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龙脊梯田百公里山径赛之行(十)

腊梅

<p class="ql-block">  我和成艺姐从象山公园出来,打算乘公交车去往芦笛岩观赏溶洞钟乳石美景。我们顺道公路向公交车站行进,无意间走到了桂林李宗仁官邸处。</p> <p class="ql-block">  李宗仁官邸是桂林市内现存的两处最完好的名人旧居。官邸位于桂林市风景秀丽的杉湖南畔,这座被后人誉为桂林“总统府”的府邸建于20世纪40年代,属中西结合的别墅式建筑,布局一改传统的南北走向而坐东朝西,以威严、气派的主楼为中心,四周配建副官楼、警卫室、附楼、花园、停车坪等,占地4000多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大门旁的帛书雕塑上刻写了一段文字,高度赞述李宗仁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b>  青春戎马 晚节黄花</b></p><p class="ql-block"> 李宗仁先生(1891-1969),字德邻,桂林市临桂县两江镇石头村人。广西陆军小学堂暨广西陆军速成学堂毕业,是一个心怀救国思想的新式军人。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23年成为国民党党员。早年参加护国战争,执.法运动。1924年11月被孙中山先生特任为“广西全省绥猜处督办”。1925年9月李宗日联合黄绍竑、白崇禧统一广西,归附广东革命政府。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李宗仁任第七军军长,率部挺进湘、鄂、赣、皖,苏,豫,直至山海关,在贺胜桥、龙潭等大战中屡克顽敌,第七军被誉为“钢军”,李宗仁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爆发,首倡“焦土抗战”的李宗仁就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挥师取得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驻守老河口六年,保卫鄂北豫西的大片国土。1949年4月,时任国民政府代总统的李宗仁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签字。同年11月离开大陆赴美寓居。1955年8月李宗仁发表《对台湾问题的建议》,主张再次和谈,中国人解决中国事。1965年7月20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寓居海外十六年的李宗仁夫妇回到北京,受到中国共产党和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在北京逝世。</p><p class="ql-block"> 李宗仁一生有过御侮救国之举,也走过曲折之路,其晚年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摈弃个人得失,毅然回归祖国,致力于中华民族统一大业,至死不渝,晚节可风。</p> <p class="ql-block">  官邸左手有两栋楼,主楼、副官楼。紧挨大门处的二层小楼原为副官楼,现为李宗仁文物陈列室。</p><p class="ql-block"> 我进入李宗仁文物陈列室参观。</p> <p class="ql-block">  李宗仁先生出生耕读世家,在父严母慈、和顺向善的家庭氛围中,养成精明练达、坦荡仁厚的性格。家庭环境的浸染,让李宗仁培植起家国情怀和民族感情。</p> <p class="ql-block">  固我领空 航空救国</p> <p class="ql-block">  <b>建设广西 复兴中国 </b></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李宗仁、白崇禧联合广东陈济棠,与南京国民政府分庭抗礼,提出“建设广西,复兴中国”总体目标,颁布《广西建设纲领》,推行“三自”、“三寓”政策,在全省开展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四大建设。整个广西呈现新气象,被誉为“模范省”。</p> <p class="ql-block">  统一广西</p> <p class="ql-block">  北伐钢军</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与李宗仁握手。</p> <p class="ql-block">  官邸主楼为李宗仁工作和休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会客室</p> <p class="ql-block">  会议室</p> <p class="ql-block">  李宗仁夫妇卧室</p> <p class="ql-block">  官邸大院右方一排平房为警卫室,现也为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  走出李宗仁官邸,时间已是不早,我和成艺姐赶紧乘坐公交车赶往芦笛岩景区。</p> <p class="ql-block">  芦笛岩是一个以游览岩洞为主、观赏山水田园风光为辅的风景名胜区,位于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 5 公里。