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游洋天马仙韵山水

轻描淡写

<p class="ql-block">  有一种旅游叫仙游,有一种乡愁叫天马。通常所说的仙游天马山主要有二个,分别位于莆田市仙游县的榜头镇和游洋镇。在当地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且都因山形而得名,一个似骏马腾空,一个如昂首挺胸的天马。都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文人墨客。今天奔赴仙游方向已然敲定,前路风光待赏,精心择选三站,共赴美好旅程。</p> <p class="ql-block">  【最难听懂莆仙方言】一到仙游,就遇上热心当地人,本想当个临时导游,可一开口才发现,莆仙方言像神秘“天书”,那些发音和词汇,听得我一头雾水 。不料,群友里却有一位可与畅快交流,避免走了冤枉路。</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游洋天马山踏青】在忙碌工作里,对山川的向往日益滚烫。沉寂许久的“爱游一族群"续燃热情,一场久违的爬山之约,正悄然在群里谋划开来 。是啊,人间四月,芳菲正盛,何必仅困于近处踏青的寻常景色!今天不妨奔赴一趟距一百多公里的远山:仙游游洋天马山,也许才算得上与暖春乡愁之约。</p> <p class="ql-block">  1.【游洋天马山道听途说】不必纠结古老传说真假,聆听岁月谱写传奇佳话。游洋天马山山峰险峻挺拔,有美丽的花树、怪石、幽洞等。相传,古时此地常有天马出没,身姿矫健,奔腾如飞,给当地带来祥瑞。有高僧云游至此,夜梦天马引他至一风水宝地,醒来后便决心在此建寺。在当地百姓的支持下,天马寺拔地而起。建成后,香火渐旺,成为人们祈福求安之所。寺庙曾在战乱中受损,又经历代修缮得以留存。如今,天马寺不仅是佛教圣地,其承载的历史故事也在游洋代代相传,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岁月变迁 。</p> <p class="ql-block">  2.【游洋天马山背景】游洋天马山位于莆仙交界,原属古兴化县。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设兴化军兴化县,天马山所在的游洋镇属之。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兴化县裁撤,游洋划归仙游县,天马山自此属仙游县。《兴化府志》载,其古称牛头岭,为兴化县主山。这里历史悠久,传说越王余善曾据此抵抗汉兵,宋初南唐义士林居裔也在此称王。明万历间,莆田巨富李某为抗倭修建天马寨。山中还有梅花洞、莲花洞等洞穴,1949年,闽中游击队曾依莲花洞与国民党军激战。(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3.【游洋天马山红色记忆】虽不见漫山遍野、一团团如烈火般燃烧的杜鹃花 ,但在这里,却蕴藏着更为深沉且强大的革命精神力量。往昔,革命先辈们在此留下坚定足迹。他们于这片土地上,不畏艰难险阻,在崎岖山路上奔走,在简陋隐蔽山洞或巨石间隙、石寨等掩体中谋划。那每一寸山石,都见证过他们的执着;每一道山风,都曾传递他们的呐喊。这份革命精神力量,超越了自然风光的绮丽,如火炬照亮后人前行之路,激励着我们在困境中坚守,传承红色基因。</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游洋天马村古民居】天马古厝群(土楼)始建于清末明初,包括外石门陈氏、何氏两个大厝,共有房间300间,占地面积6500平米,建筑总面积约12000平米,保存完整,现已成为民俗文化展示馆、乡贤馆、竹工艺展示馆等。</p> <p class="ql-block">  【石门溪】是天马村“母亲河",春回两岸柳如烟,一棹轻舟碧水间。碧波轻漾,小船悠悠。似见桃花搭渡忙。</p> <p class="ql-block">  【石门桥】成为了竹排游荡的网红打卡点,这里石桥风格古朴,建于辛丑年(2021)。清澈溪水在桥下流淌,坐上竹排,顺流而下,可感受清凉惬意。撑排的人儿悠然自得,游客们或拍照留念,或相互泼水嬉戏,仿佛置身世外桃源,既能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又能拍出极具氛围感的照片,是夏日消暑与休闲放松的绝佳之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体验。</p> <p class="ql-block">  1.【游洋镇天马村何氏大厝】位于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天马村,建造于民国时期。属外石门古厝群,为土木结构,建筑总面积约12000平米。大厝坐落在天马溪的环抱中,整体呈长方形,格局以中间厅堂为主轴、左右护厝,具有莆田传统山楼式民居特色。</p> <p class="ql-block">  2.【游洋镇天马村陈氏大厝】前身为外石门过溪翁氏厝产,民国15年翁氏外迁后由陈练收购。民国37年,陈氏族人商议将其折价为公产,于1949年正式订立合约,并邀请同宗族长作证。随后从1950年至1952年,陆续建成顶座与下座,1978年举行上梁仪式。该大厝见证了陈氏家族的发展,也是当地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  【天马村婚俗】挂表德“斗辰”寓意如星辰般闪耀、长久 ,周边文字如“永輝”“行慶”等,饱含对新人家庭兴旺、幸福绵延、品德传承的美好祝愿 ,是向祖先和家族宣告新人成家的仪式体现 。</p> <p class="ql-block">  3.【石门峡谷】位于萩芦溪仙游段,游洋天马村上游,全长8.5公里,集峡谷、瀑布、奇石、田园四大特色景观。<span style="font-size:18px;">踏入其间,有股</span>隐匿着触动人心的峡谷情怀。青山巍峨绵延,似忠诚卫士守护这方天地。峡谷深邃,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潺潺溪流穿谷而过,奏响灵动乐章。繁茂植被肆意生长,四季更迭,色彩斑斓。在此,能忘却尘世纷扰,感受大自然的雄浑与温柔,体悟山水相依的宁静美好,让人沉醉于这份纯粹的峡谷情怀,眷恋不舍。</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游洋镇金石村利坑自然村古民居】谯国楼,始建于1953年 ,由该村戴氏先祖芹吓和裕盛牵头,带领12户宗族成员合力建成。它采用土木结构,占地约1.4万平方米,共有96个房间。</p><p class="ql-block"> qiáo谯国楼为三层半建筑,依古式上、下座布局,中间留天井,两边配有厢房和护厝。其整体构架精巧,通风与采光极佳,木梯和栅栏简约又大方,尽显古拙质朴。楼前溪水潺潺,岸边百年榕树与枫树相互依偎,被称为“龙抱凤”,为其增添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  【为一位母亲代言】宝贝,这老厝见证了岁月变迁。在这里,能看到古人的智慧和生活痕迹。希望你感受这份古朴,明白传承的意义,从这些老物件、老建筑里汲取成长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谯国楼古风鼓】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老物件,保存至今130多年,见证了传统工艺,具有民俗价值,承载文化记忆。</p> <p class="ql-block">  【返程】邂逅了一天的游洋镇仙韵山山水水,串联了几个景点历程与林徽笔下“人间最美四月天”撞个满怀,共赴一场轻盈步履,哼着“人间最美四月天"小调,把春光收获揉进“我的美篇"心田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