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读豆豆《遥远的救世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青年女作家豆豆的《背叛》《遥远的救世主》《天幕红尘》三部曲太过精彩,每一部都值得去读去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遥远的救世主》不仅仅是一部商业小说,还是一部人生、文化和人性的哲学著作,有着深刻思想内涵和故事情节的长篇小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本书以商业奇才丁元英与女刑警芮小丹的爱情为主线,丁元英为完成爱人的约定,来到贫困村扶贫的故事为转折所展开,内容跌宕起伏,展现了不同人物在商场、文化、人性等方面的冲突与抉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主人公丁元英来到古城之前,在德国担任私募基金操盘手,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对市场敏锐洞察力,精准抓住中国股市时机,不到一年时间大获成功 。由于内心对中国文化的反思和对商业道德的考量,他提前终止私募基金的运作。于是回国,来到古城隐居,邂逅了美丽、勇敢、独立的刑警芮小丹,两人因音乐结缘,进而产生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芮小丹向丁元英索要一份特殊的礼物,就是帮助贫困的王庙村脱贫。成为了故事的关键转折点,这个村跟芮小丹没有任何瓜葛,她也不认为自己有多么高尚,只是为了让丁元英多留一些时间,再验证一下“文化属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王庙村是贫困中的贫困村,想方设法请到丁元英既高兴也质疑: 一个外来人就能让我们富起来?我们村的出路在哪里?…… 丁元英答,你们的出路就在你们村。你们村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不怕苦,不怕累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于是丁元英创办了“格律诗”音响公司,担起了责任,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帮助村民改变命运,提供技术和知识,尽心尽力,通过合理的分工和利益分配机制,让村民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手艺,用独特的商业模式和营销策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农户生产,农民得从吃饭睡觉的房子里挤地方,每一道工序都在村里低矮破旧的房子里进行,院子就是加工厂,稍微大点的房子就是仓库,寒冷的冬天也加班加点,打磨音响的有害粉尘处处弥漫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丁元英的生存法则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是一条线,两者的间距就是生存机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通过一系列的运作和艰苦劳动,王庙村制作的音响成功了,产品不仅推向了市场,还把高档音响摆放在了伦敦、巴黎的商店里。这些出人意料的惊人成效把村民们高兴坏了,当叶晓明他们忙着计算成本时,丁元英已在更高纬度布下棋局,利用欧洲代理塑造品牌高度,再突然降价冲击市场。这场降维打击揭示的残酷真理,认知才是最大的生产资料。在丁元英一系列的操作下,村民们获利了,挣到了钱。此时也引来了竞争对手的巨大挑战和威胁。在如战场的商场中,丁元英面临着被杀头的危险,但他不卑不亢冷静应对,最终击败了强有力的乐圣公司,打开了市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收获同时,村民们开始出现了自私、贪婪等不良心态。丁元英以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明白,帮助是暂时的,奇迹发生也是暂时,若想持续发展,必须让村民明白,只有靠自己才能改变命运,才能救赎自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豆豆笔下《遥远的救世主》内容充满智慧和哲理。不仅仅展示了商场残酷的竞争和人性的复杂,更重要地探讨了“文化属性”。可以说,文化属性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书中对文化属性的剖析,发人深省,对人物命运的描写感慨万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没读此书之前,没听说过也不曾知道“文化属性”这个词,在我似懂非懂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才慢慢有了一点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比如, 叶晓明、刘冰等人,本有机会借助丁元英的智慧改变命运,却在公司遭遇风险时首先想的是退股保全自己,他们忘记了公司是谁的,当初是谁求着丁元英指条道的,是谁要求通过公司解决生存问题的?而他们的行为属于文化属性范畴的弱势文化,就是依赖性的,最终使他们错失良机。从而也能得出一个结论,王庙村的神话不仅是扶贫奇迹,更像是一把解剖刀,剖开人们骨子里的“等靠要”基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化属性是支配人的价值取舍行为的一种特质,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而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就是期望救世主的文化,本质是依靠和跟随,这和中国传统观念里的‘靠’字是一脉相承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从小就常常听到长辈们的一句口头禅,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菩萨、靠上帝、靠皇恩…… 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观念,归根结底是一个文化属性问题。