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题字:曹洪嶺</span></p> <p class="ql-block">人在顺境之时、得意之刻,眼前所看到的、内心所感受到的,往往是繁花似锦、莺歌燕舞的景象。基于此,城府深者,展露于人的可能是低姿低调,而展露给自己内心的仍可能是心花怒放、自命不凡;而城府浅者,展露于外、于内的都可能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让金樽空对月”的张扬与陶醉。</p><p class="ql-block">岂知,人在顺境之时、得意之刻,固然享有顺风顺水之利,但水下的逆流、漩涡、暗礁,仍有可能给前行之舟带来阻力、麻烦甚至倾覆。</p><p class="ql-block">心理学上有个词叫“玻璃门效应”。意思是说,一个人走在一条长廊上,末端有一扇玻璃门,从他的视角看去,门似乎是敞开的,因为透明的玻璃几乎让人忽略了它的存在,但当他满怀信心地走过去,准备穿越那扇门时,却猛地撞上了看似不存在的障碍,这就是所谓的“玻璃门效应”。它揭示了一种现象:工作和生活中看似充满机会,实则隐藏着不易察觉的障碍。</p><p class="ql-block">人在职场,常常会遇到“玻璃门”。对那些身处顺境、正逢得意的人来讲,他们如果只看到通畅的长廊,而看不到远端的“玻璃门”,毫无顾忌地往前冲,最终很可能会被撞得头破血流。</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九变篇》曰:“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在孙子看来,在有利的条件下考虑到不利的因素,祸患才可以预先得到排除。</p><p class="ql-block">有道是,高处不胜寒。人在顺境,人逢得意,既是聚光灯照耀之下个人优劣长短被人反复“扫描”之际,又是最容易引起别人嫉妒、引发是非麻烦之时,也是自己容易沾沾自喜、忘乎所以之刻。从这种意义上讲,这恰恰是滋生祸患的危险期。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保持清醒头脑,确立强烈的“玻璃门”意识,注意转换视角、转移视线,多关注对自己不利的因素,多做一些排解不利因素的工作,多采取一些防患于未然的措施。惟有如此,才能确保自己安全顺利地通过“玻璃门”,走向更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