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西南 之 辣辣的成都

夏日莲花

<p class="ql-block">  继续北上成都是我的愿望,因为那个像传说一样的都江堰,因为那些爱到骨子里的杜诗,因为那场荡气回肠的三国风云,因为那种令人向往的辣味。成都,历史感拉满!</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丽江坐飞机飞重庆,吃一堑长一智,这次我们提前一个钟头到达丽江三义机场,我先办理了行李箱托运手续,五分钟搞定,很方便。时间宽裕,悠闲地坐在候机室闲聊。突然发现不见吴同学的身影,打电话联系,原来是买机票是把他的名字写错了,需要更正,手续很复杂,而且得检票前才可以通过网上最后确认,我们紧张了一把,尽管如此,男士们不忘开玩笑,顺理成章地给吴同学一个亲切的绰号“全全”,呵呵呵!最终有惊无险,我们准时登机。</p><p class="ql-block"> 飞机飞行三个钟头后,通知乘客:收拾好餐桌、水杯等,飞机遇到气流,会颠簸。空姐进机舱检查,气氛有些紧张,但,老公告诉我,飞机遇到气流很正常,我也相信我们中国的航空技术,放心睡觉,丝毫没有一点不适。我们稳稳当当落地成都。</p> <p class="ql-block"> 不辣的火锅</p><p class="ql-block"> 天色已晚,我们安放好行李,便找到一家很有名气的“大掌柜火锅店”吃火锅。我们选择了微辣锅底,调了满满一碗汁子,素菜、肉菜搭配,开吃。恕我味觉迟钝,我没感受到舌尖上的辣,但有挡不住的香,总算亲自品尝了,愿望达成。</p><p class="ql-block"> 吃饱喝足,逛街消食。据说宽窄巷子曾是年羹尧修筑的满城,专住满蒙八旗官兵,现在则成为休闲娱乐的商业街。顾名思义“宽窄巷子”是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条老街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总体延续了清代川西民居风格,沿街建筑一层或者二层。宽窄巷子为南北平行的巷子,宽巷子7米,窄巷子5米,长大概200米左右,青石板路。因为晚上,很多商铺打烊,旅客较少,走在其中,很安静,拍照效果很好。井巷子在窄巷子南,比宽巷子、窄巷子都宽敞,因为街中有一口水井道,故命名井巷子。应该是没有宽窄巷子出名,几乎没有旅客。</p> <p class="ql-block"> 井巷子的井</p> <p class="ql-block"> 夜晚的宽窄巷子</p> <p class="ql-block"> 在成都小店里“四结义”</p> <p class="ql-block"> 杜甫草堂,心驰神往</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怀着无限崇敬之情,观览草堂、武侯祠。因为一位伟大的诗人,让草堂成为文人墨客向往的精神栖息地,杜甫草堂的意义绝对超出你的想象。终于站在草堂景区了,脖子上挂着讲解器,却不知从何处看起,这里没有我脑海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萧瑟,也没有“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的简单,有的是宏大的园林规模,复杂的结构布局,历史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设计理念,兴致盎然的游人。先听听“草堂概况”吧:草堂位于成都市外西草堂路浣花溪畔,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流寓成都五年的故居,曾在唐大历年间被时任四川节度使崔宁的小妾(浣花夫人)任氏族据为私宅,五代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现在成为杜甫草堂博物馆,总面积300亩,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按功能分为文物景物游览区(草堂旧址)、园林景点游览区、服务区。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一口气听完,感到大气、宏伟、丰富。如果杜甫地下有灵,该多么感慨“微躯此外更何求”啊!</p><p class="ql-block"> 我是本奔“草堂”而来,自然先游览“草堂旧址”部分。首先进入的是一个通堂式敞厅,名曰“大廨”,厅堂两壁悬挂一副长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是对杜甫经历的讲述也是对他中肯的评价。紧接着是“诗史堂”,正是他的诗歌价值的写照。他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但,他始终关注国家命运、百姓生活,笔耕不辍,留下诗歌1400多首,是中国文学史、历史瑰宝。