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之旅10 文昌漫游:海上图书馆 椰林风车 南洋余韵

爱自驾的麓子

<p class="ql-block">文昌,海南东海岸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海景、山岭、椰林、椰子王国、南洋余韵等等,自然景观与文化魅力都足够吸引人。</p><p class="ql-block">我们出门日久,有些审美疲劳。路过孔庙、宋氏祖居时已近黄昏,都下班关门谢客。看过西昌航天,文昌航天也放弃了,铜鼓岭要爬坡上坎,老胳膊老腿也不情愿,所以,在文昌只待了两天,瞅瞅海上图书馆,看看东郊椰林,走走文南老街,淇水湾、木兰湾遛达遛达,回到海口。</p> <p class="ql-block">听说文昌有座海上图书馆,清早导航过去,原来是一处开发商建设的海上建筑。</p><p class="ql-block">逸龙湾海上图书馆位于文昌市高隆湾度假区的核心位置,具体坐落在逸龙湾楼盘的私属栈桥之上,栈桥如诗如画般延伸入海约400米处,这个栈桥极具东南亚风情,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栈桥尽头有一个咖啡馆,就叫海上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藏书不多,但咖啡味很浓,与其说这是一个图书馆,不如说是有图书的咖啡馆。坐在被大海环抱的图书馆里,面朝大海,一杯咖啡,一本书,连绵的浪声,淡淡的书香,浓浓的咖啡香,这样的美好氛围大概就是文青们喜欢的腔调吧。</p> <p class="ql-block">逸龙湾沙滩细腻,踩着退潮的韵律走向栈桥,可以看到“海上图书馆”宛如被浪花托起的贝壳,长长的栈桥将陆地与孤独书屋相连,沿着防腐木打造出来的栈道前行,一步步深入大海,海的蓝色逐渐加深,潮水在钢架间弹奏着即兴的琶音。</p> <p class="ql-block">沿着东海岸向海口前行,顺路看看石头公园,这里是铜鼓岭中的一个景点,是海南的最东角,公园沿海长 2 公里,是数万年前造山运动隆出地表的石头,经漫长岁月潮汐的拍打雕刻和风化而形成的海蚀地貌。公园内的石头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的如巨兽,有的似海龟。湛蓝的海水与形态奇特的巨石相互映衬,构成了独特的海滨景观。</p> <p class="ql-block">日影西斜时闯入东郊椰林,百万株椰树编织的绿穹顶下,连阳光都变得斑驳温柔。都说海南椰子半文昌,果不其然呐!这里椰树成片,椰姿百态。漫步在沙滩上,海风轻拂,椰叶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一曲美妙的乐章。</p><p class="ql-block">驱车穿过林间阡陌,车轮碾过落椰的脆响惊起白鹭。在萤火椰林民宿附近漫步,遇见砍椰的老伯,看他手持三米长镰凌空一划,青椰便稳稳落进竹筐。现摘的椰宝清甜如冻,椰丝粑在油锅里绽开金黄裙边,忽然懂得文昌人说的“椰风海韵”原是能咀嚼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暮色漫过文南老街的骑楼时,南洋旧梦开始在霓虹中苏醒。巴洛克山花与闽南琉璃在斑驳墙面上对话,老邮局的绿色百叶窗仍守着1920年代的角度。在转角遇见最正宗的抱罗粉店,坐下才知道还有传统和现代的不同味道可选。我们当然选传统的啦!</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睡到自然醒,继续海南东线漫游,这一路都是海景,旅游开发比西线早比西线成熟。但身为广东人,海景的诱惑力不大,行走其间,只为给海南环驾画个圆。</p><p class="ql-block">这次海南之旅,坏天气总是伴随左右。它把淇水湾的海浪调成黑啤泡沫,它让木兰湾的风车群在铅灰天幕下跳机械舞,特别有电影感。它还怂恿灯塔和乌云玩红白配色的抽象画,浪头倒是老实,只在礁石滩哗哗搓麻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路也有很多奇遇:巨型生蚝养殖基地浮球连成星空阵,废弃渔船在滩涂上长出铁锈珊瑚,乌云突然漏光,给海面打了条金腰带……</p> <p class="ql-block">上午大自然教我要冷静,下午我教钱包要冷静。午后三点闪进海口免税城,试遍二十支口红后手指终于回暖,雅诗兰黛套装价格香到当场算汇率。提着战利品出来时,发现玻璃幕墙外居然出了太阳——海南天气果然比我变脸还快! </p> <p class="ql-block">抱着一堆椰宝回到酒店时忽然有了些感悟:或许旅行的终极浪漫,就是让我们成为海陆交汇处的那个奇点——半身浸在椰浆般浓稠的旧光阴里,半身迎着永不停歇的海风,把每一帧偶遇都活成限定版的风景。 </p><p class="ql-block">文昌海岸线正在后退,而我们的记忆永远涨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