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的第二站是金梭岛,这是典型的高原白族渔村。因从高空往下看,小岛状如织梭,横卧在洱海之上,故名。传说天上一位善织彩锦的仙女将自己的金梭遗落洱海,金梭幻化为岛,成为人间美景。岛上有一座龙宫,洞中有各种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南诏时期,这里曾是皇家避暑行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彩云之南,鲜花的世界,这里到处是鲜花,到处有卖鲜花帽的百姓,那么美的鲜花帽仅仅三块五块的,非常便宜,来到这里怎能不买一顶戴上,放飞梦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坐摆渡游船前往金梭岛,在欢声笑语中欣赏着湖光山色,碧水蓝天白云缭绕着,不多时就抵达岸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沿着岸边前行,欣赏着岛上的白族建筑,来到了另一个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是网红打卡地,很多游客都在洱海边拍照留念,我们趁人少的时候也为自己拍摄纪念。周围的民族建筑极具特色,风花雪月的诗意墙壁、龙宫、普通百姓人家相依相邻,交相呼应。这里的人家,对大门的建筑特别讲究,每一处细节都那么精雕细琢,流淌着浓浓的艺术气息,展现着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每一个细节都有说法,从大门的外观建筑,就可以了解这个家庭的官衔地位,职业背景,家中父母兄弟成人与否等情况。我们参观了一户人家,里面还养着许多鱼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就是岛上有名的龙宫,南诏时期,皇帝的避暑行宫,真是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我们走进去,看到很多色彩缤纷形态各异的钟乳石,还有长长的地下河流,五光十色的灯影,把人带到一种梦幻之地。这种喀斯特地貌和溶洞,看过不少,也便觉得不怎么新奇。然而,当我们再往里走的时候,竟然有一片非常开阔的地带,里面还有一个很大的剧场,舞台,灯光,观众坐席,置身其中,才体会到为什么叫龙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洱海之中,金梭岛上,有一个巨大的溶洞,里面光怪陆离,四季恒温,冬暖夏凉,不仅有形似巨龙的钟乳石,而且还有浑然天成的“南诏古国太和城宫殿”,其形如国王端坐殿上,下面有文武百官,上面宫灯高挂,还有两座宝塔相应。难怪这里成为南诏国王避暑行宫,在此不但可以避暑,而且可以歌舞升平,享受龙王仙境生活。“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正像龙宫门楼两边的对联所言,苍山洱海的帝王生活和深厚文化底蕴在此得到淋漓尽致的诠释。我们也有幸在此观看了一场大型歌舞表演《海菜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一场沉浸式大型歌舞表演,看罢,心灵受到深深地震撼。演出以洱海和金梭岛为背景的大,展现了白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 表演以只能在洁净海水中生长的海菜花为主题,分为四个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海之花:展现海菜花的自然之美,象征洱海的纯净与生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捕鱼舞:通过舞蹈还原金梭岛渔民在洱海捕鱼的生动场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撒网舞:以艺术化的手法表现渔民撒网捕鱼的日常劳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鱼调:结合音乐与舞蹈,展现渔民与洱海和谐共处的生活画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表演以金梭岛渔民世世代代在洱海打鱼、捕捞、航运的生活习俗为依托,展现了白族人民幸福祥和的生活,传递了保护洱海、爱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歌颂了大理灿烂的白族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通过舞蹈、音乐和服饰等元素,将渔民的生活场景艺术化呈现,同时,融入了白族的传统舞蹈和音乐,展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海菜花,说实在的,这个名字我是第一次听说,更令我没想到的是,这竟然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水性杨花!很惭愧,身为教师的我,这些年来只知道水性杨花这个词用来比喻感情不专一、性格多变轻浮。一提到这个词,总想到贬义。来到彩云之南,我才真正了解了这个词,原来是真有其花,是生长在清澈透明的湖泊中,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远望白花朵朵,星星点点,非常美丽,为中国特有,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水生药用植物。这可真是改变了我的三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彩云之南,真是个神奇美丽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韩庆梅,小学教师,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大学作家研究生班结业。在国内各种报刊网络媒体等发表作品一百多万字,出版湘西支教日记《石榴花开红胜火》,散文集《绣江情未了》《小树林的月光》(合集),教育专著《且学且思且行》,编剧并导演过校园科普剧《乐乐和小白帽》,参与编写济南章丘多部文史书籍。2014年9月荣获山东省委宣传部和山东作协组织的“中国梦”主题文学奖。2021年12月支教日记《石榴花开红胜火》荣获共青团中央、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志愿文学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