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

燕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罗浮山下,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2025年4月11日,我们东纵后代110多人,分别从广州、佛山、东莞、惠州、汕尾、清远等地来到这里。我们当中好些人已经不是第一次,而是好多次到这里拜访。似乎有一种情结,久久挥之不去。是的,父辈曾在这支部队留下足迹,而这支部队的寻常经历,又使她被誉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的光荣称号。朱德在《论解放区战场》中,曾将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相提并论,称之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些,无疑又极大地吸引我们后人的关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月26日,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来到罗浮山东江纵队纪念馆,参加他所在的省委办公厅综合调研一处党支部组织生活。他说,在全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来到东江纵队纪念馆参加支部组织生活,接受红色教育,感悟革命精神,缅怀和致敬那些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贡献的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东江纵队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付出的巨大牺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坚定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精神,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全民抗战真正的中流砥柱,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可靠的主心骨,我们要永远铭记革命先烈作出的历史贡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红色血脉,锤炼党性修养,始终保持那么一股革命精神、革命斗志,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扎扎实实把广东的事办好,把这片红色热土、改革热土建设得更加美好,用经得起检验的发展实绩告慰历史、告慰先烈。东江纵队听党指挥、对党忠诚,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始终保持严明纪律,因此虽遭受敌人绞杀、历经磨难却越战越强、走向胜利,充分证明“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我们要从中深刻领悟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传承弘扬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持之以恒加强纪律建设,持续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认真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在遵规守纪中干事创业、奋发有为。</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黄坤明书记指出:东江纵队的革命先烈们冒着生命危险干革命,以坚韧意志开辟敌后战场、进行抗日斗争,经历血与火的淬炼成为一支抗战劲旅,有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深刻昭示我们成就伟大事业必须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清醒自觉,必须艰苦奋斗、苦干实干,才能在新征程上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要继承先辈们的遗志,锚定实现总书记赋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以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广东省委书记对东江纵队的高度评价,给我们以极大鼓舞和启示。重温党史军史的大量记载,我们清晰看到,以东江纵队等为代表的华南抗日游击队,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的历史脉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孤悬敌后,远离党中央和八路军、新四军主力;抗日武装从无到有,白手起家,长期处在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夹击中, 斗争形势十分险恶,多次面临绝境。但华南抗日武装紧紧依靠党中央领导,以八路军、新四军为榜样;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终于转危为安。经过不断发展,到1940年,广东人民抗日武装已由初创时期的几百人发展到上万人,开辟了东江、琼崖、珠江三角洲等一批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敌人侵占到那里,人民抗日武装就发展到那里。八年抗战中,对日伪作战共3000多次,抗击和牵制了日伪军15万余人,歼灭日伪军2万余人,其中俘虏3000多人,受降1600多人。到抗战胜利时,华南抗日纵队兵力已有近3万人,全省民兵30多万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前,父母很少给我们讲过这些事。好汉不提当年勇嘛。“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当父辈把人生的接力棒交给我们的时候,我们忽然发现,他们那一代人真的很不容易,他们曾经参加的东江纵队也是很不寻常。正如黄坤明书记评价的那样,“东江纵队的革命先烈们冒着生命危险干革命,以坚韧意志开辟敌后战场、进行抗日斗争,经历血与火的淬炼成为一支抗战劲旅,有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东江纵队,彪炳史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极左路线肆虐的年代,东江纵队曾被污蔑为“土匪部队”,他们当中的好多人曾受到的不公正对待,以家庭出身、历史问题、海外关系、社会关系等原因,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但他们始终坦然面对,信念不改,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社会,不论是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劳动者、普通工作人员,都始终践行“建设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的宗旨,矢志不渝,艰苦奋斗,永葆青春,堪称时代楷模。</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省市部署推动下,东江纵队纪念馆最近完成改造升级,进一步丰富历史物件,优化展厅设计,更加生动展现东江纵队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敌后抗战、保卫家国的峥嵘岁月。走进纪念馆,认真听取讲解,浏览展出的历史老照片、文献资料和革命文物,我们再一次受到革命传统的洗礼,东江纵队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程如在眼前,心潮难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东纵后代向东纵纪念馆赠送文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参观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冲虚观。1945年,东江纵队司令部设在冲虚古观内,冲虚古观对研究广东地方革命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有较高的革命文物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冲虚观道长赖诚荣,与大家一起交流,表示要发扬道教前辈当年支持东江纵队精神,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罗浮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登上600多米高的鹰嘴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参观惠州东湖旅店。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后,滞留香港的中国文化名人和爱国人士,在广东抗日游击队的大力协助下,于1942年被陆续转移内地。通过惠州东湖旅店转移至大后方的有茅盾、邹韬奋、张友渔等100余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东湖旅店作为中国文化名人秘密大营救的惠州接送站,成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4月12日上午,我们来到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祭奠烈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伫立在烈士纪念碑下仰望,高耸的纪念碑如一本半开的史书。东江纵队纪念馆收录了五千多个烈士名字。他们是父辈的战友,有好多还是我们的叔叔、伯父等宗亲,曾经都是会笑会痛的鲜活生命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这些花甲之年、古稀之年、耄耋之年的后代,站在父辈们当年踏浪穿林的东江河畔,仿佛听见父辈们穿越烽火的呐喊。他们的血曾染红这片土地,他们的骨曾撑起破碎的山河。如今青松苍劲,岁月静好,而我们已鬓发如雪。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先烈用生命点燃的火种,从未熄灭——它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成了代代相传的信仰,成了子孙挺直的脊梁。或许我们无法再负重行军,但能用苍老的手捧起记忆的星火:讲述一块弹片的故事,抚摸一封泛黄家书的褶皱,在孙辈澄澈的眼睛里,播下家国情怀的种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