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刚出拉萨,看到奇怪的条状云</p> <p class="ql-block">波密县风景</p> <p class="ql-block">墨脱地形地貌概述 </p><p class="ql-block">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麓,其地形以巨大的海拔落差和多样化的地貌类型著称。从海拔7,787米的南迦巴瓦峰到最低仅115米的雅鲁藏布江出口处,垂直高差超过7,600米,形成了从极高山到低山平原的完整地貌谱系。整体地势呈“北高南低”的“马蹄形”结构,雅鲁藏布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形成深切割峡谷与开阔河谷的鲜明对比。</p><p class="ql-block">主要地貌类型</p><p class="ql-block">北部冰蚀高山与极高山</p><p class="ql-block">海拔多在5,500米以上,以角峰、刃脊和现代冰川为特征,冰蚀作用强烈,常见冰斗、冰碛地貌。南迦巴瓦峰(7,787米)和加拉白垒峰为代表性极高山,山顶终年积雪,坡陡谷深,泥石流和滑坡频发。</p><p class="ql-block">中部深切割高山峡谷</p><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段为世界最深峡谷,切割深度达2,000—6,000米,谷坡陡峭呈“V”型,多急流险滩。阶地发育不完善,河床纵坡降超过7%,地形险峻。</p><p class="ql-block">南部低山与丘陵平原</p><p class="ql-block">靠近印度阿萨姆平原的区域海拔最低仅115—154米,地形平缓,河谷开阔,阶地发育明显。冲沟和洪积扇分布广泛,切割深度降至300—600米,为高山向平原的过渡带。</p><p class="ql-block">东西部寒冻高山</p><p class="ql-block">属喜马拉雅山脉和岗日嘎布山脉南坡,海拔较高但低于北部极高山,以寒冻风化地貌为主,植被稀疏。</p><p class="ql-block">地形特征与形成原因</p><p class="ql-block">垂直高差显著:短距离内从极高山降至低海拔平原,形成全球罕见的山地垂直气候带谱(热带至高山寒带)。</p><p class="ql-block">河流侵蚀强烈: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的强烈下切作用塑造了峡谷地貌,大拐弯处的地质构造运动加剧了地形复杂性。</p><p class="ql-block">地质灾害频发:冰川融冻、降水丰沛(年降雨量2,358毫米)导致泥石流、滑坡多发,尤其在中部峡谷区。</p><p class="ql-block">总结:墨脱的地形地貌是青藏高原向印度洋平原过渡的典型代表,其多样性、险峻性和生态独特性使其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区域</p> <p class="ql-block">墨脱公路简介</p><p class="ql-block">墨脱公路是连接西藏波密县扎木镇与墨脱县城的公路,全长117.28公里,属于G559国道的一部分。它是第一条进入墨脱县的公路,结束了墨脱作为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县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历史与建设</p><p class="ql-block">早期建设:墨脱公路于1975年动工,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多次被泥石流、雪崩等自然灾害破坏,修建过程屡修屡停。</p><p class="ql-block">首次大修:2009年至2013年,国家投资9.5亿元进行改建,重点修建了嘎隆拉隧道(全长3310米),使墨脱公路实现全年9个月通车。</p><p class="ql-block">二次整改:2017年10月至2020年,国家再次投资12亿元进行整治改建,进一步提升了公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p><p class="ql-block">路线与特点</p><p class="ql-block">路线:墨脱公路跨越波斗曲、金珠曲、西莫曲等6条江河,经嘎隆寺,穿越嘎隆拉雪山,最终到达墨脱县城莲花广场。</p><p class="ql-block">海拔变化:从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隧道到1000多米的墨脱镇,公路沿途有大量连续下坡。</p><p class="ql-block">公路级别:扎木镇至嘎隆拉隧道段为三级公路(7.5米宽),隧道出口至墨脱县城段为四级公路,其中80K到县城的最窄路段仅4.5米宽。</p><p class="ql-block">意义与挑战</p><p class="ql-block">意义:墨脱公路的建成结束了墨脱“高原孤岛”的历史,极大改善了当地居民的交通条件,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p><p class="ql-block">挑战: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墨脱公路常年面临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的威胁,部分路段仍需季节性通行或限制车辆类型。</p><p class="ql-block">未来发展</p><p class="ql-block">墨脱公路与派墨公路(全长67.22公里,2025年全线联通)形成进出墨脱的交通环线,进一步缩短了林芝市至墨脱县的距离,通行时间从原来的数天缩短至4小时左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结:墨脱公路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中国基建史上的奇迹,展现了国家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建设公路的决心与能力。