特别是他和李白的诗歌唱和成为中国人友谊的最高境界,“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是友谊,“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是怜惜,“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崇拜。大厅的正面陈列着诗人的塑像,身形清瘦,面带忧愁,不由使人肃然起敬。再向后是工部祠,祠内有明清两代石刻、杜甫像,黄庭坚、陆游(黄庭坚、陆游曾寓居成都)配祀于杜甫像两侧,故又称“三贤堂”,堂内也有对联。继续向后,看见一个茅草亭子,内有一石镌刻着“少陵草堂”四个大字,是《甄嬛传》中的“果郡王”所书。“少陵”是杜甫的自号,他因在少陵居住,自号少陵野老。向前,就看见“春夜喜雨园”,构思来自杜诗《春夜喜雨》的意境和情怀。然后向左走就来到了“茅屋故居景区”,前面有一块石碑,刻的是杜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眼前的茅屋就是依据此诗所写和明代格局恢复重建,分厨房、内庭、卧室三部分,狭窄低矮,对于离乱中的杜甫,“但有故人供禄米”,能在此过上安稳的日子,他是多么的幸福。不料,屋漏偏逢连夜雨,他“长夜沾湿” “少睡眠”,在极度”的悲苦中,发出“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呐喊,这是多么豪大的情怀啊!草堂外,流水环绕,树木环抱,营造出虽“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却也有得天独厚的诗情画意。花径,是一个红墙夹道的幽静小径,走在这里,想象着杜甫“花径不曾缘客扫,柴门今始为君开”的迎客场景,那是多么的欣喜啊!花径的尽头是“草堂影壁”,上有青花瓷镶嵌的“草堂”二字。毛主席视察草堂时,曾对着这两个字久久凝望,留下了珍贵的瞬间,足见毛主席对杜甫的崇拜。再向后便是唐代遗址区,可以说是唐代历史的见证。在主景区的右边,修建有“一览亭”,登楼俯视,园中之景一览无余,展示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襟。在主景区的右边是“水系景区”,转悠在此,“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的温馨景象浮现,“桃花一处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情趣在眼前还原。</p><p class="ql-block"> 配套景致也很有特点。大雅堂,登堂的是12位大诗人的雕像,很逼真,与人们心中的形象吻合;文史馆主要收藏近代书法家谢无量所书杜甫诗作,归真返璞的“孩儿体”也与杜甫草堂的田园情趣相得益彰;盆景园树的造型千姿百态,尽管一些树还未吐露新芽,但也不妨碍观赏效果;兰园中,蝴蝶兰五颜六色,造型各异,异彩纷呈;梅园,让北方人真真正正目睹了梅花的魅力:不是墙角数枝梅,而是满园梅花尽占春,枯瘦的枝干与满树的花朵尽显高洁淡雅,备受游人的青睐。“杜甫千诗碑”,名人书法各显神通,尽显书法艺术的精湛与多姿多彩。可惜我不懂书法,不敢妄加谈论,但我最喜欢的是苏轼所书《堂成》,大气又温婉,展现了两位诗人心灵契合之妙。</p><p class="ql-block"> 恕我繁琐,这里步步为景,拍不够,看不厌;这里处处有宝,品不够,赏不完。历史的真实与时代的发展在这里交融,古朴的田园与社会的飞跃在这里共存。高墙挡不住成都宽窄巷子的火锅香味,浣花溪倒映着老百姓安稳的高楼大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您“天地一沙鸥”的灵魂可以好好安放了!诗圣,您就好好欣赏黄四娘家的花、黄师塔前的水,悠然地吟诗作赋吧!</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草堂</p> <p class="ql-block"> 草 堂</p> <p class="ql-block"> 水景一角</p> <p class="ql-block"> 草堂商店</p> <p class="ql-block">一览亭</p> <p class="ql-block">兰园之兰</p> <p class="ql-block"> 兰园意境</p> <p class="ql-block">  苏轼书法—-杜甫诗歌《堂成》</p> <p class="ql-block">青梅</p> <p class="ql-block">梅园之梅</p> <p class="ql-block"> 武侯祠,君臣一体同祭祀</p><p class="ql-block"> 观览武侯祠,其实一举多得,因为这是全国唯一一座纪念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蜀汉英雄的君臣合祀祠庙,所谓“一体君臣祭祀同”。其中景观包括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唐碑等。