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简水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北端,广东四大水乡之一,有广东“小周庄”之称。 无人机飞上后,远处一座拨地而起,气势恢宏的建筑就是觉妙净院,这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尼姑庵,是尼姑们日常修行的地方。庵内的尼姑们以修行为主,兼代事主拜佛念经。每到佛诞、观音诞等节日,来自各地的善男信女会聚集到觉妙净院参拜、吃斋菜,香火旺盛。 蓬简市场,到一个地方,看乡土可以去市场走一走 逢简作为顺德早期聚居地之一,自西汉起就有人在此生息,后来发展成一方集市,到唐朝已成为村落。南宋嘉定年间之前,已有先民迁入该地居住而渐成村落。逢简水乡内文物古迹遍布,有始建于宋朝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明远桥、始建于明朝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刘氏大宗祠,以及佛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巨济桥、清康熙皇帝赐建的金鳌桥,清光绪皇帝御赐金桂。同时,古庙宇、古祠堂、古民居、古树众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和之梁公祠,堂号‘’世昌堂‘’。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历时30年才建成。中堂前庑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体量较大。后堂前后三步廊。祠堂规模较大,完整的保留了清后期的建筑风格。祠堂的砖、木、石雕工艺精致。是逢简村保留最好的祠堂之一。<br><br> 杏坛镇将永春文化、与悠闲美学融入祠堂,把和之梁公祠打造成一个集咖啡、阅读、文化传承、艺术文创等于一体的具岭南文化特色的生活美学馆 典型岭南祠堂风格,三进院落(门厅、中堂、后寝),中轴对称,天井用于采光排水。青砖灰瓦、镬耳山墙(象征官帽),木雕、砖雕工艺精美,题材多为吉祥纹样或历史典故。 两边有青云巷,左‘’凤起‘’右‘’蛟腾‘’ 逢简水乡曾走出过13位进士,60多位举人,还曾有“冯氏一门八秀才,梁氏三兄弟皆翰林”的盛况。这是新修的进士牌坊。 进士牌坊为纪念宋代逢简进士而建,象征当地文风鼎盛。<br> <p class="ql-block">这家味道不错,很多当地人都在这里用餐。</p><p class="ql-block">水乡有很多美食,姜撞奶和炸鲜奶,随便挑一家,都很好吃!因为是水牛奶做的,味道超级清爽滑嫩,吃了还想再来一份。<br>均安蒸猪已经名声在外,香而脆口,肥而不腻!配上辣椒酱简直完美,鱼饼也很好吃!来顺德美食基本不用担心,广东的美食之都,随便一家店都有惊喜。<br></p> 坐游船欣赏古村。可以坐乌篷船游览两岸风光,慢悠悠地欣赏古村的样子,当中还会穿过两座千年历史的三孔桥,分别是明远桥和水口桥,感受水乡的魅力。 明远桥,佛山市三孔桥之古魁,由宋代庆元年间进士李仕修主持修建,是顺德现存文献纪录中最早的三孔石拱桥;因桥长25.1米,也是顺德现存最长的石拱桥。桥拱为纵联砌置法,桥栏华板刻有各种花纹图案。两旁望柱各十四条,柱头雕石狮。斜道不砌石级,车马过桥畅通无阻。虽经历多次重修,桥体早已不是宋代风格,但不同年代使用的石料交杂,侧面记录着桥梁的风雨变迁。 金鳌桥,又名玉蝀桥,单孔石构拱桥,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民国十年(1921年)重修。相传此桥是康熙皇帝御赐给当时还乡的太子老师刘云汉的,因刘云汉特别喜欢御花园中的金鳌玉带桥,故皇上特准许他回乡模仿一座。 水边多棵百年老榕树,树荫蔽日,适合拍照休憩。 宋参政李公祠,位于塘头街,是后人为纪念李仕修而建,始建于明天启年间,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重修,是顺德晚清祠堂的代表作之一。现在是蓬简村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