</p> <p class="ql-block">出了嘎隆拉隧道险要的八道拐</p> <p class="ql-block">墨脱县(藏文:མེ་ཏོག་རྫོང་།,</p><p class="ql-block">英文:Medog County</p><p class="ql-block">),别名白玛岗,隶属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林芝市下辖县。</p><p class="ql-block">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全县总面积3.145万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截至2024年,墨脱县辖7乡1镇,政府驻墨脱镇,常住人口14934人。</p><p class="ql-block">墨脱县的珞巴族与门巴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p><p class="ql-block">随着深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村干部和党员群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提升。</p><p class="ql-block">墨脱县为独特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并存的典型立体气候带,有“一天经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特色。</p><p class="ql-block">地形总体呈北高南低的走势,雅鲁藏布江自北向南穿过全境,形成向南开口的“马蹄形”地势。北部为冰蚀高山、极高山;东西部为寒冻高山;中部为深切割高山峡谷地貌;南部多低山、丘陵平原。</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晚期,墨脱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唐贞观十二年(638年),吐蕃王国打败吐谷浑后,将其部分居民移入珞瑜地区进行管理。民国时期藏波战争爆发,波密土王战败后,墨脱归西藏地方政府统辖。1959年7月23日,墨脱县属塔工分工委所辖。1999年,撤销墨脱乡,建立墨脱镇。2015年3月,撤销林芝地区,设立地级林芝市,墨脱县属林芝市辖县。</p><p class="ql-block">墨脱县以其独特的环境和民俗文化被誉为藏地明珠。</p><p class="ql-block">2023年,墨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4092元、23026元。</p><p class="ql-block">2023年,墨脱县的喜马拉雅圣茶入选“一带一路十周年国礼品牌”,墨脱镇(茶叶)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p> <p class="ql-block">墨脱,藏语意为“花朵”,在藏传佛教经典中称“博隅白玛岗”,意为“隐藏着的莲花”。相传9世纪时莲花生大师受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之请遍访仙山圣地,到了这里发现此处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有圣地之相,遂在此修行弘法,并取名“白玛岗”,历来被藏传佛教信徒视为圣地。《甘珠尔》藏经里称:“佛之净土白玛岗,圣地之中最殊胜”。清朝安国定边的将领刘赞廷曾曰:“森林弥漫数千里,花木遍山。藤萝为桥,诚为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墨脱县地貌类型多样,以高山深切峡谷地貌为主,由于地势高差大(相对高差7000余米),山地出现明显的气候垂直变化。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南面多雄拉山地,从终年冰雪覆盖的寒带向下,相继出现山地亚寒带、山地温带、山地亚热带和山地热带等垂直气候带。墨脱县的北面和西面是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广阔的高原,东面是属于横断山脉的一部分——伯舒拉岭。从高原向该地区挺进时,每向南1千米,海拔高程就下降100米左右,个别垭口还要大于这个数值,向南不仅海拔高程急剧下降,而且地势也愈开阔平缓。由于三面环山,北面屏障层叠,偏北的冷空气受阻,使墨脱县终年可免受强大的冷空气的侵袭和危害,故冬季比同纬度其他地方要高出5℃~6℃。南面距孟加拉湾不远,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吹进。</p> <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林多大拐弯</p> <p class="ql-block">果果糖雅鲁藏布江大拐弯</p> <p class="ql-block">解放桥</p> <p class="ql-block">19世纪,英国在印度建立了殖民统治,并企图将其势力范围向中国西藏地区扩张。1914年,英国代表麦克马洪在西姆拉会议上,背着中国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代表噶夏进行了一份划界换文,私自划定了一条所谓的“麦克马洪线”,</p><p class="ql-block">将属于中国西藏的9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划入英属印度。这条线完全是英国殖民主义者为了自身利益而炮制的,既没有得到中国中央政府的承认,也不符合历史上中印两国的传统习惯边界。