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挂在大门上的“汉昭烈庙”四个大字,庄严肃穆,尽显皇家气派。左右两个牌子分别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足以体现这个景点的历史文化价值。我们首先拜谒了惠陵。惠陵由照壁、神道、寝殿等组成,成南北中轴线排列。寝殿内高悬“千秋凛然”,来源于刘禹锡对刘备的评价的诗句“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墓冢是圆形封土,很高,周围有灰色砖墙环绕,砖墙外围为红色夹道,由此可以通向诸葛亮殿。但我们接着参观的是刘备祠,因为汉制“有陵必有庙”。</p><p class="ql-block"> 刘备祠是一个四合院式的建筑,二门上方悬匾大书“明良千古”,意思是“明君良臣,千古垂范”,两边上联: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下联: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这副长联总结了蜀汉君臣合力完成大业的不易。向前走就是刘备的家庙,大殿门匾写着“业绍高光”,意思正如刘禹锡诗句“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赞扬刘备建立蜀汉江山的功业之大。正中为刘备的坐像,是整个武侯祠中最大的塑像,全身贴金,双手持圭,呈现出威仪凛然。大殿的东偏殿为关羽塑像和其子关平、关兴及其部将的配祀塑像,西边偏殿是张飞及其子张苞等的塑像。这自然让人想起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长坂坡吼退强敌的神奇场景。刘备正殿前东西廊内,排列着蜀汉文臣武将的塑像,东廊是文臣廊,以庞统为首共十四人,落凤坡的陨落多么遗憾!西廊是武将廊,以赵云为首共十四人,七进七出救后主是多么的凶猛。走进大殿展厅,仿佛迈进了风云际会的三国时代,明君良相相识、相知的故事在徐徐上演,群雄逐鹿的厮杀声在耳际萦绕,赤壁之战的火焰腾空而起,“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伟业熠熠生辉,“夷陵之败”、“白帝托孤”、“六出七擒”、“五丈原陨落”,一部蜀汉史,就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忠义史。三义庙中,展有根据《三国演义》雕刻的刘关张塑像,看起来很熟悉很亲切。三义庙前边有桃园,三结义的场景定格了诚信的至高无上。</p><p class="ql-block"> 诸葛亮祠堂建在刘备庙的后边,是传统的庙宇建筑,中门上题“名垂宇宙”,来自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是杜甫参观武侯祠后有感而作,表达对诸葛亮的赞扬、敬佩之情以及对诸葛亮未完成兴复汉室志向的遗憾之情。诗中的其它句子都被刻在显眼的位置,足以彰显二位同与成都结缘的历史名人精神的相通。中门的两边是一副长联,名为“攻心联”,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对联赞扬了诸葛亮的智慧和治国理念,也警示当年的四川节度使,要宽严相济治理好蜀地。</p><p class="ql-block"> 诸葛亮塑像在一神龛内,悬挂着“静远堂”,取自诸葛亮《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两句。诸葛亮手持羽扇,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颇具名相风度。站在诸葛亮塑像两旁的是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诸葛丞相三代满门忠烈,令人敬仰。院子内,有一块高大的唐碑,记录诸葛亮一生功绩,撰文、书法、雕刻都是当时唐朝的名人,故又叫“三绝碑”,足见历代名人对诸葛丞相的敬佩。北边墙壁上是岳飞书写的诸葛亮的千古奇文《出师表》《后出师表》。有一位导游正在给游客细致地讲解,很多游客听得特别认真,应该也是被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感动,“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仔细看”这是人们对诸葛亮及其出师表敬仰之情的集中体现。“诸葛草庐”虽然位列武侯祠的后边,但这座八角形尖顶的房子和前面的“三顾堂”格外引人注目,可能是人们太熟悉于“三顾茅庐”的故事和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真情表露。