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段时间以来,拥有七千多万的网红大V司马南因偷逃税款事件在互联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以为暇不掩玉,有人却旗帜鲜明的表示要坚决杜绝。其实这两种态度并不矛盾,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基础,但却同样都有其局限。</p><p class="ql-block">揭露社会的阴暗批判现实的险恶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毫无疑问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这是作为一个健康的文化工作者最基本的责任与担当。然而理想与现实总会存在难以飞渡的天堑。理想的图腾也总是因现实的生硬冷厉而黯然失色。</p><p class="ql-block">司马南因其思维的敏捷和语言的犀利就一些社会现象进行公示与点评,曾一度被许多人认为是正义的化身和民主的斗士。我曾听过司马南的许多演讲,其主旨是通过激昂的语言陈述单一的具体事件而又显而易见的为受众留白于是非对错。这对正处在略显混乱而又多事之秋敏感的当下,很成功的激起了一部分受众充满唳气而又缺乏理性疏解的情绪。由此可见其能与温铁军或卢麒元相去甚远。打碎旧世界是勇气,建设新秩序则是能力。尽管司马南不具有这样的能力,但他的勇气却是值得肯定的(如果不考虑他以此为工具而谋取个人私利因素)。</p><p class="ql-block">“知行合一”是阳明先生理论学说的核心,自诞生以来就一直高扬于华夏文化和文明的顶级殿堂。在今天,我们固然可以看作是对宋明理学的修正与批判,其实在我们的当下与之相比千真万确地过尤不及。所以,司马南的激进与劣行的伴生只是一个时代的真实缩影。除了极个别的生命,“司马南”几乎含盖了你我他。对于许多众生来说,不仅早就丧失了批判或颂扬司马南的资格。所以在这起事件中,不仅要兼顾时代背景,更要清醒的认识到封存于人性中的公私善恶。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而世界一直都未曾完美甚至令人作呕厌恶。但当我们在审视批判之时,首先观镜自照,人有不及我者,而我亦不及人。</p><p class="ql-block">(流于清谈而废于行者,在过往的历朝历代中,尤以宋为最。此所谓满口仁义道德,私下里却男盗女娼。但当连清谈的面纱都不愿笼罩的时候,就只剩下赤祼裸的满目狰狞。一如那些为了一己之私而恶意诽谤攻击温铁军卢麒元而媚于上慢于下的丑陋污秽之徒。)</p><p class="ql-block">时代大势终不可逆,每一个个体在洪流里都微如尘泥,敬畏如斯悲悯如是,内求诸己才是王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