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弦上的月光谣

火火

<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的雨丝,宛如岁月的使者,携带着旧事的温润气息悄然降临。檐角的水珠,似断了线的珍珠,滴答滴答地敲打着青石板,那清脆的声响,仿佛是时光的琴弦被轻轻拨动,恍惚间,父亲那把老红木二胡的咿呀声,又在耳畔幽幽响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琴筒上,斑驳的松香印子,宛如岁月镌刻的勋章,见证着无数个日夜的流转;马尾弓磨得发亮的竹节,恰似被时光打磨的记忆,每一处纹理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父亲拉弦时微眯的眼睛,蕴含着无尽的深情与专注,在记忆的长河中,如浸了桐油的琴弦,越擦越亮,愈发清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些遥远而美好的年月里,家的门前,总是静静坐着两代人。父亲的紫砂壶,稳稳地搁在桌边,腾腾的热气袅袅升腾,弥漫着淡淡的茶香。母亲坐在一旁,手中的针线穿梭如飞,顶针上的银亮光芒,随着她温柔的动作闪烁不停,为我们缝补着生活的温暖。我们几个小家伙,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挨挨挤挤地围在条凳旁,满心期待着父亲的二胡声响起。</p> <p class="ql-block">父亲调弦时,总爱轻轻哼上两句粤曲,那醇厚的嗓音,带着岁月的韵味。马尾弓轻轻一抖,“月光光,照地堂”的悠扬调子,便如潺潺清泉,顺着琴筒缓缓淌出,漫过屋前的瓜棚,穿过门前那棵红枣树的枝叶,惊得梁上的燕子扑棱棱地飞起,仿佛剪开了如水的月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十载悠悠光阴,在琴轸上不知转了几百转。如今,孙辈们缠着学唱《月光光》时那开心的模样,恰似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我们当年围着父亲二胡欢唱的顽皮姿态。恍惚间,六十年前那个蝉鸣聒噪的夜晚又浮现在眼前。彼时,我们常穿着木屐,随着童谣的节奏欢快地踩着拍子,琴码震颤的余韵,至今仍在记忆的深处悠悠打转。风,轻轻掠过檐角新挂的铜铃,清脆的叮当声里,混着那熟悉的旧琴音,早已在我们的血脉里深深扎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那动人的《月光光》二胡旋律里,深藏着太多与父亲有关的欢乐童年故事,那些美好的瞬间,仿佛就在昨天,伸手可触。</p> <p class="ql-block">那时,父亲的书卷与琴弦,是我记忆中最温暖的光,亦是他一生的挚爱。那把暗红漆面的二胡,宛如一件珍贵的宝物,永远悬挂在堂屋正墙的最高处。父亲每日晨起,必定会用洁白的绸布,细细地擦拭琴杆,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虔诚与珍视。当他的指腹抚过蟒皮琴筒时,总会不自觉地屏住呼吸,仿佛触碰着世间最脆弱、最珍贵的初生婴孩的肌肤。琴身与琴弦间积年的松香痕迹,在他眼中,皆是岁月沉淀的珍贵勋章,承载着无数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钟情于拉二胡,母亲则热爱唱歌,她还擅长讲述那些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而读书,更是他们共同的喜好,如同生活中的调味剂,为贫寒的岁月增添了无尽的乐趣。在那物质匮乏的艰苦岁月里,乐观的父母总能凭借他们的智慧与爱,把拮据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宛如将平淡的生活酿成了清甜香醇的米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当暮色悄然漫上青砖门槛,轻柔地笼罩着整个小院,父亲总会轻轻地取下二胡,缓缓地端坐在竹椅上。此时,温柔的月光仿佛也被这静谧的氛围吸引,顺着琴弓缓缓流淌,化作那熟悉而动人的《月光光》童谣。</p> <p class="ql-block">我和弟妹们听到琴声,便如听到了最亲切的召唤,迅速围到父亲身旁。我们摇头晃脑地高声应和着,兴奋得手舞足蹈,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美妙的旋律之中。