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相遇,畅“新”课堂——余江区数学教师参加“和美课堂”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丁琪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深入践行新课标理念,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余江区28位数学教师满载教育热忱,赴南昌参加"和美课堂"第二十三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本次高端研修通过名师示范、专题研讨、智慧共享等形式,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为构建美好教育生态注入新动能。</p> 品“课堂”魅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美人间四月,醉心和美课堂。 吴正宪、<span style="font-size:18px;">俞正强、储冬正、贲友林、强震球、罗鸣亮等几位名师给我们带来了高品质的示范课,形式多样,分享他们的实践和对教材的思考。</span></p> 吴正宪《挖红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严谨的数字遇上灵动的艺术,数学便不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一场思维的华尔兹。在吴正宪老师的《挖红薯》用“兔兄妹拔萝卜”的童趣情境,利用学具添、去、移,经历“怎样让萝卜同样多”的开放性探究,引导一年级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寓教于乐,激发数学兴趣。</p> 俞正强《笔算除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数学课,要教“有温度的竖式”。俞正强老师的《笔算除法》种子课以“分磁扣”生活情境为载体,通过动手分物、算理探究与算法归纳,帮助学生从具象操作中抽出除法本质,夯实运算基础,实现数学思维从经验到逻辑的阶梯式生长。在他的课堂上没有匆忙的结论,只有等待花开的耐心,和那份对数学本真的虔诚守望。</p> 储冬生《图形的等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数学的奇妙世界里,图形犹如神秘的宝藏等待我们去探索。而图形的等分,就像是打开宝藏的一把钥匙,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图形的奥秘,还能培养我们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储冬生老师的《图形的等分》这堂课,从规则图形的等分到不规则图形的等分,就像一场精彩的数学探险,带领学生们踏上了探索图形等分的奇妙之旅。</p> 贲友林《24时计时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贲老师巧妙地将抽象的时间概念转化为直观的“时间尺”,让同学们仿佛触摸到了时间的脉络。课堂上,学生们通过“我的一天”时间记录表,深刻认识到一天有24小时,也清晰掌握了24时计时法与钟表刻度的紧密联系。在贲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在热烈的互动与探讨中,不仅学会了24时计时法的知识,更培养了数感、量感、几何直观和推理意识等数学核心素养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相连。</p> 强震球《数据分类》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把一节课比作一首乐曲,那么强震球老师的《数据分类》一定是首精彩的爵士乐。既有严谨的节奏框架,又留给学生即兴创作的空间。 本课以生活中的纽扣为载体,通过“颜色、形状、扣眼数”三维度分类与问题驱动下的二次细分,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构建分类思想,实现“小手分纽扣,大脑建结构”的学习目标。</p> 刘延革《图形的位置与运动——平移》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数学是静止的图形,更是运动的艺术。当孩子们的目光追随黑板上的小船悄然“行走”,当指尖下的方格纸跃动着思维的轨迹,刘延革老师正带领学生开启一场关于“平移”的奇妙探索。这节课孩子们在观察、操作与思辨中,触摸图形运动的本质,感受数学与世界的生动联结。</p> 黄爱华《找质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数学的星河里,有一群孤独而倔强的数字——质数 ,它们只能被1和自己整除,像坚守秘密的骑士。黄爱华老师轻轻叩响质数王国的大门,带着孩子们用思维的火把,照亮数字最本真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黄爱华老师的《找质数》课中,没有枯燥的背诵,只有用「数形结合」拆解质数的基因密码 、在「猜想-验证」中邂逅数学家的思考方式 ,让抽象的概念,在游戏与对话里落地生根 。</p> 张冬梅《测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把尺子,丈量天地宽广;一颗匠心,读懂万物刻度。张冬梅老师在《测量》课中,用一根彩带,十个格子,带领学生搭建起通往“十进制”的思维阶梯。当孩子们齐声喊出10厘米就是1分米时,量感启蒙的种子已然播下。</p> 畅“课标”学堂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名师的课堂各具特色,都映射出各位老师深刻把握新课程标准,立足数学核心素养,创新课堂教学,给我们以指引、以启发。教育的路上与“美”相遇,畅“新”课堂,我们将以新的眼光、用新的理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p> 写“听课”笔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莫道春光难揽取,心若向阳花自开。在听课时,老师们用心书写听课笔记,细心观察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坚持“互学互鉴,与美共存”。</p> 思“向阳”之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美”相遇,畅“新”课堂。为期两天的名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虽已圆满落幕,但我们追求卓越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我们会将这些宝贵的教学智慧内化于心,会将创新的教学理念付诸实践,更会在今后的教育征程中不断突破自我。让我们数学课堂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