“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这一对君臣如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成为千秋典范;白帝托孤,五丈原陨落,“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虽然遗憾,但信任与忠诚彪炳千古,智慧、才智、读心术后无来者。</p><p class="ql-block"> 从武侯祠出来,我的心情是亢奋的,仿佛重新翻阅了一遍三国历史,回味无穷;我的心情又是踏实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纵然刘备是蜀汉皇上,纵然武侯祠的名字被改成“汉昭烈庙”,但人们依然亲切称这里为“武侯祠”,人们依然愿意在诸葛亮的大殿驻足长留。我没有贬低刘备,他在我的心中是至高无上的英雄,只是说,老百姓才是评价历史的最高标准。</p> <p class="ql-block">结义园</p> <p class="ql-block"> 现代“四结义”</p> <p class="ql-block"> 青城山,我们不懂你</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安排逛青城山—都江堰旅游线。天阴沉沉的,挺冷。从成都市区去青城山大约70公里左右,一路绿植很漂亮,茶花朵朵鲜美,一片一片的油菜花繁密高大,远望像金黄色的地毯,近看鲜嫩纯净,还挂着露珠。感觉和北方的油菜品种不同:形体似乎更高,花朵也更大。自然爱不够,拍照打卡,意犹未尽。</p><p class="ql-block"> 青城山,古名天仓山,被称为“西蜀第一山”,据传轩辕皇帝遍游五岳之后,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故而又名丈人山,唐代更名青城山,道教列为“第五洞天”,保存完好的有数十座道教宫观。</p><p class="ql-block"> 建福宫是青城山第一个道观,筑于峭壁之下,在景区入口的外边,奉祀道教名人和诸神。我们拾级而上,尽管时间还早,但正殿已经烟雾缭绕,庄严压抑,于是便离开。倒是宫门口台阶边的香炉特别漂亮,观察了半晌。到青城山入口处,身上感觉很潮湿阴冷,我们便打起退堂鼓,于是让可以免票的吴同学进取侦查一下。20分钟后吴回来,确定地说“山很高,观很多,登山是要有足够的时间。”于是我们以北方人不稀罕山为借口,以对道教不了解为由,撤。青城山,对不起!</p> <p class="ql-block"> 青城山林荫道</p> <p class="ql-block"> 建福宫的“福”</p> <p class="ql-block"> 成都油菜花</p> <p class="ql-block"> 熊猫谷,亲近国宝</p><p class="ql-block">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成都是大熊猫的故乡,大熊猫是成都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所以来成都必看大熊猫。熊猫谷在青城山北大约16公里左右,全称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野放繁育研究中心”。这里依山傍水,是野生大熊猫的家园。</p><p class="ql-block"> 景区门口,那好玩而又匠心独具的造型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进了景区,便是天鹅湖,但见流水潺潺,杜鹃树繁花美艳,四周鸟鸣啾啾,令人心旷神怡。接着徐徐向前,便进入大熊猫室外生活区,零星地看到几只大熊猫在转悠,好像刚刚睡醒的样子,感觉无精打采。应该是嗜睡的幼崽——我感觉熊猫长相都一样,无法判断年龄。再向前到了另一个区域,有一只熊猫蹲在木架上啃竹子,双手很灵活地选取比较嫩的竹子,用锋利的牙齿很快就嗑去竹皮,吃掉里边较嫩的营养的部分。游人拍照、喧嚷,它们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它们动作利落,深情专注,憨态可掬。再往前走,看到一只睡觉的熊猫,蜷起身子,像一个黑色大球。这样放养的区域比较多,但一路看见的熊猫却屈指可数。接着,我们进入熊猫别墅区,共七座,居住的都是明星级别的大熊猫,比如“和和”,被誉为“四川大熊猫天花板,“花花”被誉为顶流女明星,“梅兰”,被誉为“熊猫界舞王天花板”。这里的待遇相当优越:房间宽敞,景色优美,卫生干净,设施齐全:有睡床、有悬架、有竹树、有假山、有预备好的竹枝,具备大熊猫生活的一切需求。房子靠人行道的一面安装玻璃,游人可以慢慢观察大熊猫的活动。你会看到它们在洞中转悠,找到放着竹子的地方就坐下来,一根一根地啃,津津有味,耐心十足,旁若无人。</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工作人员给很多熊猫都起了极有意蕴的名字:如一对双胞胎姐妹叫“成风成浪”,应该是化用成语“乘风破浪”而来;美女“绩笑”,名字寓意温文尔雅;“川仔”,听着名字就一定帅气逼人;“启程启航”姐弟,一定行动敏捷。