父亲微阖双眼,身体随着曲调的起伏轻轻颤动,仿佛与二胡融为一体。那悠扬的琴声,悠悠掠过屋后的树梢,向着远方飘然而去,带着我们的欢乐与憧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的故事,总在曲终时适时地接续。她那温柔的声音,蘸着月光的清辉,将书里的字句缓缓化开。有时,我们仿佛能听到武松打虎时山林间的松涛阵阵,感受到那惊心动魄的紧张氛围;有时,又仿佛能听到黛玉葬花时的声声泪滴,体会到那份细腻的哀伤与柔情。我们枕着父亲的膝盖,仰望着头顶浩瀚的银河,它在夜空中蜿蜒成另一条神秘的琴弦。困意,混着那动人的童谣,在眼皮上轻轻打转,但我们却舍不得漏听半个音符,生怕错过任何一丝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晚,父亲的二胡声,就是我们的集结号。那悠扬的旋律一响,左邻右舍的小伙伴们,就像听到了上课的铃声,各自从家中飞奔而出,蜂拥而至我家门前。他们一个个围在父亲周围,摇头晃脑地唱得欢快无比,小小的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最初,只是我们兄妹姐弟几个围坐在父亲身旁欢唱。忽然有一天,十几个毛茸茸的小脑袋探了出来,隔壁的白仔蹭着鼻涕大声嚷道:“黄伯伯又要拉曲啦!”父亲微笑着招手,孩子们便如欢快的麻雀般扑棱进来,开心地加入了我们的合唱。当月光漫过瓦檐时,父亲已调好琴弦,琴弓轻轻一抖,清泉般的音符便从弦上流淌而出,漫过石榴树梢,洒落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月光光——”父亲的脚掌打着拍子,眼角的笑纹里盛满了月光。我们这群小猢狲起初还略显拘谨,但待琴声转作欢快的《鹧鸪飞》,便全都撒开了欢。阿明甩着羊角辫欢快地转圈,阿强拍着豁牙的嘴努力学鹧鸪叫,我则攀着父亲的膝盖,仰头好奇地问:“阿爸,琴筒里是不是住着百灵鸟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总是趣味相教,耐心地为我们解答每一个问题。小伙伴们也乐于彼此分享,唱唱笑笑,热闹非凡,就像一支小小的童声合唱团,在星星闪烁的夜空下,绽放着灿烂的光芒,快乐无比。我们也会围绕在父亲身旁,提出无数个充满童真的问题:“阿叔,琴弦上真的住着月亮姑娘吗?”阿萍的弟弟吮着手指,鼻涕泡在月光下泛着七彩的光。父亲微笑着弓下腰,琴筒映出他眼角的笑纹,他握着孩子的手,轻轻抚过琴弦,温柔地说:“瞧见这两根银线没?这是月光铺的路,弓子就是追着月亮跑的船。”</p> <p class="ql-block">小妹突然指着琴杆惊叫:“阿爸快看!蛇皮在呼吸!”众人顿时屏息静气,果然看见月光在蟒皮的鳞纹间缓缓流转,宛如无数尾银色的小鱼在游动。父亲顺势拉出一个滑音,笑着说:“这是月娘娘在教小鱼唱歌呢。”那琴声忽而跃上屋脊,忽而潜入井台,惊得纺织娘都噤了声,整个世界仿佛都沉浸在这奇妙的音乐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这样,我们这群玩心特大、野味十足的小毛孩,竟然能在父亲的二胡曲中,变得文雅娴静,乖乖地听唱。不得不佩服父亲的爱心与二胡曲的神奇魔力,它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我们的心紧紧相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父亲的眼里,我们永远都是他最珍贵的宝贝与财富;在我们的眼里,父亲就是我们心中最高的崇拜,是我们快乐的源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需相约,无需等待,我们和小伙伴们与父亲之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深厚的默契与习惯。</p> <p class="ql-block">这时的父亲,是最开心的。他俨如一位技艺精湛的琴师,而我们就是一群可爱的小演员。家门前的这片天地,永远是我们的天然大舞台,月光光的月亮,就是我们明亮的舞台台灯,撒泼在大地上的夜幕,就是我们的舞台帷幕,且这座独特的剧院永远无需购买门票,只要我们愿意,随时都能在这里演绎属于我们的欢乐时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伙伴们散去后,便是我们兄妹姐弟几个缠绕着父亲撒娇欢腾的时候。