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西欧游之6

曾氏子

<p class="ql-block">24日下午</p> 不知走的是不是高速(不识字真不行),这条路看起来很繁忙。<div>  大巴一路不停,下面这些风景片都是隔窗边走边拍,质量差些。车开得快,连过境时停留也不到十秒钟,我想拍个境牌的功夫也没给。</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窗外全是鳞次栉比的葡萄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零星山村小户</h3> 这高速隔离栏不知是锈还是就漆成这个颜色?连绵百公里都是这模样,一点也不醒目。 车上边走边聊,自然又是维也纳和那个老话题“金色大厅”。 威尼斯到因斯布鲁克需翻越意大利的多洛米蒂山脉,它是阿尔卑斯山的一部分,海拔并不算高,只有3000多米左右,但山顶却白雪皑皑。 <p class="ql-block">  抵达因斯布鲁克天已黄昏,小雨淅淅沥沥。</p><p class="ql-block"> 奥地利是一个国土仅八万多平方公里,人口900多万的富国,因斯布鲁克是奥地利的一个西部城市,四周雪山环绕,因河穿城而过,因斯布鲁克这个名字的来由就是“因河上的桥”。 </p><p class="ql-block"> 别小看这座小城,美丽的风景,适宜的气候和满大街的中世纪古老建筑,使这里成为欧洲的旅游胜地,1964年和1976年的冬季奥运会在这里举行,全球最大的慈善组织—SOS的儿童村总部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尽管我们在这里只是住了一个晚上,“游”了一个小时,那也算此次欧洲“六国游”的其中一国了。</p> <p class="ql-block">  因斯布鲁克的“黄金屋顶”历史悠久,它的由来众说纷纭,较可信的说法:这原本是建于1420年的一座两层建筑,是当时的统治者斐迪南大公的住所。1500年,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为了纪念他和勃艮第的比安卡·玛丽亚的婚礼,下令将其改建为一座豪华的建筑,并在其突出的阳台上铺设了3450块金箔瓦片,使其在阳光下金光闪闪,“黄金屋顶”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它不仅是因斯布鲁克的标志性建筑,更见证了奥地利历史上的重要时刻,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黄金屋顶的阳台上有许多浮雕,刻画了纹章、特殊符号以及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生活中的其他人物,包括他与两位妻子的形象,通过这些浮雕,皇帝将自己的生活和统治形象展示给民众,以彰显其尊贵地位。<br></p><p class="ql-block"> 黄金屋顶曾历经荒废,被用作行政建筑甚至兵营,直到19世纪旅游业兴起,才被精心修复,成为因斯布鲁克的标志性景点和热门旅游地。</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晚了,沿街看看它的建筑特色吧</h3> 著名的玛利亚特蕾西亚大街,太晚了,这条路上的宫廷城堡,安娜柱和凯旋门都走不到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两位年轻人像是游客</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轨和无轨车并存</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城真干净</h3> 因斯布鲁克的文化符号俯拾皆是,这是一个汽车站边上的,可惜看不懂他的寓意。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晚上住在一个叫做优特斯特拉斯的连锁小山村酒店,这里把明天(25日)早餐前拍得的山村小镇景色也贴上,因为它在奥地利。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拂晓之光</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the end</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5.4.13</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