这种文化属性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弱势文化是相信他人,依靠他人,由于易学易懂易用,导致弱者缺乏自信,成了流行品种,而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客观规律的文化,是依靠自己,其精髓在于创新,不墨守成规,适应客观规律的变化,进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强者。所以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反正,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就是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span>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出版于2005年,多年前的阅读只是读故事读情节,近年再读,有很多新的启迪。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下人们在物质追求与精神探索之间的挣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第一次看到“文化属性”这个陌生词,从搞不懂到似懂非懂再到比较清楚的反复学习思考过程中,认识到,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结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依赖和靠的思维方式、文化观念和认知程度,真的会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是想办法克服困难积极应对,还是像弱者一样或抱怨命运,等待救援和帮助,这都是在阅读中值得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本书不仅仅只是一部著作,更是一部人生启示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它提醒我们,在这个竞争激烈、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要想取得真正的成长必须摆脱“等靠要”的思维,用理性和行动把握命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它让我们在阅读中不断反思生活、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激励人们在自己的人生的道路上,通过努力和奋斗,才能改变命运,做自己的救世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我又在想,任何一种文化,它都离不开你所生存的这片土地,离不开你生活的大环境。当下就拿看病来说,你想找某医生或某个主任给家人做手术,可到了医院,两眼一抹黑的你,只能听从医院安排,这不是通过你个人努力就能办成的。你不得不直接或间接地找关系拖熟人或就地坐等。这是属于文化属性的弱势文化,在依赖在“靠”字,却又无能为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读到这,突然懂了书名的深意—— 救主从未遥远,只是我们总是习惯跪着寻找。就如书中肖亚文在法兰克福机场的顿悟: 真正的救赎,始于对自己文化属性的清醒认知。因为从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救世主,你就是自己的救世主,尊重客观规律才是王道,前提是敢不敢直面灵魂的暴风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书中分析的都没错,但还是想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也没错。因为我们老百姓本是活在当下的草狗,既没有权力也没有强大的资本,不可能超越现实,只能依存当下的规则,尊重当下的客观实际,也只能是弱势文化的弱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部著作让我收获颇多,也是夹纸条最多的几本书之一,但很多章节仍在常常翻阅,至今还有待学习思考的内容。比如,丁元英将基督教、道教、佛教统一于“自然规律”,剥离了宗教的神圣性,将其还原为文化属性的产物;比如他对“神既道,道法自然,如来”说法;又比如“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是辩证逻辑的障碍”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另外,让我震撼的是,书中的丁元英对音乐极高的鉴赏水平令人钦佩: 他能对不同三位音乐大师演奏的同一首音乐,聆听出谁是手到心没到,谁是心到手没到?谁是心到手也到。还能通过音乐感悟人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豆豆了不起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者本人没有上过大学,从三本书的内容中,你能看到她的自学能力以及在社会这个大学中超强的学习精神超高的认知水平,知识面之广,信息量之大,令人咂舌,每一部著作又都充满深刻的哲理极强的思想内涵,让人震惊,吸引力极大,拿起了就放不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细节决定成败》的作者汪中求去年在自己的自媒体中不停地寻找豆豆,因为豆豆完成了她的三部曲后,就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多么像作者此书中的结尾。芮小丹在抓捕逃犯的过程中壮烈牺牲。没有了小丹,丁元英就没有继续留在古城的必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夜色降临,丁元英坐进宝马车里,汇入在马路上的车流中消失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豆豆的书,犹如摄影中的留白,留下更多的空间,让读者去遐想去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本出色的著作,值得阅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