我们琢磨熊猫名字含义时,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在看到“德德”的熊猫名字时,晁同学脱口而出“德德•俊俊”,我一下子心领神会,不由哈哈哈大笑,晁也自己笑起来。你道为啥?因为,他的名字寓意“德高貌俊”。好吧,自取外号,“俊熊猫”非你莫属,嘿嘿!</p><p class="ql-block"> 继续参观野生大熊猫区,沿山路环绕前行,木栈道被高高地围起来,供游人俯瞰野生熊猫,又保护游人的安全。我们静静地走,仔细地找,也没有感受到野生熊猫的气息。园区工作员说,大熊猫出现的几率很小,我们也就不再奢望。接着拐入野生小熊猫区域,这回真是机缘巧合,我们幸运地看见在一棵高树的枝头,竟然有三只小熊猫,棕红色的体毛,点缀着白色的耳朵,面部像狗,黑色的嘴、鼻子、眼睛都勾勒着白圈,体形细长,尾巴粗壮,与大熊猫相比可以说小巧迷人,很是好看。一只盘着头在睡觉,其它两只在逗乐,不时地变换位置,仿佛在给游人表演,又似与游人相乐。它们的出现,弥补了人们寻大熊猫而不得的遗憾,驻足赏玩,欣喜不已。</p> <p class="ql-block"> 熊猫谷景区门口造型</p> <p class="ql-block"> 熊猫吃竹子</p> <p class="ql-block"> 逗 乐</p> <p class="ql-block"> 杜鹃花树</p> <p class="ql-block"> 别墅中的熊猫</p> <p class="ql-block"> 小熊猫</p> <p class="ql-block"> 都江堰,是历史更是现实</p><p class="ql-block"> 用脚步丈量历史,一定是很多人来都江堰的重要目的。因为历史教科书让国人记住了“李冰”;因为李冰,让长期苦于水旱灾害的川西平原一下子成为富庶的、世人瞩目的天府之国。都江堰的历史地位可想而知,而且在当今意义非凡,作用重大,是世界上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道”我们不懂,“水”我们诚心拜谒。</p><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范围,就看见“南桥”,两边的罐县小吃很丰富,我们简单填饱肚子,即从1号门进入景区,眼前是很宽敞的离堆公园。人行道的两边,小渠中的水潺潺,渠水旁边名人塑像按一定的间距排列。走过广场,便看见伏龙观。相传李冰父子治水时在离堆之下降服了孽龙,所以在离堆上建观来纪念,起名“伏龙观”。登上高高的伏龙观,就可以看到被离堆二次分离出来的内江,尽管是春季,但水势滔滔不绝,水面绿得像绸缎一样。</p><p class="ql-block"> 然后走过索桥,去对面远观离堆、宝瓶口、飞沙堰以及外江,再走过长长的堤岸,看鱼嘴。鱼嘴是李冰在岷江设计的河心州,将宽阔的岷江一分为二,因而河道缩窄。宝瓶口,是李冰当年凿开离堆所建的形状酷似瓶口的人工水渠,目的是将岷江水引进成都平原;飞沙堰,是唐朝一位侍郎官员修建的这一旁侧溢洪道。所以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就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它们有机配合,互相制约,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既科学,又实用,充满了智慧和民本思想,真是太了不起!“其实,都江堰的功能光看是不能完全理解了,把你瓷壶家,光知道拍照,就不知道学习,走跟我走!”爱钻研的吴同学半开玩笑地说。于是我们跟着吴同学来到了画着“都江堰工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的牌子边,吴给我们激动地讲解,我们才确实理解了这个伟大工程。他又领我们参观排水闸工程,我们看到闸门好大好大,放开想象的翅膀也想不来的大。都江堰,你从历史中走出,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功在千秋,利为永恒。</p><p class="ql-block"> 鱼嘴之上,有一座“安澜索桥”,又称‘夫妻桥’,横跨内外两江,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内江右岸的山坡上,建有“二王庙”,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修建的,因为宋代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他们享之无愧。由于在水利设施方面用时过多,我们没有时间拜谒“二王庙”,走出景区,已经暮色苍茫。回首壮观的景区大门,心中满是敬佩!</p><p class="ql-block"> 成都,厚重的历史文化令人荡气回肠,让我们在留恋中作别你;四川,美丽的自然景观令人心驰神往,让我们在期盼中再见你!