在历史上,中印东段边界一直是以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分水岭为界,中国对该地区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p><p class="ql-block"> 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遗产,还试图将“麦克马洪线”合法化。印度单方面主张以这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来划定中印东段边界,多次对中国的领土主权提出无理要求,并不断在边境地区制造事端。1954年起,中印双方开始就边界问题进行会谈,但由于印度坚持其不合理的立场,数次交涉均无果而终。最终,在1962年,中印边境爆发了自卫反击战。中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迅速击败了入侵的印度军队,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然而,战后中印边境问题仍未彻底解决,印度依然在边境地区保持着军事存在,并不断加强其军事部署。</p><p class="ql-block">除了东段边界,中印边界的中段和西段也存在着争议。在中段,印度侵占了中国约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西段,印度对中国阿克赛钦地区提出领土要求,阿克赛钦地区是中国连接新疆和西藏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长期以来,中印边界问题一直是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给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带来了威胁。</p> <p class="ql-block">爱国教育基地,守卫边疆的故事,感人至深!</p> <p class="ql-block">格林村望景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会处,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属于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p><p class="ql-block">它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同时,紧邻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绕着他转了一个马蹄形的弯,随后通向印度洋方向延伸出去。南迦巴瓦峰别称“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语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p><p class="ql-block">世界第28高峰</p><p class="ql-block">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横断山脉的交会处</p><p class="ql-block">乔戈里峰</p><p class="ql-block">“乔戈里”,通常被认为是塔吉克语,意思是“高大雄伟”。乔戈里峰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又称K2峰,海拔8611米,“K”指喀喇昆仑山,“2”表示当时它是喀喇昆仑山脉第二座被考察的山峰,乔戈里山峰主要有6条山脊,西北—东南山脊为喀喇昆山脉主脊线,同时也是中国、巴基斯坦的国境线。其它还有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1954年7月31日,意大利探险家里诺·雷斯德里和阿奇里·科帕哥诺尼首先登顶。乔戈里峰是国际登山界公认的八千米以上攀登难度最大的山峰。2021年1月16日,由10名尼泊尔登山者组成的联合团队,顺利登上了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创下人类首次在冬季登顶这座山峰的纪录。</p><p class="ql-block">南迦帕尔巴特峰</p><p class="ql-block">南迦·帕尔巴特峰(Nanga Parbat,乌尔都语:ننگا پربت,印地语:नंगा परबत),海拔8125米(另有海拔8126米的测量数据),是世界第九高峰。南迦·帕尔巴特峰有5个峰顶,除海拔8125米的主峰外,北肩峰海拔8070米,南肩峰海拔8042米。南迦·帕尔巴特峰属于喜马拉雅山脉,地处喜马拉雅山脉最西端,位于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Nanga Parbat在南亚次大陆的乌尔都语、印地语中都是“裸体之山”的意思(Nanga是光秃秃或者赤裸的意思, Parbat是山峰的意思),这是因为它附近没有能与它相比的高山存在。此外,nanga一词在梵语中同样是“裸体”的意思。南迦·帕尔巴特峰是世界第九高峰,是喜马拉雅山脉西端的“地结”,海拔8125米(另有海拔8126米的测量数据),被印度河环绕。南迦·帕尔巴特峰的南面是世界上最大的岩壁——鲁帕尔岩壁,有1万5千英尺长。南迦·帕尔巴特峰的首次登顶是沿着一条狭窄的山脊线才得以成功。南迦·帕尔巴特峰的攀登死亡率极高,因此被称为“杀人峰”。</p><p class="ql-block">安纳普尔纳峰</p><p class="ql-block">安纳普尔纳峰(Annapurna),又译安纳布尔纳峰、安纳普尔那峰、安娜普尔纳峰、安娜普尔娜峰、安娜普娜峰,海拔8091米,是安纳普尔纳峰群的最高峰,世界第十高峰。安纳普尔纳峰,位于尼泊尔中北部,地处博克拉(博卡拉)城以北,属于喜马拉雅山脉。