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山普利禅寺禅修文化的圣地 》

光歌影像

<p class="ql-block"> 图文 / 杨志光</p> <p class="ql-block"> 寺院,是一个神秘而又神圣的静门净地,不仅是信徒们朝圣的宗教场所,其文化作为承载信仰、哲学与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精神价值和深厚的历史价值积淀。</p><p class="ql-block"> 寺院一般情况下禁止众生和游客随意拍摄,尤其是入院深入地拍摄。一个难得的机缘,受邀参加一个四人摄制小组,来到江西宜春市宜丰县的洞山普利禅寺,公益性地为寺院拍摄洞山首届茶会视频宣传片。</p><p class="ql-block"> 入住寺院的10天拍摄,与僧人们同吃素、同拍摄、同交流,不仅完成了拍摄任务,还以真切的感受刷新了对寺院、修行、僧人的原有认知,了解了洞山普利禅寺的生态环境、寺院独特的建筑颜值和其禅修文化内涵气质,可谓收获颇丰,成为了我们生命中又一个难得的人生经历。</p><p class="ql-block"> 洞山普利禅寺,是位于江西宜春市宜丰县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寺院,是禅宗五家之一曹洞宗的祖庭以及文化发祥地。寺院始建于唐咸通中期,由曹洞宗开山祖师良价所创,后几经兴废,2010年复建。 80年代初被宜丰县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评为江西省重点寺院。</p><p class="ql-block"> 普利禅寺不仅是佛教信徒的朝圣之地,还经常举办各种佛教文化活动。寺内的禅修中心就是推广佛教文化和禅修活动的专业场所,洞山普利禅寺已经成为一个集佛教、文化、自然生态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吸引着国内外修行者和游客。</p><p class="ql-block"> 10天寺院的经历和感性的感悟,刷新了我对于宗教、寺院和禅修只是看破红尘、放下欲念立地成佛的简单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其实,宗教和哲学一样,疑惑地面对世界,追问世界的本质,由疑惑而求觉悟,追问生命的意义。两者的区别在于,宗教在一个确定的信仰中找到了归宿,哲学则始终走在寻找信仰的途中。宗教提供情感寄托和道德实践的框架,哲学则提供批判性反思的工具。</p><p class="ql-block"> 修行是生命觉醒的契机,是超越生命的局限,这种对生命的理解既批判了世俗的执着,又赋予积极实践的希望,成为世上许多人面对生命困境时的精神指引。对生命的敬畏和悲悯,始终是禅修的核心精神。</p><p class="ql-block"> 宗教将生命视为修行的道场,禅修的本质不在于信神,而在于面对神秘的谦卑和面对神圣的敬畏。一个人如果在短暂的人生中求永恒,在人的精神世界中求向善,他其实便具有了一种宗教的意味和倾向了。</p><p class="ql-block"> 此次在拍摄《茶悦洞山》洞山首届茶会视频宣传片的同时,也用相机全方位地拍摄了洞山寺优美的自然环境、有特色的禅寺建筑、僧人的日常瞬间、专业的法事以及逢渠桥、木鱼石、价祖塔、夜合山塔林、东方卫视真人秀“影视木屋”等各个景点,百张图片的精彩呈现,可以使你对洞山普利禅寺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视觉了解和认知。</p> <p class="ql-block"> 寺院文化是一面镜子,既映照出人类对永恒的追寻,也折射出各个时代的精神困境与突破。它的价值在于为现代人提供一种“向内求”的路径,从而在喧嚣中安顿身心,在无常中寻找恒常,在物欲中回归生命的本真。</p><p class="ql-block"> 洞山寺院里,有真正僧人的修行,有没有出家的用心修行者,还有部分义工一边做事一边修行。其实,真正的修行可以不在深山古刹,而在于将寺院修行文化中沉淀的觉醒和智慧,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觉知、向善、放下与慈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