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日的石家庄终于一扫阴霾,温暖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恰如么青老师这场关于"困难学生教育关怀"的专题讲座,为我们一线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温暖与光亮。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这次培训让我对困难学生的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伊始,么青老师引用苏格拉底"今日的年轻人不尊重长者"的感叹,让我陷入沉思。原来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困惑,在今天依然存在。这让我明白:教育面临的挑战是永恒的,但教育者的智慧可以与时俱进。面对新时代的"困难学生",我们不能简单归咎于时代变迁,而应该积极寻找解决之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分享的"追公交车"案例尤其发人深省——教育行动源于教育理念。当我们抱怨个别学生难管时,是否反思过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强调,作为班主任,我们肩负着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教育关怀的责任,尤其是那些处境艰难、面临各种困难的学生。《中学校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组织班集体活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困难学生的教育关怀,正是我们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么老师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困难学生的界定和分类。困难学生是指在中小学校园中,在生活、学习成长过程中,处境艰难、生活穷困,学习、行为遇到障碍的孩子们。他们可能面临家庭经济困难、先天或后天的身体缺陷;也可能出现厌学、学业失败、注意力缺陷等学习问题;还可能在心理方面存在自我接纳、人际关系、校园适应等困扰;甚至在行为上扰乱课堂秩序、顶撞老师、欺辱同学等。这些孩子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教育关怀的共性选择和策略方面,么老师提出了接纳、尊重的原则,并以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故事为例,生动地说明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重要性。她还强调了合力的作用,引用儿童生态系统理论,指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呼吁我们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她建议将个别帮助与集体教育相结合,预防破窗效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么老师还为我们分享了一系列具体的策略及其支持理论。比如,明确目标任务,要了解学生的症状,对症下药,这背后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体现,即教师的期望可以影响学生的发展。我们还要捕捉学生的亮点,多多赏识他们,尊重理解,以诚相待,抓住契机,寄予厚望,消除学生的心障,增强他们的信心。在调整认知方面,要晓之以理,分清是非,运用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方法,导之以行,培养习惯。同时,爱字当头,适度惩罚,克服遗忘,抓好反复,持之以恒,并创设良好的环境,集体育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深刻认识到,困难学生的教育关怀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用心去关注,用爱去呵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践行么老师提出的策略和方法,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温暖的关怀和支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点亮一盏盏温暖的灯,让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