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91“坐而论道”(17)——从李小龙现象浅谈“顺道则昌,逆道则亡” 文/陈云鹏

蘭亭一客

<p class="ql-block">B.91“坐而论道” (17)</p><p class="ql-block"> ——从李小龙现象浅谈“顺道则昌逆道则亡”</p><p class="ql-block"> 文/陈云鹏</p><p class="ql-block"> 近期于网上通览了大陆影视剧《李小龙传奇》,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励志图强;国术扬威域外,国人血脉偾张。作为黄皮肤华人的李小龙,自强不息,在业师叶问传授咏春拳的基础上,集拳击、击剑、跆拳道和空手道诸特点,博采众家之长;以中国传统哲学“一阴一阳,此消彼长”的理念为核心,创立了突破传统招式籓篱之“截拳道”,提出</p><p class="ql-block">“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口号,把中国哲学融入中国功夫并作为灵魂,迅速发展获得成功,并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p><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就在李小龙的截拳道和影视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忽传噩耗,李小龙因突发脑水肿猝死,终年32岁!于是,一代武术哲学家</p><p class="ql-block">,正是生命与事业巅峰的世界级巨星,却如天幕上一闪而过的慧星,拖着灿烂的光芒,从长空戛然陨落</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李小龙曾于华盛顿大学专业主修中国古典哲学,道与阴阳学说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截拳道的攻守转换之道即道家的阴阳转化之道的延伸与衍生。所谓“截拳道”:即在最短距离内,用最短的时间,以最简捷的招式,拆解对方攻势,并予敌以致命还击!</p><p class="ql-block"> 道家阴阳之道涵盖范畴非常广泛:大与小,高与低,长与短,冷与热,快与慢,明与暗,乐与忧,贵与贱,爱与恨,荣与辱,远与近</p><p class="ql-block">,张与弛,得与失,攻与防,穷与富,显与藏,盛与衰等等。</p><p class="ql-block"> 李小龙研创截拳道能遵循道家阴阳平衡转化理论,从而将中国功夫发扬极致而迅速成功。他在性格修为方面却一直表现张扬与自我,未能将道家张弛有度,显藏有致,盛极则衰理念融注生活中去。只张不弛,只显不藏。所以国术造诣迅速彪升到同龄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但是人生之路却在辉煌之际戛然而止,扼腕叹惜之余不能不引人深思</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一.李小龙研创截拳道在美国为什么会获得成功?除了李小龙的武道天赋与努力,他的张扬自我的性格种子与美国社会张扬自我的国情土壤无缝对接上了。中国儒家的谦守自牧与道家的藏锋示拙,千百年来已逐渐演化为国民属性,李小龙张扬自我的个性与之格格不入且寸步难行。所以李小龙在华人圈别说扬名立万名噪天下,恐怕生存与否都要另说了。</p><p class="ql-block"> 二、李小龙所创自由搏击术以道家阴阳学说为出发点,融咏春拳</p><p class="ql-block">、拳击、击剑诸术为一炉,追求最短距离内、以最快速度把防守与攻击同时进行。通俗点解读,所谓截拳道亦即终南捷径术。为达到无与伦比的爆发力,李小龙171公分身高,60公斤体重,极致锻炼已使他浑身上下都是犍子肉,全身累计不到50克脂肪,也就是说不足一两,故而他爆发力有余但耐力严重不足</p><p class="ql-block">,长年累月的操劳与事必躬亲的人生态度,必然使杰出武者体力严重透支,天才殒落当是或迟或早的事</p><p class="ql-block">。李小龙学习道家哲学在走捷径,所创新拳种也有意无意地倡导走捷径。生活中势必也在追求短期高效的目标。道的原则就是这样,追求捷径者的方方面面,不知不觉会打上企图走捷径的烙印,不期他的人生之路也在冥冥之中走了捷径!</p> <p class="ql-block">  首先,训练时,李小龙对爆发力追求过高,对耐受力训练很差。所以百十斤的体重,脂肪竟不过30多克,显然属于超过体能的过度训练!</p><p class="ql-block"> 其次为达到对抗效果的最大化</p><p class="ql-block">,无论对方是敌是友,对自己技战特点与绝招,从来不加丝毫掩饰,完全暴露无遗;</p><p class="ql-block"> 再次,在家庭财政方面,李小龙是没钱干受着,有钱就花光;买东西要高档的,不考虑储蓄;譬如在好莱坞和香港演出的片酬,腰中有铜就买豪宅和豪车,从不考虑接不上片约下来的生活怎么办,从不给自己留点余地;</p><p class="ql-block"> 再次,从香港片场到好莱坞片场,李小龙从开始的与人合作,到后来的自编自导自演,包括武打设计,发展到大包大揽,他在经济上不给自己留余地,他在事业上也不给其他同事们留余地;</p><p class="ql-block"> 最后,从《唐山大兄》到《精武门》,其次到《猛龙过江》再到《龙争虎斗》,然后到《死亡游戏》,李小龙功夫片一剧比一剧成功。成功本来可以成为事业的动力</p><p class="ql-block">,然而在李小龙哪里却成了压力山大。</p><p class="ql-block"> 三百万票房可以认为成功了,</p><p class="ql-block">第二部提前放言四百万票房,第三部又放言五百万,票房不断跃升成为他成功的标尺。一边自信爆棚,提前放出豪横大话;一边又战战兢兢,患得患失。李小龙陷入一个自己营造的魔域之中:自己创造的魔鬼把自己吓个半死,然后又耽心下一个魔鬼惊吓度不能超越上一个!所以李小龙不死在香港拍摄的《死亡游戏》中,也会死在好莱坞或者其他地方的摄制过程中!</p> <p class="ql-block">  坊间有颂《咏春》者:“力从地上起,拳自心中发。节节能发劲,攻守寸位间”。李小龙学会并掌握了咏春拳在方寸间爆发无敌的力量的绝技,可他把自己美好漫长的人生也定格在黄金般绚丽之瞬间。</p><p class="ql-block"> 遵循阴阳消长理念,李小龙就可以研创截拳道,把中国搏击国粹推向世界而获得成功;违背阴阳消长理念,李小龙只张不驰、只显不藏、不阴只阳的人生态度,导致生命之花遽然凋谢,截拳道事业做大做强了,但没有做久做长,李小龙之后,截拳道后继无人。从易学乾卦六龙的理念看来,李小龙这个龙</p><p class="ql-block">,已经不是“飞龙在天”的九五“飞龙”,而是“亢龙有悔”的九六“亢龙</p><p class="ql-block">”了。</p><p class="ql-block"> “顺道则昌,逆道则亡”,李小龙的骤然成功和溘然早逝,是对这一格言最好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蘭亭一客,俗名陈云鹏,五O后,大学毕业。仁智图文期刋总编</p><p class="ql-block">,语文高级教师(退休)先后有十多篇辞赋与若干诗、曲、小说和散文见于刊物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