由汗水和雨水在我的脸颊上肆意流淌。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毅力与自然力量的较量,更是内心深处情感的宣泄。</p><p class="ql-block">起初,小雨轻拂我的额头,带来一丝丝凉意,感觉是大自然对我无声的慰藉。然而,随着雨势的逐渐加大,雨滴变得密集而有力,尤其是到达黄洋界哨口,寒风裹挟着雨滴,更加肆无忌惮地打在我的身上,让我一度萌生退意。但站在中国红军第四军黄洋界哨口营房旧址前,伟人诗句《西江月·井冈山》(毛泽东于1928年秋)在心间回荡:</p><p class="ql-block">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p><p class="ql-block">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p><p class="ql-block">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p><p class="ql-block">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p><p class="ql-block">瞬间有一股无穷的力量,坚定我的信念,于是尽情奔跑,不知不觉中寒意消散,手指也开始发热,雨水与汗水在我的肌肤上交织、融合,汇成一道独特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雨水,是大自然的馈赠,它洗净了我身上的尘埃,也冲刷着我心中的疲惫和迷茫。在雨水的洗礼下,我感到自己仿佛获得了新生,所有的烦恼和压力都被这股清新的力量所化解。雨水与汗水交织在一起,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畅快和自由。</p> 与地奋斗 其乐无穷 <p class="ql-block">赛道起点从井冈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出发,经过大井毛主席旧居、八面山哨口、罗霄山脉、雷公坳、井水背村、源头村、挑粮小道、黄洋界哨口、斜源、梅树山、烂泥坑、水头村、独粟山、楠木坪村、西坑、桃树坑、上茅坪村、石溪、桐木岭哨口、黄拐湖、草坪等,终点回到井冈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因雨水加持,赛道美而虐,官方数据赛道距离57.13公里,累计爬升3731米。手表实际数据距离56公里,累计爬升3319米。硬化道路18%,茶盐古道68%,机耕道11%,景区步道1%,其它2%。</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1965年5月25日重返井冈山时,也曾感慨万千地写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这首词。词中写道:“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这无疑是对井冈山美景与文化的最好诠释。</p><p class="ql-block">井冈山,这座承载着深厚红色历史的圣地,见证了红军在革命斗争中的艰难岁月。在长达两年零四个月的革命生涯中,无数英勇的红军战士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惧流血牺牲,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前仆后继的气概,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革命篇章。他们的名字或许已经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镌刻在井冈山的每一寸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从22.90公里的CP2源头村到26公里多的CP3黄洋界哨口,挑粮小道还保留着红军运粮古道原貌,在挑粮小道湿滑的青苔石阶上,每一步都能触摸到1928年的历史余温。当年朱德带领战士往返宁冈挑粮,为打破敌军封锁,他特意将扁担刻上“朱德记”三字,与士兵同甘共苦。</p><p class="ql-block">杖击石阶有如叩问,朱德扁担与竹筐摩擦的“吱呀”声便从地底炸响,与当年红军草鞋踏碎青苔的脚步声共振!</p> <p class="ql-block">整个上午都在下雨,云雾缭绕,风景如画,但道路泥泞不堪,尤其是竹林路段,又是下坡,更加湿滑,让不少跑友各种花式摔跤,我也摔了四跤,创了纪录。还好是泥地上摔跤并不疼,但满脚满手泥,庆幸的是每隔一段会涉水淌河,正好洗洗手涮涮鞋。</p> <p class="ql-block">在这场与自然的对话中,我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和力量。我不再畏惧风雨的侵袭,而是勇敢地面对每一个挑战。因为我知道,只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才能迎来彩虹的绽放;只有付出过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p> 与人奋斗 其乐无穷 <p class="ql-block">一条见证初心的红军识别带。</p><p class="ql-block">红色识别带原型源自1928年遂川县赤衣队队长王棣权使用的文物,长70厘米、宽4厘米,两端印有“遂川第五乡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字样,现藏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在CP1,组委会以1:1比例复刻此文物,为跑者们精心准备了一条独特的红色带子,这条带子只有在井冈山赛道上才能找到!它被称为“牺牲带”,也叫做“识别带”,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红军战士佩戴的一种特殊标记。这条带子不仅是区分敌我阵营的标记,更凝聚了先辈们英勇奋战、誓死如归的革命斗志与不屈精神。</p> <p class="ql-block">中午2点左右,跑了35公里多,雨总算停了,然而我的右脚大腿关节突发疼痛,尤其是下坡,<span style="font-size:18px;">右脚一用力着地就痛,平路也跑不起来,也是右脚一用力落地就关节疼痛,没</span>办法跑了,第一次出现这种状况。只能依靠登山仗代替右脚向前迈进,万幸的是上坡不会痛,平路还能快走。于是每个补给站就双管齐下,补充能量(喝热鸡汤、南瓜汤、红米饭等)和喷云南白药。</p> <p class="ql-block">之后的20公里,有想过放弃,但心又不甘,看着跑友不断追上并超过,只能干着急,实在煎熬,心里想着安全完赛就好了,于是依靠登山仗艰难前行。</p><p class="ql-block">踉跄冲线时,计时牌定格11:05:26,20公里用了整整5个小时,比预计慢两小时。</p> <p class="ql-block">仰首,却见终点拱门化作八角楼的油灯——与人奋斗,原是与基因里畏难的“旧我”厮杀。脑海中忽然闪现毛委员1965年重上井冈山的手迹:“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p> <p class="ql-block">当志愿者将完赛奖牌挂在我的胸前,奖牌与识别带轻触的刹那,1928年赤卫队旗角崩裂的经纬突然苏醒,血浸的苎麻纤维在铜面上蔓生,将GPS轨迹染成通往黄洋界的火把阵列。</p> <p class="ql-block">赛后获悉,57公里个人组报名201人,其中16人未参赛,完赛144人,非正常完赛27人、起点弃赛1人、CP1点弃赛2人、CP2点弃赛3人、CP3点弃赛2人、CP4点弃赛6人,完赛率78%。</p> <p class="ql-block">这次永安有四位跑友参赛,全部安全完赛,可喜可贺!尤其是黄海容老师不仅获得20公里组女子第8名,还接受了媒体采访报道;林蕙红斩获37公里组女子第20名,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李积鑫因摔跤手掌受伤,依然坚持完赛,精神可嘉!</p> <p class="ql-block">最后,非常感谢组委会用心在做赛事,路线野,爬升高,风景美,补给好,服务优,让我永生难忘。</p><p class="ql-block">十分感谢志愿者们,你们的细致、周到、精准、热情的服务,让我铭记在心。</p><p class="ql-block">祝贺跑友们,风雨无阻,踏泥泞、战陡坡、穿山越水,用汗水与毅力丈量这片红色热土!</p> <p class="ql-block">海沸松涛淬战袍,容膝崖壑走龙韬。</p><p class="ql-block">第八峰头回望处,泥痕犹带五陵豪。</p> <p class="ql-block">蕙风撕雨淬旗芒,红土焠刀裂莽苍。</p><p class="ql-block">三十七峰埋战骨,廿声铳啸彻玄黄。</p> <p class="ql-block">积雨裂崖磨战骨,鑫雷劈雾亮旌瞳。</p><p class="ql-block">三十七壑埋征镝,云上犹闻鼓角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