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的美篇

中一

<p class="ql-block">小说</p><p class="ql-block"> 莫 名 园</p><p class="ql-block"> 万中一</p><p class="ql-block"> 华教授出人意料地承包了花果园,六七十亩,在老远的乡下一个不很大的村庄附近,那里正是他的故乡。华教授多年来执。人类思想史,擅长捉摸思想脉搏。他好像要在花果园里放开手脚研究点什么。同仁说,你教书已经桃李满天下了,正果、歪果、病果都不缺,还嫌不够吗?栽培种植花果,你可是外行!华教授有种不被别人理解的烦恼,说:我童年就跟父母下地,青年半工半读又下地,中年改造思想又曾下地,但没有看到理想的结果。</p><p class="ql-block">有人觉得他有点痴人说梦!难道从花果树上能栽培出亚里土多的、德谟克里特、黑格尔,甚至马克思?有人猜测华教授反正退休了,承包花果园挣些钱,正好显示知识的价值。但有几家单位高薪聘请他去当顾问,他为什么又不去呢?</p><p class="ql-block"> 华教授住在花果园的稍作修整的小木屋里,身无长物,除了几箱书和两个助手外再没别的了。他写信给他所在大学植物研究所的夏教授说:“这里拥有太多的山清水秀,但经营一个理想园,除了正确的思想之外,还必须靠正确的技术,你能帮我吗?”夏教授回信说:“我已经看到了你经营的美好领地上的花果无比灿烂!”</p><p class="ql-block">为了达到目的,华教授几乎每天起早摸黑研究与劳动,才一两年工夫,那座原来有些荒落的花果园变得生机盎然,不同的季节结满了不同的果实,开满了不同的鲜花。有位记者发表文章称赞华教授是:“独辟蹊径建园林,实践人生有诗意。”</p><p class="ql-block"> 可是这位思想老人又多了一个课题:一个初夏的黄昏,华教授坐在竹林边的椅子上看线装的史书,看着看着,觉得书有不足,补遗又不知从何谈起,就沿着花果园边的小路散起步来。转个弯,他发现几个赤膊又赤脚的孩子正惊鸿般地钻出园林,下汤团似地跳进花果园边的小江里,向对岸游去。华教授看到孩子钻出来的地方被搞得断枝败叶,叹口气说:都还没</p><p class="ql-block">有成熟呢,就遭歪门邪道!</p><p class="ql-block"> 两个月后的晚上,月亮滚圆。华教授睡不着,出来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他从花木丛中听到某种“啧啧”的怪声和轻柔的嘻笑,循声过去,终于透过树叶发现一男一女相拥着卧在草地上。那男的说:“吃吧,管它是不是禁果!女的说:“真不错!” </p><p class="ql-block"> 华教授真想厉声呵叱,但还是隐忍着退出二三十步。他的教养与暴力格格不入,他只故意用力打出几个空咳嗽,不料从另一方向钻出另外一对男女,男的吹个长哨,又有两对男女像脱网的鱼儿,奔逃而去。有个还丢落一把小花伞。</p><p class="ql-block"> 这花果园都成什么了?华教授与助手一起,围绕着花果园一畦畦打下一块块木牌,牌上写着:“道德”、“羞耻”、“罪恶”等等,令人醒目。可是被窃与恶作剧还是经常发生。有的小偷看了牌子嘿嘿笑,把牌子打翻在地,踏上脚、啐上痰:“让你的说教见鬼去吧!”</p><p class="ql-block"> 是可忍孰不可忍!华教授下定决心抓他几个,当典型来教育教育。他请来保镖看守,还养起一只黄大狗。没想到第一次抓到的竟然是蓬头垢面、裤子屁股上磨破洞的乞丐!</p><p class="ql-block"> 乞丐跪在华教授脚前哀求说:家乡遭洪灾,三天没吃东西了!能救济点吃的,我给您老叩头了,祝您老人家万寿无疆。 </p><p class="ql-block">第三次看守人员碰上的是几个剽悍的流氓地痞,结果保镖也被打得鼻青眼肿,狗也吃了棒子!几个人临走还丢下话:“吃你的瓜果是看得起你,不识拾举!”</p><p class="ql-block"> 华教授写信给夏教授,倾吐苦衷。夏教授回信说:“这正是你所要研究的课题。面对这一切,华教授心酸地拄起了拐杖,走访了村里的长老,寻找村主任、民兵、植保员和花果老农商量。原来花果被糟踏早已有之,过去花果园用铁丝网围过,用农药喷洒过,抓到小偷重打重罚过,结果都制止不住。这是人性?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是文化的误区?华教授喘不过气来。他的家人和助手劝他回城市安安静静过日子算了,可他认为邪不压正、好人多过坏人是肯定式。风景这么美好的地方竟然也遭到污染?华教授望着滚滚而去的江水,忽然明白:建筑一条大坝拦住江水是无望的,不如疏通渠道,泄洪排水,像都江堰······</p><p class="ql-block"> 华教授改变了主和办法,从此致力于花果新品种的研究与栽培,把一茬茬、一畦畦花木苗,一一挂上牌子,贴上标签:和平一号、养性二号;友爱甲种、谦让乙种;清守A型、戒欲B型;合法致富、正道生财······并且几分钱一株向当地大量销售。抓到贼,批评教育几句,无偿赠送贼想要的花木苗若干,但不自管卖的还是送人的,必须签个字:保证种活,有个结果。</p><p class="ql-block"> 这半卖半送的做法,使得花果园热闹起来。这时节花又开得很茂盛,很多果实差点把树枝挂断了。非礼非法、不道的事几乎绝迹。附近一带的田里山里成了一片花果世界。农家院子里谁家没有花果倒令人奇怪纳闷。</p><p class="ql-block"> 承包期满华教授要回城市了。临走,当地领导和群众前来欢送的有上百人。有人建议请华教授给花果园起个名字,华教授想了想说,就叫“莫名园”吧!</p><p class="ql-block">(原载1996年11月浙江《金华晚报》、市作家协会 联办文学专刊第26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