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游——红海之滨的赫尔格达

冬虫夏草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下午从卢克索出发前往赫尔格达,出发时天有点阴。赫尔格达位于埃及东部红海沿岸,是红海省的首府。它历史悠久,有60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上,赫尔格达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而闻名。它位于沙漠与红海的交界处,形成了“一半沙漠一半海”的独特景观。此外,赫尔格达的干湿分区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古埃及人在这里划分了干区和湿区,分别用于生活和资源利用,这种独特的城市规划方式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最初,这里还只是一个小渔村,村民以捕鱼为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埃及政府开始开发建设赫尔格达,修整了绵延数十公里的海岸线,使其逐渐发展成为红海海滨的旅游度假胜地和水上运动国际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沿途会看到公路两旁不同的砂岩地貌,也给旅途带来不少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就能看到远处红海的边际线,天的蓝与海的蓝越来越有分辨度了。</p> <p class="ql-block">红海真是太美了,惊艳于它美丽的色彩,不愧是大自然精美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途经基纳省已是夕阳西下时,晚霞中运输的车辆时不时从车旁一闪而过,一车鲜红的西红柿竟被我抓拍到了。</p> <p class="ql-block">  车停在一个不大的服务区休息时,仿佛听见小羊羔的咩咩声,顺着声音👀过去,两位妇女拉着驴子,驮着羊羔还在夜幕中等待着生意。</p> <p class="ql-block">  从卢克索到赫尔格达是300多公里,经过近五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下榻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榻的这家酒店是红海边上的赫尔格达瑞士旅馆度假酒店,连住了两晚,住宿消费是美式计价,戴上发的手牌后,就可以消费了。吹着红海的风,沐浴在艳阳下, 开启度假休闲模式,享受美食美景。</p> <p class="ql-block">  从二楼的餐饮区过道看一楼的酒吧消费区很有氛围感。</p> <p class="ql-block">两位调酒师也是忙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泳池旁的广场上年轻的舞者载歌载舞,空中飘荡着非洲风情的音符。</p> <p class="ql-block">  赫尔格达整个城市沿着红海呈现狭长一条,整座城市独享红海海滨。红海碧蓝的颜色像泼墨的油画般透出无穷诱人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来此度假休闲。</p> <p class="ql-block">今天想出海,但是天公不作美,因为风较大,不能出海。给此行带来了一些遗憾。</p> <p class="ql-block">回到酒店,享受红海边灿烂的阳光,细软的沙滩,翠绿的椰枣树,墨蓝色的海水,也是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年轻人们在明快的节奏中舞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  这可能是最有童真的爸爸了,妈妈与我们聊天,看丈夫陪两孩子搭建金字塔,他们7岁的小女儿用沙子还搭了一个木乃伊。</p> <p class="ql-block">文艺一下</p> <p class="ql-block"> 今天有几个项目,去撒哈拉沙漠深处。坐着当地人的吉普就出发了,听着阿拉伯激情DJ,和着舞动的旋律在风沙漫卷的撒哈拉沙漠中冲沙,不尝试是真体会不到那种感觉和乐趣。</p> <p class="ql-block">来到撒哈拉沙漠腹地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的家园。</p><p class="ql-block"> 贝都因人属于闪含语系民族,是以氏族部落为基本单位在沙漠旷野过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广阔的沙漠和荒原地带,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贝都因”为阿拉伯语译音,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逐水草而居的人。各地贝都因人均使用当地的阿拉伯语方言及阿拉伯文。</p> <p class="ql-block">埃及有两个少数民族,之前讲过努比亚人,再就是贝都因人。在这里有四十多口的贝都因人生活着,他们是一个部落,主要依靠饲养骆驼为生。这里女孩子十来岁就要为家里谋生,而男孩子大了会跑到外面闯荡去了,所以近亲结婚居多。</p> <p class="ql-block">  部落里的孩子们似乎也习惯了外来人的参观,很友好答应同意拍照,也很自然地接受参观者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女孩子们不到十岁就要开始为家庭生活劳作。来这里参观,小女孩还烙了面饼让我们品尝。</p> <p class="ql-block">他们这里居住部落唯一的饮用水井</p> <p class="ql-block">  收工了,暮霭中女孩子们弱小的身影与骆驼高大的身躯形成鲜明的对比,驼队慢慢消失在我们视野里,可那画面却深深印在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  这里竟然还生长着一棵合欢树。尽管没有机会看到它繁花似锦,去已经为它坚强的生命力惊叹。</p> <p class="ql-block">  归途中,已是夕阳西下,大地不再是一毛不生的沙砾,晚霞中的撒哈拉沙漠……让我们看到发呆。</p> <p class="ql-block">撒哈拉的故事就到此结束了,想把此时留在屏幕里,可以提醒自己某年某月某一天那里曾经留下过难忘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