</p><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是世界第28高峰(独立山峰,非卫峰)。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传说十人九不遇,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p><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在藏语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p><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峰地处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交会处(南迦巴瓦峰以东的岗日嘎布山脉属于横断山脉),它和对岸海拔7294米的加拉白垒峰夹持着雅鲁藏布江,形成了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地质运动时期,地壳地巨大断裂和强烈抬升,使得这个地区的地形和地貌复杂,自然生态奇特</p><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沿喜马拉雅北坡山谷一直向东,历程1000多公里,流至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尾翼,在林芝、米林、墨脱、波密四县交界处直转南下,形成一个马蹄形大峡湾。在这个峡内侧,东经95.0°,北纬29.6°处就是世界第28高峰,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p><p class="ql-block">因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而隆起的喜马拉雅山脉,沿东西延伸,中部向南略如“弓”形凸出,在其东西两端形成“地结”,且分别耸立着8125米的南迦帕尔巴特峰和南迦巴瓦峰。</p><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峰是一个向北倾斜的短轴向斜构造,山体以片麻岩为主,它主要有三条山脊,西北山脊,东北山脊和南山脊。东北山脊蜿蜒约30公里,直抵雅鲁藏布江岸,脊线上有6个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头凹凸起伏;南山脊两公里处的乃彭峰,海拔7043米,它们之间的山口称之为“南坳”。因其主峰高耸入云,常年云遮雾绕,充满着神奇的传说。当地人们相传天上的众神时常降临此山,聚会、煨桑。那高空风造成的旗云就成为众神们燃着的桑烟。自古,这座陡峭的山峰就吸引着人类无比的推崇和敬畏。从乃彭峰分别向东南、西南伸出两条人字形山脊;西北山脊线突出着6936米、7146米两座雪峰。南迦巴瓦峰的三大坡壁大都被冰雪切割成风化剥蚀的陡岩峭壁,以西坡为最。坡壁上基岩裸露,残留着道道雪崩留下的沟溜槽,峡谷之中又布满了巨大的冰川。</p><p class="ql-block">冰川类型</p><p class="ql-block">山谷中发育着数十条冰川。其顶部比较平展,常年被冰雪覆盖。本地区冰川大都属于海洋型冰川,运动较快,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加之地势陡峭,因而冰、雪崩十分频繁。</p><p class="ql-block">气温与降水</p><p class="ql-block">本区雨季较长,一般从5月延续至 9月,尤其是7、8、9三个月,几乎天天降水,同时云量也很大,峰体终日云雾缭绕。从11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天气以晴为主,每年的2~4月和10~11月,是旱季和雨季的交替期,也是选择登山的好时机.但这日的高空风较强,风速有日长在40米/秒,气温为-20~-30℃温变比较大。</p><p class="ql-block">天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下纵向谷地是构成了印度洋暖湿气流北进高原的天然水汽通道。夏季源源而来的暖湿气团沿通道涌上高原。在南迦巴瓦——冈日嘎布拉山脉的滞阻下,气团将大量的雨水抛掷于山脉南坡,使这里成为整个喜马拉雅山脉水热组合条件最优越的地区。</p><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峰南坡地区是西藏墨脱县所在地。墨脱境内的巴昔卡,一直到7782米皑皑白雪的峰顶水平距离不足200公里,可海拔高差竟达7000余米,这理想的地貌条件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南迦巴瓦峰成了我国具有最完整山地垂直植被带谱的唯一山地。在这独特的热带山地生态系统中,发育、繁衍着复杂而丰富的植被类型和动、植物区系。为此被许多生物学家誉为“植被类型的天然博物馆”“山地生物资源的基因库”。</p> <p class="ql-block">背崩乡雕塑: 雅隆藏布江母河!</p><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p><p class="ql-block">起点为: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玛央宗冰川</p><p class="ql-block">终点为:西藏墨脱县巴昔卡(中国境内)/印度洋孟加拉湾(最终注入)</p><p class="ql-block"> 起点至终点落差达5475米,是世界海拔落差最大的河流之一。</p><p class="ql-block"> 下游雅鲁藏布大峡谷段围绕南迦巴瓦峰形成巨大马蹄形拐弯,是河流最险峻的段落。</p> <p class="ql-block">世界只有一个墨脱,墨脱拥有整个世界!此话有理!!!</p> <p class="ql-block">海市蜃楼般的墨脱仙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