</p> <p class="ql-block">  芦笛景区不仅拥有秀丽的景色,还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景区内有许多的石刻和壁书,壁书是指古人在岩洞石壁上留下的墨笔题字。芦笛岩壁书共有七十七则,其中唐代五则,宋代十一则,元代一则,明代四则,民国四则,年代无考者五十二则。从壁书记载可知,芦笛岩已发现最早的壁书出自唐贞元8年(公元792年)。近代的人文景观还有陶铸碑林、郭沫若题写的石刻《满江红之咏芦笛岩》等。</p> <p class="ql-block">  芦笛岩于1959年发现,1962年开放。传说因为在岩洞周围长有一种可以做芦笛的芦笛草,所以称之为芦笛岩。芦笛岩整个岩洞犹如一座用宝石、珊瑚、翡翠雕砌而成的宏伟、壮丽的地下宫殿。这些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是由于地下水的作用,溶解岩石中的碳酸钙,经过上百万年的沉淀结晶堆积而成的。因此,芦笛岩被人们誉为“大自然艺术之宫”,拥有大自然赋予桂林山水清奇俊秀的岩溶风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芦笛岩洞口高出地面27米。芦笛岩是一个囊状的溶洞,深度240米,入口和出口位于同一个方向,出口在入口的左下方,整个岩洞略呈马蹄形,游程约500米。 </span></p><p class="ql-block"> 芦笛岩洞内有大量绮丽多姿、玲珑剔透的石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组成了狮岭朝霞、红罗宝帐、盘龙宝塔、原始森林、水晶宫、花果山等景观,令游客目不暇接,如同仙境,被誉为 “ 大自然的艺术之宫 ” 。</p> <p class="ql-block">  芦笛岩年接待游客量居世界岩溶景区之首,开放以来已接待过三千多万游客,有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首脑及政要参观过芦笛岩,被人们称为“国宾洞”, 其中有邓小平、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等领导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卡特、德国前总统理查德.冯.魏茨泽克、前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奥地利联邦议会议长哈塞尔巴赫博士等数十位外国首脑及政要。他们在参观后都被这人间奇景所倾倒,有的还留下了动人心弦的赞语。</p> <p class="ql-block">  狮岭朝霞</p> <p class="ql-block">  高峡飞瀑</p> <p class="ql-block">  雪人</p> <p class="ql-block">  蘑菇山</p> <p class="ql-block">  瓜菜丰收</p> <p class="ql-block">  原始森林(《西游记》铁扇公主的芭蕉洞拍摄点)</p> <p class="ql-block">  盘龙宝塔</p> <p class="ql-block">  花果山</p> <p class="ql-block">  定海神针</p> <p class="ql-block">  硕大窗帘</p> <p class="ql-block">  帷幔</p> <p class="ql-block">  水晶宫</p> <p class="ql-block">  雪山倒影</p> <p class="ql-block">  鱼尾峰</p> <p class="ql-block">  古人的诗刻</p> <p class="ql-block">  修仙秘境</p> <p class="ql-block">  金蟾望月</p> <p class="ql-block">  舞台帷幕</p> <p class="ql-block">  大锦旗</p> <p class="ql-block">  雄狮送别</p> <p class="ql-block">  芦笛景区由候山和芦笛岩以及桃花江、芳莲池等水体水景组成,群峰环抱,碧水长流山下芳莲池碧波荡漾,岸柳婆娑,桃花盛开,加上造型别致的水榭、漂浮水面的“睡莲”、以及架连光明山与芳莲岭的天桥,与芦笛岩洞交相辉映,天然成趣,是人们春游渡假、休闲、登临的最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  芦笛岩壁书有不少是文人、僧侣和游览者的题名、题诗,作者来自全国各地。</p> <p class="ql-block">  芦笛岩因秀外慧中,形神兼具,她凭繁复绚丽,显示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万千气象,透出了山水灵秀丰盈之精神,进而催人联想。她属天造地设,自然生成,不假人工,不待修饰,因而气韵纯真,一派天然,就像一个天生丽质的姑娘,不靠衣衫提身价,不靠粉黛增颜色。芦笛岩美得雅致,美的隽永,美得自然,美的亲切,美得纯粹。</p> <p class="ql-block">  至此,广西挂林之行结束。</p> <p class="ql-block">  27日,我与成艺姐乘坐列车离开广西桂林去往江西宜春,去参加江湖古道跑江湖一2024明月山百公里越野赛志愿者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