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岁月的长河悠悠流淌,许多往事都被逐渐冲淡在记忆的洪流之中。然而,总有一些事物如同影子般,虽不耀眼,却清晰如昨,始终如一地陪伴着我们,见证着生活的变迁与成长的足迹。对我来说,那鞋样便是这样的影子,承载着往昔岁月里无尽的温暖与回忆。</p> <p class="ql-block"> 回溯到那个特殊的文革岁月,停课闹革命浪潮席卷而来,十三四岁的我不得不暂别校园。可生活的节奏并未停歇,回到家中,我一头扎进了各种家作之中,而做鞋成了我最重要的“功课”。</p><p class="ql-block"> 曾记得很小时候,看着母亲坐在昏暗的灯光下,一针一线的纳着鞋底,那专注的神情和有节奏的动作,仿佛是一场无声的表演,深深的吸引着我。</p><p class="ql-block"> 也曾记得上小学时,我就喜爱上了同学穿的出边鞋,可当时由于母亲一人担负着全家老小的步履,没有更多的功夫做出边鞋,使得我一个小小心愿未能如愿。至此停课回家的我,便下定决心学习学习手工做鞋。</p><p class="ql-block"> 呵呵,谈何容易?!一双鞋做成功,可要经过无数个环节。糊布料壳子、比照鞋样下鞋底料、纳鞋底、比样下剪和缝制鞋面圈子,最后一道是鞋底和鞋圈子的缝合,完了还要给做起的新鞋造型。</p><p class="ql-block"> 从打好鞋样开始,便是个精细活儿。要根据每个人脚型的大小、宽窄,剪出合适的形状。每一道折痕,每一次笔划都容不得半点马虎,“衣不差寸,鞋不差分”就是这个道理。照着鞋样下料时,布料的选择也十分有限,好在是隔壁邻居阿姨是被服厂裁剪师傅,她时而带回一些边角料。可即便如此,也要精打细算,物尽其用。</p><p class="ql-block"> 鞋底的制作最为考验耐心。将多层布料叠在一起,用䌇线一针一针的纳紧。每一针都要穿透厚厚的布料,再用力拉紧,䌇线与布料摩擦发出“呲呲”声,仿佛是那个时代,独特的音符。纳鞋底时,中指常常被顶针箍子磨得通红,甚至磨出水泡和打倒针流血。但一想到家人能穿上我做的舒适鞋子,便觉得一切都值得。</p><p class="ql-block"> 鞋圈子的制作则需要一定的技巧。要将布料巧妙的缝合做出贴合脚型的弧度,这不仅需要手巧,更需要对家人脚型的熟悉。在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后,我逐渐掌握了其中的诀窍。</p><p class="ql-block"> 当第一双凝聚着我心血的鞋子完成时,心中满是喜悦与自豪。将他捧在手中,就像捧着世界最珍贵的宝物。从那以后,我便承担起全家人的用鞋制作,每一双鞋都融入了我对家人深深的爱。</p><p class="ql-block"> 我做出的鞋,品种有单的、棉的;款式有安边带的、两节的、安松紧带一脚蹬的、和打气眼的;规格上有男式的、女式的、以及小孩的;甚至还有老人家我外婆三寸金莲尖尖脚的。打鞋底也是多种多样。有千层的、包边的、毛边的等。鞋圈子的面料也是依人年纪大小、男女老少及四季寒暑,恰到好处的配备。</p><p class="ql-block"> 一股子好强的倔劲,使得我没日没夜的做。“鸡子上笼做一针,三十二的眼睛昏”,即便是老言相劝,也不罢休。</p><p class="ql-block"> 能帮助母亲做我力所能及,很是高兴。同时也得到了街坊邻里和母亲单位同事的好评和称赞。曾记得为了征得隔壁邻居一小块菜园面积改造自家厨房,母亲还用上了我做的两双鞋子,作为答谢的礼物。母亲也还将新鞋两双拿去当铺出售,以贴补家用。</p><p class="ql-block"> 至今,我始终忘不了学做鞋子的当初,那是一天的下午,未经母亲的同意,便提起了她的针线花篮,独自坐在后院里操起了活儿。当她下班回家发现时,一下子拿走了我手中的一切。只因为怕我浪费了她心爱的材料。不服输的我,愣是又从她的手中夺了回来,并且向她保证。此时的我,一边哭着,一边手里还做着活儿。好不委屈!</p> <p class="ql-block"> 在那物质不算充裕的往昔岁月里,年仅十三四岁的我,已然成为家中制鞋的小能手。全家人脚上的鞋,在我手中变幻出多样的款式,每一双都凝聚着我的巧思与心血。</p><p class="ql-block"> 单鞋,在炎炎夏日为家人带来清爽。鞋面选用轻薄的棉布,经我之手裁剪得恰到好处,针脚细密得如同夏日夜空中排列整齐的繁星,沿着鞋边蜿蜒前行,不见丝毫凌乱。编带鞋的鞋带是我精心编织而成,编出的花样新颖别致,既美观又实用,轻松调节鞋子的松紧。圆口鞋则透着一股质朴与端庄,我在鞋口处,细致的滚边圆润顺滑,丝毫不会磨脚。</p><p class="ql-block"> 到了寒冬,棉鞋便是家人抵御严寒的依靠。我挑选厚实的毛呢面料作为鞋面,不仅保暖,还透着几分质感。为了让棉鞋更加美观,我在鞋帮上点缀简单且精致的花纹,针针细腻,为单调的冬日增添一抹亮色。而那带气眼的鞋,更是我紧跟时尚的尝试。我精准的在鞋面上安装好气眼,位置分布均匀,再搭配上结实的鞋带,穿上既合脚又充满新意。