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堂课,简简日本史 -----记一次成功的日本历史及文学讲座

美在心灵中

文/更生<br>今天,春光明媚,和风扑面,心情格外舒畅。由于上周是清明节,所以中外文学赏析课也就顺延了一周,虽然上课时间未到,可是老师和同学已经早早来到了教室,教室的气氛顿时也热闹了许多。就要开始上课了。本以为今天是赏析中国近代小说史的收尾课,或者是上堂课老师提及的补充一些西方文学知识。没想到高老师再次激情四射,提出要在今天上午的两节课时内,挑战“日本极简历史”,在我们中外文学赏析课上临时加一个“日本历史及文学讲座”。缘由是前两次课涉及到的“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引起同学们极大兴趣,所以高老师要乘势抓住同学的学习兴奋点,给我们讲讲我们似乎熟悉但又不熟悉的日本史。<br>哇,同学们一下子被惊讶到了,喜不自胜。然而,没想到我们很快就沉静在我们邻国日本的悠悠历史中,听高老师娓娓道来,特别是伴随着高老师制作的生动形象的十张PPT,用线性时间顺序,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日本历史脉络,让我们一目了然,又感叹无比。由于不少同学多次去过日本旅游,偶尔也学到过一些日本的历史,今天再听高老师讲日本简史,真的学到了很多,下面不妨再从八个方面温习一下我们今天所学到的知识点。(待续) 一、日本历史概要<br>1、基本历史。日本历史上经历下列朝代变迁,先是上古时代又称弥生时代,在587年,587年进入飞鸟时代(大化时代)。710年进入奈良时代,然后1185年进入镰仓时代,1333年 进入室町时代,1573年进入安土桃山时代、1603年进入江户时代,1867年进入明治时代(明治维新)1911年进入大正时代,1926年进入昭和时代,1989年进入平成时代,2019年进入令和时代。<br>2、文字的诞生。日本字是从中文借过来的,所以称之为“假名”,而汉字称为“真名”。在这之前日本没有文字,汉语传过来后,起初用全汉语,然后又变了一种形式。《万叶假名》是用汉字偏旁部首创造出的“假名”。<br>3、历史记载。日本古代历史有两本书,其中《古书记》记载历史是这样描述,“臣安萬侶言。夫混元既凝。氣象未效。無名無爲。誰知其形。然乾坤初分。参神作造化之首。陰陽斯開。二靈爲群品之祖。所以出入幽顯。日月彰於洗目。浮沈海水。神祇呈於滌身。故太素查冥。因本教而識孕土産嶋之時元始綿[辶貌]。頼先聖而察生神立人之世。”<br>而第二本古代历史书是《日本书记》,它在720年对《古书记》中的神话传说做了修改,前一、二卷是神话。而书中第三卷至三十卷写了日本天皇家的历史。日本两本古书的区别在于《古书记》比较杂乱,而《日本书记》是一部正史,相当于中国的《史记》。<br>公元前712年《古书记》完书,书中记载了很多日本神话故事。<br>史前历史传说,第一个神是“天之御中主神,他下面有产巢日神和产果日神,他们后面又诞生了很多神仙,共有七代,其中伊邪那歧命和伊邪那美命俩位神仙是兄妹俩,他俩结婚后诞生了日本列岛,还生出很多神,共计有800万个神。<br>《古书记》记载,日本神道教中教义中写道,第一个神是“天照大神”(类似中国玉皇大帝),他在天上派他孙子“琼琼杵尊”下凡,称为天孙降临,随即在人间娶了一位妻子,名叫“木花之佐久夜比卖,她是樱花之祖,或又称“木花开关耶姬”,她生有三个小孩,由于是在大火中诞生,所以分别取名为“火照命.海幸彦”、“火须势理命”、“火远理命.山幸彦”。其中“火远理命.山幸彦”的孙子就是“神武天皇”,是天皇第一代。也是类似君权神授,在《古书记》中神武天皇名字叫“神倭伊波礼琵古命”。(见《古书记》)<br>二、大化改新<br>大化革新是日本历史上重要的时代,日本通过大化革新,从奴隶社会转型为封建社会。公元554年-626年,是日本33代天皇是第一个女性天皇,称为“推古天皇”(554-628年),她通过摄政,让其侄子圣德太子(574-622年)主持朝廷事务,圣德太子非常有智慧,看到日本现状,提出向邻国中国学习,成为强国,期间推行了“遣隋使”、“遣唐史”和“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就是在日本全盘中化。(“明治维新”时期,他们学欧美,全盘西化。<br>三、摄关政治<br>摄关时代,608年,第一次出现“遣隋使”,两位“遣隋使”,一位叫“小野妹子”,另一位叫“南渊请安”,他俩是经过挑选出来的。其中“南渊请安”学富五车,在隋朝住了三十二年,勤奋学习。回到日本后培养出著名的弟子“中臣镰足”。它继承了“南渊请安”的衣钵,帮助天皇实行“大化革新”,受到天智天皇的赏识,赐姓“藤原”,于是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称为“摄关政治年代”。被历史上称为明治时代的藤原家族的元祖。之后,天皇一直想把藤原摄关权力夺回来。<br>摄关政治元年,第五代的“藤原良房”成为清和天皇老师。