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妃江大岩岗徒步记

郭巨松

<p class="ql-block">(诸暨市穿越联盟户外寿晓宇队长与队旗)</p>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3日早上6点半,诸暨市穿越联盟户外队35人在寿晓宇队长的集结声中,聚在诸暨办证中心西门口。我们自带饭食与饮水上了一辆大巴,从浣东进诸绍高速,到绍兴鉴湖枢纽转苏台高速,直奔新昌韩妃村,这个村以前曾看到过有人作诗赞之: </p><p class="ql-block">苔径盘山接古津,石桥流水傍烟村。 </p><p class="ql-block">韩妃江畔遗风在,黛瓦泥墙旧韵存。</p><p class="ql-block"> 但现在村子上头隆隆驶过的高铁似乎把遗风与旧韵赶走了。但村口的韩妃庙仍倔强挺立着,诉说着一个传奇:</p><p class="ql-block"> 相传隋朝末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所杀,其子杨侗继位后又被王世充废杀。侗之小儿荣王杨白偕韩妃南逃。他们溯着古剡溪,携着妃子韩氏抵达剡县。听说剡西南有彩烟山,可间道走闽。杨白到了彩烟山脚,舟楫已不能通行,就舍舟步入丛林。韩妃走出深宫到了深山,一路过来早已心力憔悴,弱女子再也无力跋山涉水,绝望中跳入江中一死了之。韩妃死后,乡人怜其国破家亡,立庙塑像,春秋祭祀。其所在山岭称为韩妃岭,庙前溪江称为韩妃江,庙旁村庄为韩妃村。 </p><p class="ql-block"> 唉,一江流水,淌过千年光阴,也搬不动她搁下的千古之愁。</p> <p class="ql-block">  古道从村口延伸进去。</p><p class="ql-block"> 由于前二天下过大雨,溪水满并浑浊,但我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几次走过古道“汀步”,这也算是寄托对韩妃的一份牵挂。</p> <p class="ql-block">  接着到了下洲村,村口一句村广告语——寻遍五洲,不如沙洲,使我们惊掉下巴,我立马想到以前一位学生造的夸张句——这个东瓜真大,大得像太平洋。</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溪边有许多茶树,青嫩的芽尖从枝头钻出,怯生生的,村民的手指在枝叶间翻飞,摘取那一点一点的绿。这绿是可以卖好钱的。采茶的村民偶尔抬头,望一望古道上蜿蜒如蛇的徒步队。他们或许在想,这些人吃得空闲,一到周末就到伢乡下游游荡荡,写意啊。而驴友们俯视山谷中的茶园,则感叹“田园牧歌”。 看来都是各自在对方的风景里寻找诗意,却都隔着层透明的膜,谁也触不到谁的真实。</p><p class="ql-block"> 各人得了各人的所需,山还是那座山。</p> <p class="ql-block">  前行约莫三里,忽见一巨石立于江心,形似蒸饭的甑子,唤作"饭甄岩"。这石头天生一副好脾气,端坐溪水之上,任浪花拍打。屏息静听,仿佛能听见米粒开花的声音;闭目细嗅,似有饭香溢出。一碗人间烟火,竟让群山颔首,流水让路。</p> <p class="ql-block">  沿途奇岩怪石层出不穷,盘活了这条普通的溪流。有石狮仰天长啸,有屏风岩统领城堡,有石鲸搁浅溪中,铁青的背脊露出水面。最妙的是一艘石船,被一根老藤系住,仿佛在潮汐中归来。也有大岩石什么也不像,硬生生从溪水中取出一座悬崖,沟壑纵横,竟自成山势。山脊上青苔覆着野蔷薇,怯怯地开着粉花。</p><p class="ql-block"> 更有溪中鸭子生蛋。</p> <p class="ql-block">  过石门,岩壁上,一篇《归去来兮辞》被镌刻其上,浙江省原文化厅长鲍贤伦老师的隶书古朴厚重。石门守望的,原是一座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  正午时分,队伍行至石门坑村。这是个从石头里分娩出的村庄,黄泥墙上有好看的纹理,卵石砌到墙上像一帧帧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  往前过龙潭飞瀑,驻足发呆,看二叠瀑从山谷里飞泄而出,气势磅礴,振耳欲聋。</p> <p class="ql-block">  没爬多久,即见一个形似倒立着的鞋靴岩石。这个神石的传说,有个最通俗的这个版本: 相传很久以前,有两位仙人云游到此,见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幽雅,于是棋心大发,但苦于没有棋桌,一位仙人就把自己脚 上的一只靴子脱下来,倒放在山巅上。 两位大仙就靴底作棋盘,兴致勃勃地下起棋来,足足下了七七四十九天,仍然不见胜负,只得拍拍屁股走人。年深日久,那神靴就化为石靴,</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先打卡一下春天趣野拍框,然后我们到了白岩村露营地自餐。</p> <p class="ql-block">  餐后,我们继续向大岩岗进发。山路渐陡,先打卡一下仰望天姥山框,尔后上前,杜鹃花却愈发茂盛。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含情带笑,娇艳欲滴,花瓣儿密密匝匝,蕊靠着蕊,瓣贴着瓣,相互依偎竞相辉映,无比惊艳。站在山巅眺望,春日暖阳照耀着,绽放的映山红满缀秀色,如一片彩云霞光,将山岩峭壁轻轻偎抱,远远望去,如梦如幻,如诗如画,令人目不暇接,无比震撼,为青山绿水披上了红色霓裳。深红浅粉,漫山遍野,在春日的阳光下灼灼其华。</p> <p class="ql-block">  下山后,我们沿长寿岭栈道来到任家村,把村里的景点拍个够并全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  唉,今天探寻山水、岩石与映山红。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被征服——被一江春水征服,被一片花海征服,被那些亘古不变的石头征服。在这征服中,我们找到了最真实的、最开心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回程车上,倦意袭来。闭目时,眼前仍是鲜红的杜鹃花,在春风中轻轻摇曳。</p> <p class="ql-block">作者后记:</p><p class="ql-block"> 诸暨技师学院教师郭巨松向诸位阅读者致意,希望大家把往事故地、风俗美味、游山玩水的美篇传上来,共享,把做人的滋味弄得丰润些,把人生的韵味拉得绵长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