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首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朊病毒:朊病毒(Prion) ,又称朊粒、蛋白质侵染因子、毒朊或感染性蛋白质,是一类<u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u>。 </p><p class="ql-block">朊是蛋白质的旧称,朊病毒意思就是蛋白质病毒,<u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朊病毒(prion)严格来说不是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的具感染性的因子</u>。 是动物和人类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病原。</p><p class="ql-block">朊病毒与常规病毒一样,有可滤过性、传染性、致病性、对宿主范围的特异性,但它比已知的最小的常规病毒还小得多(约30~ 50nm);电镜 下观察不到病毒粒子的结构,且不呈现免疫效应,不诱发干扰素产生,也不受干扰作用。它对人类最大的威胁是可以导致人类和家畜患<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病变</span>,最终不治而亡。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朊病毒病和艾滋病并立为世纪之最危害人体健康的顽疾。</p> 致病机制及危害 <p class="ql-block">发病机制都是因存在于宿主细胞内的一些<u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正常形式的细胞朊蛋白发生折叠错误</u>后变成了致病朊蛋白而引起的。 <u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朊病毒通过不断聚合,形成自聚集纤维,然后在中枢神经细胞中堆积,最终破坏神经细胞</u>。根据脑部受破坏的区域不同,发病的症状也不同,如果感染小脑,则会引起运动机能的损害,导致共济失调;如果感染大脑皮层, 则会引起记忆下降。变异性克雅氏病的致死率较高。</p><p class="ql-block">朊病毒可感染多个器官, 已知的主要为脑髓,但在潜伏期内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各种组织器官均有感染,且感染多途径,除消化道外,神经系统、血液均可感染,预防难度大,<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人畜一旦发病,6个月至1年全部死亡,100%的死亡率</span>。此外,朊病毒能引发多种动物疾病:如疯牛病(牛)、羊瘙痒症(羊)、鹿慢性消耗病(鹿)。</p> 传播途径及预防控制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1. 传播方式</b></p><p class="ql-block">·感染途径:</p><p class="ql-block"> —<u>食用受污染组织</u>(如疯牛病通过饲料传播,人类因食用病牛脑组织感染)。</p><p class="ql-block"> —<u>遗传性突变</u>(家族性朊病毒病)。</p><p class="ql-block"> —<u>医源性感染</u>(如污染的手术器械或角膜移植)。</p><p class="ql-block">·非同寻常的抵抗力:<u>能耐受高温、紫外线、常规消毒剂</u>,需特殊处理(如强碱或高压灭菌)。</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2. 预防与控制</b></p><p class="ql-block">·<u>严格检疫</u>:禁止使用动物源性饲料,销毁感染牲畜。</p><p class="ql-block">·<u>医疗规范</u>:对神经外科器械进行特殊消毒,避免器官移植传播。</p><p class="ql-block">·<u>食品安全</u>:避免食用高风险组织(如脑、脊髓)。</p> 研究进展 <p class="ql-block">对朊病毒的研究侧重两个方面。<u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其一,朊病病毒本身的分子结构、遗传机制、增殖方式、传递的种间屏障、毒株的多样性等</u>;<u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其二,朊病病毒的致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等。</u> 其中对有些问题已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如测定了一些病毒蛋白分子结构,建立了分子模型;测定了PrP基因的结构及编码蛋白的序列,并比较了人、仓鼠、小鼠、绵羊、 牛、水貂之间PrP的同源性均高于80%;已测定的25种非人灵长类动物和人PrP序列的同源性为92.9%~99.6%;建立了朊病毒的疾病谱;1994年又发现了新型克一雅氏综合症(vCJD);1997年WHO TSEs专家会议提出了各种人朊病毒的诊断标准,诊断方法也时有报道,如生物测定法、单克隆抗体法等;2000年2月,美国政府宣布,在用老鼠做实验后发现,环四吡咯(cyclic tetrapyrrole)可用于治疗和预防“疯牛病”及相关疾病。</p><p class="ql-block">尽管病毒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绩,但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例如朊病毒的诊断标准、防治药物、流行预测等。</p> <p class="ql-block">朊病毒的发现与研究对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病毒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对探索生命起源与生命现象的本质有重要意义。从实践上讲,其对人畜健康;为揭示与痴呆有关的疾病(如老年性痴呆症、帕金森病)的生物学机制、诊断与防治提供了信息,并为今后的药物开发和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总而言之,朊病毒的研究之路道阻且长,但对人类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愿朊病毒所引发的难题终有一天被我们解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