父亲的膝上、肩上,常常是我们撒欢歌唱的舞台,那稚嫩的童音,那摇晃的羊角辫,都是父亲最得意的风景。琴音在耳边轻轻流淌,快乐在月光中肆意行走,于是,我们仿佛看见了嫩绿的希望,在父亲凝眸的目光中闪闪烁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总爱托着腮帮子,静静地看着父亲拉二胡。琴筒里淌出的声音,像山雀儿啾啾,清脆悦耳;又似溪水潺潺,流过青石板,温润而动听。“阿爸阿爸!”我总忍不住扯他的衣角,好奇地问:“这木头匣子怎就能唱出百灵鸟的曲儿?”父亲便会眯起笑眼,把油亮的紫檀琴筒转过来对着光,耐心地说:“瞧见没?这马尾弓是月牙船,两根弦子就是银河道。”他手指轻抚琴弦,琴弓便贴着弦子缓缓游走,“月亮姑娘夜里划着船,顺着银河水漂呀漂,船桨碰着星星就叮咚响,船儿摇摇晃晃就哼出调调——你听这吱呀呀、哐啷啷,可不就是月亮船摇橹的声响?”</p> <p class="ql-block">我望着琴筒上映着的夕照,恍惚间,真的瞧见金灿灿的月牙船在琴弦上悠悠地荡漾,马尾弓扫过处,溅起一串清凌凌的星子,叮叮咚咚地落进暮色里,宛如一幅梦幻般的画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父亲拉的众多曲子中,他最爱的便是这首《月光光》。可以说,《月光光》这首曲子,不仅是父亲二胡技艺的代表之作,更是我们兄弟姐妹五个与小伙伴们心中永恒的最爱。它不仅是我们与父亲心灵沟通的情感纽带,也是左邻右舍小伙伴们共同的怀念之歌。它那温馨的旋律,陪伴了我们一生,也让当年的“小伙伴们”将这份美好记忆,深深地刻在了心里,铭记一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伴着父亲的二胡声,唱着耳熟能详的《月光光》曲调,我们渐渐长大了,成家立业,各自忙碌于生活的奔波之中。大家很少有时间再像从前那样,围着父亲唱《月光光》。然而,时光流转,我们的儿女们,父亲的孙辈们,很快又像当年的我们一样,缠绕在父亲的身旁,唱起了这首充满温暖与爱的《月光光》。父亲这时拉二胡的劲头更足了,那欢快的旋律,仿佛带着岁月的祝福,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间。</p> <p class="ql-block">阳光明媚的春光里,儿孙们与老父亲、爷爷手挽手,唱着《月光光》的歌儿,快乐地去踏青。父亲开心慈爱地看着他的儿孙们欢乐地尽情玩耍、前行,幸福的笑容满满地挂在脸上,那画面温馨而美好,仿佛时间都为这幸福的一刻停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生日烛光中,又伴着爷爷二胡的《月光光》琴声,一代孙辈们在温暖的呵护下渐渐长大……四代同唱《月光光》,这传承的不仅是一首童谣,更是一份深厚的亲情与无尽的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十载春秋悠悠流转,父亲那把褪了漆的老二胡,依旧在记忆里咿呀作响。每当月光漫过富江,我总仿佛看见他坐在青石板上调弦的身影,琴弓一抖,便牵出满地清辉。孙儿们围坐阶前学唱童谣的模样,与当年我们兄妹扑在父亲膝头的光景,渐渐重叠在一起,如同岁月的轮回,诉说着家族的温暖传承。</p> <p class="ql-block">江风轻轻捎着四代人的歌声,飘向远方。襁褓中的孙儿忽而止了啼哭,黑葡萄似的眼珠映着天上的玉盘。小孙女突然指着天河问:“太爷爷住的那片云,会不会也有会唱歌的月亮?”小妹轻声哼起《月光光》,三十年前那个夏夜的美好场景便鲜活地浮现在眼前——父亲将二胡搁在竹椅上,用蒲扇给我们扇风,琴筒里仿佛还蓄着未散的松香,那熟悉的味道,弥漫在时光的长河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夜,星河低垂,檐角的铜铃叮咚作响,应和着江涛的澎湃。我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琴筒蒙的是蟒皮,琴弦拴的是光阴。”如今,江畔的月光依然清亮如银,不知云端上的父亲,可还留着那把会唱歌的老胡琴。云层忽然透出月晕,恍惚间,我仿佛听见《月光光》的调子,穿破三十载光阴的阻隔,在天际若隐若现地摇晃,宛如父亲温柔的呼唤,在岁月的深处回荡……</p> <p class="ql-block">富江景/火火</p><p class="ql-block">散 文/火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