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解读(一)

老糊涂虫

<p class="ql-block">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p><p class="ql-block">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p><p class="ql-block">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p><p class="ql-block">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p><p class="ql-block">译文:人出生之初,禀性本来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如果对孩子不严加教育,孩子善良的禀性就会改变。教诲一个人按照本性发展的方法,贵在教导他专心致志,始终不懈。从前,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孟子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曾三次搬家。孟子不努力学习,孟母生气地割断正在织布的纱线,以此教诫孟子只有日积月累地学习,方有进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