</p><p class="ql-block"> 至于松紧鞋,看似简单,实则对做工要求极高。我选用弹性恰到好处的松紧带,镶嵌在鞋帮两侧,与鞋面的灯芯绒面料完美融合。上脚一试,松紧适宜,走路时轻便又跟脚。</p><p class="ql-block"> 小小年纪的我,凭借着对做鞋的热爱与专注,将每一双鞋都做得精细无比,款式新颖好看,仿佛手中的针线不是工具,而是能创造出无限美好的魔法棒。</p> <p class="ql-block"> 岁月流转,那些亲手做鞋的日子已经远去。如今,市场上各种款式的鞋子琳琅满目,手工做鞋似乎已成为一种遥远的记忆。然而,那小小的鞋样却始终被我珍藏着。它就像一个忠实的影子,见证了我成长的岁月,见证了家庭的温暖与坚韧,见证了那个特殊年代里,我们一家人相互扶持,共度难关的点点滴滴。每当看到它,往昔的画面,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我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让我明白,无论时光如何变迁,那些深深烙印在心底的情感与记忆,永远不会褪色。</p> <p class="ql-block"> 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回溯。往昔做鞋的时光如同一幅温馨画卷,在记忆的墙壁上徐徐展开。曾经那段为家人精心制作各类鞋子的经历,像是一颗深埋心底的种子,即便历经风雨变迁,仍在退休后的时光里,悄然生根发芽。</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的日子,恰是一首舒缓的乐章,为我重新开启了做鞋这一尘封已久的旋律。我再次轻轻捧起那熟悉的鞋样,指尖摩挲着纸张的纹理,往昔的温度仿佛透过岁月的缝隙丝丝传来。曾经做鞋时的专注与执着,如同老友重逢,瞬间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重操旧业,将满心的热忱与对生活的热爱,一针一线的缝进鞋子与拖鞋之中。每一次穿针引线,都像是与过去的自己对话,诉说着那些被岁月珍藏的故事。棉布在手中翻转,毛毡被悉心剪裁,鞋底与鞋面在我的巧手下渐渐融为一体,仿佛是一场跨越时空的重逢。</p><p class="ql-block"> 每当抚摸着鞋面上细密的针脚,我仿佛看到了年轻时那个为家人默默奉献的自己,眼中闪烁着对生活的憧憬与希望,它们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走过的人生之路,让我明白生活中的美好往往藏在这些平凡而又充满爱意的瞬间。这些鞋子于我而言,是珍贵无比的宝藏,是岁月赐予我的温暖慰藉,让我在时光的流转中,始终能感受到那份源自心底的宁静与满足。</p><p class="ql-block"> 如今,家中的角落与鞋柜,摆放着不少经我亲手制作的鞋子,它们宛如岁月的精灵,静静陪伴在我身旁。每当目光触及,或是轻轻将它们捧起,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如潮水般涌上了心头。这些鞋子,不仅仅是一件件手工制品,它们更像是我人生旅程中的亲密伙伴,承载着往昔的欢笑与泪水,记录着岁月的更迭与变迁。殊不知美好的记忆中,好友省委党校C教授回荆访友时,也曾在我手工制作拖鞋的精品中,挑选了一双如意喜欢的、格子毛呢棉拖鞋带回了省城。</p> <p class="ql-block"> 从最初笨拙地拿着剪刀裁剪鞋样,到后来熟练地飞针走线,每一步都饱含着汗水与努力。那一张张鞋样,仿佛是开启生活另一扇门的钥匙,引领我走进了一个充满温暖与责任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悠悠岁月如白驹过隙,曾经的青涩少年已历经沧桑。如今,那承载着往昔记忆的鞋样,依旧在柜子里静静的安躺,就像一位沉默却深情的老友。每次目光不经意扫过,从前做鞋的影子便如潮水般在脑海中翻涌,那些琐碎却温暖的细节,那些融入在一针一线里的时光,瞬间浮现在眼前。我都深知,它是我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这影子,承载着文革岁月里停课不停成长的坚韧,记录着家庭温暖中传承手艺的温情,诉说着平凡日子里对生活热爱的执着。它伴着时光延展,从往昔直至未来,在我生命的每寸光阴里留下独特印记。</p><p class="ql-block"> 鞋样的影子,早已不只是物件的投射,更是一段段经历、一份份情感的具象。它提醒着我,生活的美好藏于细微,那些亲手创造的、饱含心血的事物,会化作永恒的影子,照亮生命的漫漫长路,让我无论身处何方,心中总有温暖与力量。</p><p class="ql-block"> 鞋样,如此温暖励志、美好记忆的影子,终将伴我到地老天荒。</p> <p class="ql-block">后附:此文创作于2004年9月,后于近日补充修改整理后发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