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马帮2025年春G228(环国境线三条国道收关线)及贵州杜鹃花海自驾之旅之三——风雨中百里杜鹃花海花事漫记 ​

刘建凌

<p class="ql-block"> 风雨中的百里杜鹃花海花事漫记</p><p class="ql-block"> 4月12日的清晨,我拉开窗帘,窗外小雨蒙蒙,整个毕节杜鹃花海镇还浸在昨夜狂风骤雨的余韵里。住在自己车里的110后来说,夜里风大雨大,车厢顶上雨注的敲打声一直未停。</p><p class="ql-block"> 在一楼大厅用早餐,但这家民宿的接待能力偏弱,面对我们44人集中吃饭,女服务员在蒸汽氤氲中显得有些忙乱。我下楼稍晚了几分钟,盛饭的碗已用完。黄处机灵地将装花生米的不锈钢碗装上稀饭递给我,解决了餐具短缺问题。稀饭是用大米和玉米粒混着熬的,却意外地清甜。待服务员端着米线来到大厅时,我得到一碗,加上汤汁也还可口。其他团友有的没有得到,老板娘陪着笑保证“管够”。</p><p class="ql-block"> 根据安排,110召集11位驾驶员开了一个小会,让他们先将各自的车开到百里杜鹃花海景区南门,再乘摆渡车到东门,我们则乘大巴直抵东门进入百里杜鹃花海的核心景区——金坡景区。</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住在镇上到得早,景区入口的人不多。景区规定65岁及以上人员免门票,只需购买70元观光车票,还要买10元保险费。65岁以下都是200元(含观光车费)。今天是周六,谁也没想到,几个小时后这里会化作人潮的海洋。下午3点开始不再售卖观光车票,观光车因人多为了安全不再运营,进去的游客只能步行。</p><p class="ql-block"> 今天天阴得沉,风时而卷着冷雨,扑面而来。但时间都很短,不过体感温度只有9℃,指尖冻得发木,手机在手中冰凉凉的,却因为景美而不愿放下。</p><p class="ql-block"> 此时,金坡景区的杜鹃开得正疯。从东门乘观光车到达索玛蔚广场,沿步行道走向百花坪,石板路两旁的花树层层叠叠,粉白、绛红、明黄在冷色调的天空下撞出热烈的色块。索玛蔚雕塑静静矗立。“索玛”是彝语里杜鹃的美称,这尊以花瓣为衣、花蕊为冠的少女像,仿佛是花海的守护神,承载着当地民族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p><p class="ql-block"> 索玛吊桥是网红打卡点,玻璃桥面映着五彩的花浪,排队的人群在桥上蜿蜒成线。警察和保安分批放行,踏上桥面时,风忽然小了些,眼前是铺天盖地的杜鹃花海——金坡的山形起伏如浪,花树顺着山势漫延,红的热烈、紫的深邃、白的纯净,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恍若仙境。即便今天这不佳的天气,镜头里的花海依然磅礴,那些被风雨打落的花瓣,倒给泥土添了层柔美的碎锦。</p><p class="ql-block"> 对面桥头上方一位持着话筒的胖小伙,用幽默的语言提醒着大家注意安全,不要停留,让所有的游客都感到其亲切可爱。</p><p class="ql-block"> 从百花坪逆行至金坡岭,沿途的万花台观景台是摄影师的天堂。我用手机的全景模式将这漫山遍野的花海收进镜头:花海绵延至天际,山尖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偶有穿民族服饰的游客走过,成为画中灵动的点缀(可以看后面的全景照片)。</p><p class="ql-block"> 路边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成双台是新增加的观景台,值得去看看。上去后,可以大范围地观看花海,特别是对面的隐在花海里的万花楼尽收眼底,果然是个好景致。</p><p class="ql-block"> 从成双台下来后,我们乘观光车到达马缨林景区。在冷风里,一号车的四人在马缨林观景台二楼的小店每人喝了一杯热奶茶,啃着从南京带来的酥烧饼,用了也算别有一番滋味的午餐。后来二号车四人也来入伙,甚是热闹。</p><p class="ql-block"> 乘车前往普底景区时,我忽然想起查阅资料:为何毕节会有这举世罕见的百里杜鹃?