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享蓝梦之旅 感受韩日风情

美友6523486

蓝梦之歌邮轮,一艘总吨位42289吨的“海上乐活小镇”,以 12 层甲板的轻盈姿态,承载着 1580 位旅客的度假梦想。秉持以“轻体量 + 本土化”的核心理念,通过21节巡航速度,将日韩经典航线与深度体验完美融合,为国人打造了高性价比的沉浸式海上观光之旅。 2025年3月18日,村长有幸跟随麦客大方登上蓝梦之歌邮轮,从上海吴淞口启航,游弋深海,沐浴海风,追夕阳逐朝霞,度过了愉快的五日四夜,造访了日本福冈、韩国济州,粗略体验了近邻日韩的风土人情。 让我们率先走进福冈,从感受这座千年港城的烟火与活力开始吧! 福冈做为日本九州的门户,以博多湾的浪花书写着多元篇章。福冈塔的玻璃幕墙倒映着现代都市的天际线,太宰府天满宫的梅花香中掩藏着遣唐使的历史记忆。夜幕下的屋台夜市,红色帐篷里飘出豚骨拉面的乳白香气,年迈摊主的吆喝声交织着啤酒杯的碰撞,成为市井生活的活化石。而博多咚打鼓祭的狂欢、山笠祭的竞速、鬼夜火祭的神秘,则将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化作可触摸的温度。从半导体产业的尖端到传统工艺的精致,福冈始终以包容的姿态诠释着“历史与现代共生” 的哲学。 福冈地处日本九州北部,濒临博多湾与玄界滩,是连接东亚的重要门户,面积约 340平方公里,人口近160万,是日本人口第六大城市。 福冈古称博多,自弥生时代起即为日本与中国大陆交流的枢纽。汉光武帝所赐“汉委奴国王”金印,印证了公元一世纪的中日交流。1889年博多与福冈合为一市,明治维新后崛起为九州的经济中心。 福冈以 “历史与现代交融、山海与市井共生” 为特色,既是九州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充满烟火气的宜居之城,凭借地理位置与文化底蕴,成为日本面向东亚的重要窗口。福冈其风土人情融合了历史传承、多元文化与地域特色。 百道海滨公园是现代休闲的好去处,人造白沙滩与福冈塔相映成趣,夏季开放海水浴场,冬季举办灯光秀。博多湾的夕阳与城市霓虹交相辉映,非常适合散步或骑行。 大濠公园占地 40 公顷,原为福冈护城河,1929年改造为公园。以仿杭州西湖的设计闻名,中央大湖周长 2 公里,湖中有小岛,搭配拱桥与垂柳,营造出东方意境。 福冈塔由8000块热反射玻璃镶嵌而成,高达234米,从123米高的了望室可以纵览福冈街市与博多湾,是福冈的标志性建筑。 福冈圆顶球场又称福冈巨蛋,不仅是福冈鹰职业棒球队的根据地,还是经常举办音乐会的好地方。圆形屋顶完全开启约需二十分钟,整座球场可容纳五万二千名观众。 博多祇园山笠祭和博多咚打鼓祭是福冈的标志性民俗。 博多咚打鼓祭也叫博多节,是全民参与的狂欢活动,拥有 800多年的历史。选在每年 4 月底至 5 月初的黄金周举办。节日起源于平安时代的 “松拍子” 新年表演;江户时代演变为武士家族的游行仪式;明治时期因市民呼吁更名为荷兰语“休息日”。如今市民身着传统服饰,手持象征生活的木勺(煮饭工具),伴随鼓点游行,街头布满装饰花车,游客可即兴加入,感受“全民共创”的狂欢氛围。 山笠祭与鬼夜火祭:夏季的“山笠祭”以“小仓山笠”最负盛名,壮汉抬着高达 10 米的彩饰山车竞速,重现江户时代的“水神信仰”。而秋冬的“鬼夜火祭” 则在福冈市西区点燃数千盏灯笼,相传为安抚亡灵,火光映海的场景充满神秘仪式感。 博多豚骨拉面是福冈的 “国民美食”,以乳白色浓汤、细直面、薄切叉烧为特色。 <br><br> 屋台夜市是福冈深夜的烟火气,夜幕下支起数十个红色帐篷,贩卖拉面、煎饺、炒面等小吃。摊主多为退休老人,一碗拉面配一杯啤酒,成为本地人下班后的“深夜食堂”,堪为市井生活的活化石。 福冈的风土人情,是千年港口文化的积淀 —— 从太宰府的遣唐使遗迹到博多港的现代邮轮,从屋台的烟火气到半导体产业的尖端科技,始终贯穿着 “包容” 与 “活力”。正如当地人所言:“博多节的木勺不仅是厨具,更是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纽带。” 