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拜华山

东风

<p class="ql-block">  走过的名山大川并不多,这一方面受条件限制,另一方面也与我习惯鄙薄的性格有关。一个地方去过了,一顿腹诽,于自己坏了心情,于景点来说坏了名头。好在我只一介草民,倘若是某个名人,这一番毒舌,必然要招惹对薄公堂了。</p><p class="ql-block"> 虽走过的名山只有几座,却是众山之中的代表。但由于我这人眼里容易揉进沙子,所以看到什么都总或多或少的带上了非本色面目来。</p><p class="ql-block"> 五岳因其有官方认证,自然自然就成了众山龙头,其名头不仅仅是冠绝内外,更带有了一份神圣。</p><p class="ql-block"> 五岳去过了四岳,南岳因地理位置的因素,最终没去。这里或许也有南岳名头不如其他四岳响亮的缘由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然而,名山走过了,总觉得有一些那么的不尽如人意:泰山缺乏一种气势和灵气。虽为五岳之首,也有历史的不断烘托,但总感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嵩山之精在少林,但这一地的铜臭,让佛国苦修蒙上了敛财的俗气,也让佛教低了一个名头;恒山一副苦行僧的苦瓜脸。忝列五岳,总有凑数之嫌;黄山过于秀气,一副金屋藏娇的小家碧玉模样;五台山是一座苦寒之地生造出来的发家致富的乡村旅游项目;老君山作为伏牛山的主峰,自有太上老君骑青牛的寓意,也的确有些仙风道骨,但又过于渲染,愣是把一个清幽修炼之地,打造得金碧辉煌;张家界奇峰异峡,但缺乏主见,走到那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唯有华山,才当得起“名山”二字。</p><p class="ql-block"> 华山之名在其势,其势在险、在峻、在骨。华山以一己之雄立起了关中的躯干,撑起了关中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华山之名在灵,其灵在韵、在气。华山之韵在静、在傲。虽游客无数,却不可扰其静,虽苍穹万里,却不可夺其傲。华山之气在敛、在润。登华山的每一步,都赋予了人修炼的意境,而数点庙宇,却又在向来人默许——此处可以清修!灵气内敛,导修无声。</p> <p class="ql-block">  华山是我到过的名山中的第一座。登过华山,于是就有了名山到底是名山的感觉。但后来又陆续去过几座名山后,那种索然的兴味又让人觉得有名山之称的未必就是名山。民间自古就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然而我却有了“华山归来不看山”的一己之见。</p><p class="ql-block"> 于是,再拜华山的念头便不时的从我心底冒出。</p> <p class="ql-block">  但人已暮年的我,要把心动过度到行动,却是异常的艰难。行动终究只是在心动中酝酿。</p><p class="ql-block"> 昨夜,我终于再次爬上了华山。</p><p class="ql-block"> 华山的峰仍旧的冷峻高傲,华山的云仍旧的飘逸如仙境。站在南峰最高处,仍旧有着山高人为峰的豪迈。在西峰太上老君炼丹处,在云中漂移的我有了一点仙风道骨的感觉,同时也有了出尘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  山还是那座山,而人已非昨日的人。几十年前我闲庭信步的登上了华山,而此时的我只能脚趴手趴。曾经在细雨如丝中我只看见了不着一丝尘埃的仙境,而此时我划开白云,却看到了晴空万里下的尘世喧嚣。而这无边的红尘,让我越发感觉到了华山的宁静与深远。</p><p class="ql-block"> 兜率宫里云板嘹亮,惊醒了仙境中的我,再次回到了黑暗的斗室。原来再拜华山的念想竟然进入了我的梦境!</p><p class="ql-block"> 看着眼前的朦胧,华山仍旧在我眼前游离。此时,我似乎有了一丝明了——其实心在华山,即使身在尘世又何尝不是一种出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