</p> <p class="ql-block"> 连接内外江的索桥</p> <p class="ql-block"> 沾沾诸葛亮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离堆—-伏龙观</p> <p class="ql-block">鱼嘴</p> <p class="ql-block"> 欢声笑语——结语</p><p class="ql-block"> 十五天,像吃面条一样,秃噜就过去了,我们回到了熟悉的西安。吴同学老婆为我们接风洗尘,熟悉的陕西味,熟悉的故土情,吃一吃,聊一聊,喝一喝,笑一笑,快乐旅游完美结束!</p><p class="ql-block"> 一路无雨,一路畅通,一路欢歌,运气真好!一拍即合,一呼即应,说走就走,友谊真好!照相站C位,吃饭坐C位,高铁C位,享受真好!饭来张口,到时间就走,脸白手光,旅游真好!</p><p class="ql-block"> 难忘的趣事。互损自损式玩笑:车同学说:“吴同学是坏人。”吴同学说:“晁同学在医院是好人,走出医院就不是好人。”晁同学说:“杨同学绝对是好人。”赵同学说:“车同学不一定是好人。”杨同学说:“坏人说我是好人,那我也不是好人。”“哈哈哈!”我笑。机智退钱:我们从城都机场坐出租车到酒店,司机收取我们35元过桥费,吴同学感觉不对,等我们坐另外一辆出租车的同学回来后,他便问费用,果然司机多收了我们20元过桥费,吴同学便找付款码,给司机联系:“师傅,你好像记错了过桥费吧!”司机秒懂,退回20元。我从未想到收款码也是一条联系的途径,佩服!紧急施救:在去大理的高铁上,有一位年轻女孩在上卫生间时突然晕倒,列车通知“医务工作人员请到3号车厢”。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很激动,蹭地站起来看向晁同学。晁同学在翻找,应该是找医生证,赵同学走过去:“不要找了,赶紧去救人!”车同学跟着一起去了,我才坐下来。一会他们回来了:晁大夫根据女孩的表现,判断为低血糖,于是专业施救,在众人协助下,女孩苏醒。我心里好温暖,有医生相伴真踏实!情有独钟:云南在全国最知名的美食没过“过桥米线”了,自从我们进入西双版纳后,吴同学便对米线一见钟情,一日三餐不离米线,吃得津津有味,我问他:“你是不是爱吃米线?”他说:“在咱县上我基本不吃,但在这,米线最正宗,过了桥的更正宗,出了门就要吃特色啊!”哦,长见识,那你就叫“米线先生”吧!呵呵!读身份证争执:赵同学买飞机票,让我老公说身份证号码,于是我老公按照四个数字的节奏读给他听,赵同学说:“你断的节奏不对,我听不懂,你怎么能那样读?看来刘老师没有给你教。”我不服气地说:“那是数字,不是文字,每个人读的习惯不一样,怎么读都行。”赵同学说:“你说的不对!”我仔细一想:是,我是老师,要表现专业,按照身份证数字的含义读出来,还要让老公改变读法,家教要到位。嘿嘿!神机妙算:到成都时,因三位旅友有事离队,我们的队伍剩四人,返回西安,晁同学已经结算清楚我们的费用,每人欠费2元,共8元,你看数字吉祥不:晁同学,祝你发大财!</p><p class="ql-block"> 别样的照片。在西双版纳的曼海公园,两只太阳鹦哥在训练师的指令下可爱地进行表演,雌雄配合默契,互相成全,恩爱有加,那一瞬秒懂“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永恒。丽江观音峡,白头野鸭和黑头野鸭,在夕阳西下悠闲地漫步觅食,一方小洲,让人感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和美自然。减肥,在生活中,是一个热门话题,可大理一个“市井繁巷石板烧”却以猪八戒为例,反向思维,奉劝旅客别减肥,有创意。细想也对,山珍海味,品而不贪。禁酒,也是茶余饭后的一个热点,丽江有一个“桃花酒店”顺势而为,招牌为“按时喝酒”,有文化。细思也妙,“小饮怡情,豪饮伤身”,品而不醉!云南彝族杀猪饭,你吃过吗?你想到什么?成都人的专爱“厕所串串”,你听说过吗?你敢吃吗?西南,有太多的意想不到!西南,真是祖国的天赋宝地、旅游圣地。</p><p class="ql-block"> 十五天的远游,突出一个字“玩”,表现一个主题“痛快”。我们跨越三个省,从黄土高原到云贵高原,再到青藏高原、四川盆地,见证祖国地域的多样性;在西双版纳流了汗,在昆明享受了暖,在成都打了颤,在贵州受了寒,亲历祖国气候之差异;山高水清,峡深谷窄,地灵人杰,感受祖国景观之美妙;城古镇大,寺多塔高,庙肃祠严,感受祖国文化之厚重;高空飞,半空悬,水中游,地上奔驰,一日千里,感受了中国速度之神奇;自然与人文结合,原始与文明交融,历史向现实延伸,传承与创新相映,上下几千年,感受中国旅游之强大。由衷地道一声:中国真好!</p><p class="ql-block"> 七彩云南,多彩贵州,天赋成都,西南真美!但,短暂的行程,我们只是揭开了西南的神秘面纱,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远远没有触摸到它的灵魂深处,就先留下念想吧,期待下次再同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