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西行漫记(一)

刘爱群

<p class="ql-block">今年3月19日,夜宿三亚天成中央海岸,欣赏到凤凰岛的美丽夜色。</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三弟驾车载着我和朋友一行4人,从三亚出发,沿着环岛旅游公路一路向西,开始又一次的西线游。海南西线我们这些年走了几次,拍渔港,拍昌江木棉花等,但有些景点仍未走到。此行三弟下功夫做了攻略,所以我们目标明确,第一站莺歌海盐文化馆。</p> <p class="ql-block">上图瓶装的是产自各年代的海盐,这是大海给人类的又一慷慨馈赠。在这里我们与盐的历史逐年相遇,最早的有60多年了。看来时间越长,盐与空气接触颜色逐渐变黄,沉淀出历史的印迹。</p> <p class="ql-block">这里介绍了制作海盐的工艺流程,第一步是纳潮,就是涨潮时把海水引入池中。第二步是制卤,就是通过日晒、机械搅动和风吹,使海水蒸发。第三步是结晶。第四步是采盐。第五步是堆坨。这五步看似简单,其实每一步里都有详细的操作要领和过程。</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存放盐的联排库房和盐堆,库房旁就是运盐的铁路专用线。下图是盐田中的盐堆。盐田旁的雕塑生动地展现了当年转业官兵白手起家创建大盐田的劳动场景。</p><p class="ql-block">盐文化馆之行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海盐的生产知识,更让我们加深了对广大解放军转业官兵的敬佩。这处我国南方最大的盐业生产基地莺歌海盐田(3000公顷),是1955年由几千名集体转业官兵经过3年筹建,于1958年建成投产的。在我们伟大祖国辉煌建设成就的背后,都有千百万转业官兵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祟高身影。</p> <p class="ql-block">一路继续沿西线旅游公路前行,天气很好,蓝天白云下不时可以欣赏到大海浩瀚的美景,很是惬意。路旁新建了几处停车区,方便了自驾游客观光休息。这是在去东方路上的岭头揽胜停车区,海边景色也很不错。</p> <p class="ql-block">快到东方市了,公路一侧出现了风车群,它们矗立在海滩上,像一排排白色的巨人。另一侧是海南很少见的有着高大烟囱的工厂区,这样的厂区在海南只有这里和洋浦开发区能看到。</p> <p class="ql-block">这个有着灯塔的小山叫鱼鳞洲,据说是日本人侵略中国时炸山采石,使山体变小的。这里我们来过多次,从这里看风车群更壮观。</p> <p class="ql-block">东方市到了,为方便早晚拍摄我们住进了渔港旁的宾馆。扩建了几年的东方渔港终于完工了,新渔港彻底改变了原来杂乱的局面。由防波堤隔开的两个停泊区分别停驳着渔船和海监公务船(在宾馆阳台拍摄)。码头和防波堤都很宽敞,方便车辆靠近渔船装卸鱼和渔船补给。码头上还安装了一排排插卡就可用的水龙头,方便了渔船加水。</p> <p class="ql-block">晚霞映红了渔港,渔民们在码头上就地摆摊卖起鱼虾蟹蛤生蚝等,品种繁多,不乏有龙虾等高档海鲜,很是热闹。好多游客选海鲜就地加工品尝。还有东方的特色烤乳猪,皮黄焦脆,肉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p> <p class="ql-block">清晨,我们又来到渔港,赶上归航的渔船卸鱼,一筐筐银白色的大鱼承载着渔民的辛劳和丰收的喜悦。渔船上还有渔民忙着织补渔网。这忙碌的景象是渔民生活的日常,也是勤劳的渔民牧渔大海的幸福。清晨在防波堤另一侧,是小舟在雾海中前行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拍完东方渔港,我们出发去东方市广坝乡境内的娥仙岭景区。娥<span style="font-size:18px;">仙岭由九座山峰组成,远看像五指山,娥仙岭最显著的特色是其主峰东北面的半山腰上有一个娥娘洞,其洞口不大,但走进去曲径通幽,深不见底。洞内有三个石厅,可容纳上万人。</span></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要乘电瓶车到山下,一路上看到黎族人居住的村落,路旁和新建房都有黎族的图腾标识,很多人家门口都停有汽车,可见其生活还是不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要看娥娘洞必须攀登上千级台阶,对于我们这些七十多岁的老年人真是考验。走到这里不上山心不甘,想起一句年轻时无数次激励自己的诗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牙一咬登上山路。好在热带雨林中树荫遮日,空气清新,我们走走歇歇,一路向上欣赏着小桥流水,参天大树,还有雪白的石瀑,虽然被许多年轻人超越,但我们仍信心十足一步一个脚印,虽然艰辛,始终向上,终于来到娥娘洞口。</p> <p class="ql-block">走进洞内,凉气袭人,洞壁凸凹不平,各具其形,在五彩灯光下千姿百态,走在其中要时刻防着下垂的钟乳石碰到脑袋。这洞口看似不大,走进来时而弯弯曲曲,时而上上下下,曲径通幽,岔路常有,真是好大的迷宫啊!要没有灯光和路标指引,我们非迷路不可。</p> <p class="ql-block">石厅里灯光璀璨,上建有廊桥,下面是一个个小型钙化池,在灯光映照下流水潺潺,波光粼粼,好似进入五彩缤纷的宫殿。传说黎族三月三盛会发源于娥仙岭,很久以前石洞是一只乌鸦精的窝,乌鸦精无恶不作使得黎民百姓人心惶惶,有一个黎族少女娥娘被乌鸦精抓到洞里,少女的心上人阿贵三月三上山救娥娘,与乌鸦精搏斗,因功力不足被害,少女悲痛万分,细心寻找机会报仇,乘乌鸦精疲倦酣睡,用头上的锥子扎瞎了乌鸦精的双眼,并用阿贵的弓箭射进乌鸦精的心窝,为阿贵报了仇,为百姓除了大害。后来为了纪念娥娘,把山洞取名娥娘洞,每年三月三这天要举行盛大纪念活动,年轻人也在这里唱情歌寻找意中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看完娥娘洞,真想不到海南还有这样漂亮的大溶洞!这些年我们走了海南的大多数山峰,除了在昌江看到了一处敞开式大溶洞皇帝洞(没有安装灯光,靠自然光参观)外,就只有娥仙岭的娥娘洞最险峻好看,建议大家有机会来此一游,一定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