这种扎根土地又拥抱世界的特质,正是福冈最动人的底色。 做为韩国最大的岛屿,济州岛以火山地貌与亚热带气候闻名于世。汉拿山国立公园的熔岩洞窟、城山日出峰的 360°海景、柱状节理带的千米奇观,构成了这里的自然骨架。而“三多三无”的人文特质,则赋予其独特的灵魂:风多塑造了石墙压顶的民居智慧,石头多衍生出成人礼的搬石竞技,女人多孕育了海女潜水的文化遗产。在牛岛骑行感受珊瑚沙浴场的浪漫,于龙头岩见证日落剪影的壮美,济州岛的山海之间,处处流淌着人与自然共生的诗篇。 济州岛是韩国西南海域最大的离岛,面积约1850平方公里,人口近70万,有“韩国夏威夷”之誉。 济州古称耽罗,曾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先后隶属百济、新罗和高丽,公元1273年被元朝设为耽罗总管府,公元1946年独立为济州道,公元2006 年升格为特别自治道,下辖济州、西归浦、江汀仨市。济州为政治经济中心,西归浦以旅游和柑橘产业为主,江汀则以港口立市。相传徐福东渡曾至济州,“西归浦” 地名即由此而来。 济州岛的象征符号是石头爷爷(多乐哈鲁邦),为火山石雕刻的保护神,象征祈福避邪,是济州形象标志。 汉拿山国立公园、城山日出峰、万丈窟(熔岩洞)、天帝渊瀑布是济州岛独特的自然景观。 城山日出峰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它是10 万年前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登顶可俯瞰 360°海景与田园风光。 <br><br> 汉拿山熔岩遇海水冷却形成的柱状节理带奇观绵延千米,海浪拍击石柱溅起白浪,傍晚光影更佳。 <br><br> 龙头岩是济州岛的标志,火山岩经风化形成的 “龙头” 造型,日落时剪影壮美。 济州岛以火山地貌的自然之美、“三多三无” 的人文特色,以及高度自治的政策优势和独特的海岛魅力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济州岛以火山地貌的自然之美、“三多三无” 的人文特色,以及高度自治的政策优势和独特的海岛魅力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济州岛的三多是指风多、石头多、女人多;三无是指无小偷、无大门、无乞丐。 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带来的强风,塑造了济州人“以石御风”的生活智慧 —— 茅草屋屋顶压石块、田间垒石墙,甚至传统游戏“编草绳”都源自对风的适应。<br><br> 火山喷发形成的玄武岩覆盖全岛,黑褐色火山岩不仅筑成村落围墙,更衍生出“搬石头大赛”的成人礼习俗 —— 青年需搬运 100—130 公斤圆石竞走,象征力量与责任。<br><br> 历史上男性出海捕捞风险高,女性成为了生产的主力。“海女” 文化尤为突出,60 岁以上的海女仍潜入海底采集鲍鱼、海参,凭借憋气2分钟的绝技维系生计,被视为济州的精神象征,并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br><br> 三无岛(无小偷、无大门、无乞丐)的淳厚民风,源于火山岛封闭环境下的互助传统。村民至今保留夜不闭户的习惯,田间地头的 “共享冰箱”(放置蔬果供路人自取)延续着 “取予有度” 的朴素哲学。 济州岛民在火山灰滋养的土地上,用石头、海风与海女的故事,编织着属于这座岛屿的永恒记忆。济州的风土是火山岩上生长的坚韧,是海女潜水时的屏息凝神,是野火节星火里的祈愿,更是人与山海神灵共生的鲜活史诗。 蓝梦之歌日韩乐活游,不仅是一次地理空间的跨越,更是一场文化心灵的对话。当火山岩的坚韧遇见大海的包容,当邮轮的现代设施碰撞古城的历史肌理,一段属于土鳖村长的海上慢旅正悄然铺陈,也必将成为村长有生一段难以抹去的永久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