辅助天皇,天王成年后,摄政成为关白,合称“摄关”,摄关政治开始,藤原家族成为大族,朝廷势力大,可以决定下一任天皇,藤原家族还与天皇通婚,有血脉关系,成为“天摄家”,把持日本朝廷近1000年。<br>多年后,后三条天皇,这个没有藤原血脉天皇,藤原家族所控制的“院政”甚至不授他王剑,然而,后三条天皇开始夺权,继位四年后,就让位于他的儿子贞仁太子,称为“白河天皇”,他成为太上皇,到别的地方成立“院政”,1068年,并通过这种方式夺权,与藤原决高低,然而他不幸短命,后来“白河天皇”让位于“掘河天皇”,也从事“院政”,他能力强,说一不二,开创了一个“院政时代”,与藤原家族切分,把权力夺回来了。他在统治末期,说了一句话,“这个世界有三件事不如意,贺茂川的水、山法师、双六塞子。<br>四、武士的抬头<br>所谓武士,狭义的理解就是看家护院侍卫,当时天皇除采用必要的政治手段外,还要有武装力量,无形中培养了“武士集团”。恒武天皇(737-806年)采取“臣籍降下,平清盛(1118-1181年)。清和天皇(850-881年)臣籍降下,源赖朝(1147-1199年)。分为公家和武家。这时武家之间进行战争,最后源赖朝打败了平氏,在镰仓成立了镰仓幕府(1192年),镰仓幕府连续了700年。<br>至于“源平争霸”的故事可以在《平家物语》中找到,此书描写了争霸过程,揭示“盛者必衰”的道理,听到祇园精舍的钟声回响,“诸行无常”和“沙罗双树”的花色都意味着“盛者必衰”的道理。<br>五、幕府统治<br>镰仓幕府(1192年-1333年),源赖朝把持。室町幕府(1336年-1573年),由足利尊氏控制,江户幕府(1603年-1868年),由德川家康控制,后期是德川幕府。这时日本社会出现了阶层,天皇、幕府将军(支配者)、大名(藩主),武士,分为上级武士和下级武士。在底层就是农、工、商(町人)。一方面要提出“尊王攘夷”,一方面招兵买马,增强实力。同时也出现“脱藩”现象。此时武士集团腐败,尤其下级武士不能忍受,就开始成为“脱藩良人”,脱藩良人想改变世界,平民、商人开始发达,追求享乐和政治权利,而在大名中官僚与幕府将军不是一条心,也想改变现实,天皇此时也想改变现状,就这样大家统一起来开展“倒幕运动”,最终成功,幕府将军被推翻了。其倒幕契机是著名的“黑船事件”(1853年7月-1854年2月),美国铁甲船过来与日本做生意,后来日本政府与之在神奈签订了“日美神奈川合约,”从此日本正式开国。与此同时,保皇派中倒幕派提出“尊王攘夷”,他们还要求幕府将军把权力还给天皇,称之为“大政奉还”,幕府就主动放弃权力。<br>六、战国时代<br>战国时代,日本出现了三个英雄,分别是织田信长、丰田秀吉和德川家康。织田信长对武田有野心,想扩大地盘,德川家康与织田信长合作。历史上,武田打败了今川氏,德川作为今川氏中一个小家族,他们把德川家康作为质子送到织田家,后来织田和德川建立同盟,帮助织田几乎统一了全日本。但是出现了著名的“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部下的大将明智出秀叛变,火烧本能寺,杀死了织田信长。出现了“敌人在本能寺”一说,流传至今。<br>七、明治维新<br>明治维新,进行了系列改革。表现在政治改革上,废藩置县,强化天皇制度,实行近代官僚体制,推行军国主义思想教育,制定宪法和召开议会。教育改革上,设立文部省,制定新的学制,颁布教育敕语,派遣留学生。经济上改革上,土地允许买卖,钱币统一,设立银行,废除垄断行业,促进工商业发展。军事改革上,首先对军队编成进行改革,其次,确定新德兵役制度,最后是扩大军事预算。(待续) 生动而精彩的日本极简史的讲座,虽然是一份快餐,但吃起来特别的鲜美,符合我们的口味。虽然没有吃饱,但还是需要有待时日的消化和领会。老师虽然讲的是日本简史,但有助于我们按图所骥,找到我们需要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br>今天老师尽管语速比平时稍快点,但深沉语气语调没有变,此间,我想到了曾经去过的“高野山”,那里留下了日本密宗的发源地和遣唐使者空海法师圆寂的地方。让我想到曾经去过的位于京都郊区的清水寺,那里有日本净土宗的历史遗痕。让我想到曾经去过的北海道,西班牙的远洋船停泊在这里的港口,也打开了西方文化的大门。让我想到曾经去过的奈良,鉴真在此的唐招提寺,成为日本律宗的总本山。唐朝鉴真历经六次东渡,终于在 754 年抵达日本,传播律宗,对日本佛教的规范化以及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让我想到......<br>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我来说,今天的讲座对我有不同寻常的启示,还要继续读书,生命不息,读书不停,让生命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里熠熠生辉,充满幸福。再次发自内心感恩高老师突发奇想,给我们补上了一段知识空白。(完)<br>2025年4月11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