原来这里地处乌蒙山系,平均海拔1600米以上,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与湿润气候,孕育了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原生杜鹃林。70余个品种的杜鹃在此混生,更有马缨杜鹃、露珠杜鹃等珍稀品种,花期交错,造就了“一山不同花,十里不同色”的奇观。而湖北麻城的杜鹃花海,以古老的映山红为主,多生长于丘陵地带,虽壮观却少了这份高原山地的层次与野趣。</p><p class="ql-block"> 同车的一位当地小姑娘听我们在议论这个话题,她插口道,毕节还出煤,是上好的无烟煤。煤层的风化使得土壤成酸性,适合杜鹃花的生长。现在为了保护环境,政府关闭了所有的煤矿。小姑娘听说我们去普底景区看杜鹃花,就主动建议说,普底的花还没盛开,建议你们只去五彩路,其他点可以不去。小姑娘的建议让我们少走了不少弯路。但我们进入普底后,观光车却绕了个大圈,900米的路程却是最后一站。</p><p class="ql-block"> 五彩路这里的花开得确实稀疏些,零星的花枝在冷风冷雨中摇曳,与金坡的热烈形成鲜明对比,倒像是尚未苏醒的美人,留着几分含蓄的期待。</p><p class="ql-block"> 因巴蜀雄鹰已来过花海两次,这次纯粹是陪公子读书。进普底时他就去加油了。我们在等巴蜀雄鹰时,向停车场保安询问,得知花海的杜鹃花王在仁和乡。等到巴蜀雄鹰后,我们和2号车结伴而行,驱车沿着曲曲弯弯的省道、县道花一个多小时才赶到仁和乡的杜鹃花王景区。</p><p class="ql-block"> 杜鹃花王景区不收门票,两辆车收了10元停车费(应每辆车收20元,看我们是江苏的车优惠成5元)。我们按照指示牌沿红砖铺就的坡度比较大阶梯在山坡蜿蜒而上,两旁的杜鹃树姿态怪异,有的枝干虬结如盘龙,有的树冠如伞盖,树龄多在数十年至百年间,像是时光的守护者。气喘吁吁地走了310级台阶才到达用木栅栏围起来的那棵1260余年的杜鹃花王前。花王的主干约80余厘米,树高7米,树皮粗糙如盔甲,枝桠间有新叶生出。旁边在搞直播的一位小伙子说,去年花王开花是大年,开了一树的马缨杜鹃花。今年是小年,枝头上只有零星的花朵在风中轻轻颤动。</p><p class="ql-block"> 在花王的后面和侧面都有木栅栏围着几棵杜鹃,小伙子说,它们虽没有千年树龄,但两三百岁肯定是有的。这些古杜鹃,虽不及花王粗壮,却也虬曲苍劲,仿佛在诉说着世纪更迭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今晚的住宿地是贵州的罗甸县。我们驱车于晚8时许到达罗甸县,找了一家非遗“渣渣牛肉”火锅店用晚餐。非遗食材的火锅料是酸汤加渣渣牛肉(翻牛肉切得细碎),服务员端上锅头,混着番茄、酸菜的香气便扑面而来。品尝着非遗美味,忆谈白天的风雨与花海,那些冻红的指尖、排队的疲惫,都在这烟火气里化作了温暖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饭后,入住条件很好的酒店(在县城里尤其是贵州这样省份的县城里不太容易找到),拆了总台服务员送的盲盒(钥匙扣)感觉有趣和温馨。躺在床上想起金坡花海在风中的模样,忽然懂得:有些风景,正因了风雨的洗礼,才更显动人。就像那些在冷风中依然盛放的杜鹃,越是艰难,越是要把颜色染遍山峦——这或许,就是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吧。</p> <p class="ql-block">进入金坡景区。</p><p class="ql-block">由于前面游记写得比较细,为了节约时间,恕不一一写图片说明。有兴趣请认真看看游记。</p> <p class="ql-block">老汉穿红裙</p> <p class="ql-block">过索玛桥要排长队,好在没下雨</p> <p class="ql-block">小姑娘在搞直播</p> <p class="ql-block">10点多出金坡景区时,已是人山人海。下午3点以后景区为了控制人数为了安全,停运了观光车</p> <p class="ql-block">进入普底景区</p> <p class="ql-block">进入仁和杜鹃花王景区</p> <p class="ql-block">渣渣牛肉,非遗锅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