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错型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灾难

子亮

<p class="ql-block">在育儿这条路上,有些家长不知不觉就成了“纠错狂魔”,眼睛像扫描仪一样,死死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不管大事小情,总能挑出毛病来,然后不停地纠正、批评,甚至全盘否定孩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孩子写作业正入神呢,家长一会儿冲过去说“笔拿错啦,这样写字多累呀”,一会儿又念叨“坐直了,弯腰驼背可不行”;孩子刚美滋滋地夹起一块肉,家长的提醒又来了,“光吃肉可不行,得吃点青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家长们可能没意识到,这种对孩子各方面不停纠正的行为,背后往往藏着强烈的掌控欲。很多时候,要是家长不干涉,孩子说不定还干得挺带劲,但家长这么频繁地纠错,孩子反而会心生厌烦,严重的甚至会故意跟家长对着干,叛逆心理就这么一点点冒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不停纠正孩子,其实是孩子“叛逆的来源”,大家对照一下,看看有没有道理?</p> <p class="ql-block">经常纠错带给孩子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孩子的专注力受损。</p><p class="ql-block">孩子专注做事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家长不停纠错就像不速之客闯入,把孩子从专注中拉出。孩子需分精力应付,长此以往专注力被破坏,往后做事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孩子容易陷入内耗。</p><p class="ql-block">家长对小事过度纠正,带着过高要求与期待。孩子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时刻担心出错,精神紧绷。长此以往,内心愈发疲惫,深陷自我消耗的困境难以挣脱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会被严重打压。</p><p class="ql-block">要是家长只盯着孩子的缺点,对优点视而不见,孩子不断地被纠错、被数落,就会陷入自我怀疑,觉得自己干啥都不行。自信心一点点被磨灭,最后越来越自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家长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学会接纳孩子的天性</p><p class="ql-block">孩子成长有自己的节奏,他们做事慢、有点磨蹭、偶尔调皮捣蛋,都是这个阶段的正常表现,并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家长要试着理解和接纳,别总是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别过度纠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学会抓大放小</p><p class="ql-block">生活中,孩子难免会犯一些小错,比如偶尔多吃了点零食,或者作业完成得比平时晚了点,这些都不是原则性问题。家长没必要揪着不放,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和空间,把注意力放在真正重要的大是大非问题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培养自己的耐心</p><p class="ql-block">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孩子也不可能听家长说几遍就能立刻改正。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自己先做好榜样,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一味地口头纠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鼓励孩子在试错中成长</p><p class="ql-block">孩子做事的时候,家长尽量少去纠正和干涉。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就算犯错了也没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积累宝贵的经验教训,这才是激发他们成长的强大动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往后的日子里</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收起那些不自觉的纠错</p><p class="ql-block">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引导</p><p class="ql-block">用爱与耐心为孩子搭建起成长的温暖港湾</p><p class="ql-block">和孩子一起奔赴充满希望的未来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