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大繁荣到大萧条》(原名《仅仅是昨天:1920年代非正式史》)由美国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所著,记录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繁荣到1929年的华尔街大崩盘的美国历史。具体内容如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战后美国的恢复与发展:讲述了美国在一战后的恢复常态过程,包括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调整,以及“巨大的红色恐怖”等事件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之后美国逐渐走向复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 柯立芝繁荣时期:详细描述了柯立芝繁荣时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增长,消费市场繁荣,股票市场活跃,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 社会文化的变革:介绍了当时道德教养的革命,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女性地位的提升、传统道德观念的松动等。同时,书中还提到了知识分子的反抗,以及酒与阿尔·卡彭等涉及禁酒令和黑帮犯罪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4. 经济泡沫与大崩盘:讲述了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等经济过热现象,以及华尔街大牛市的形成和发展。最终,1929年黑色星期二的到来,股市大崩盘,美国经济从繁荣的巅峰跌入萧条的谷底,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通过对这一时期美国历史的详细叙述,该书展现了美国从大繁荣到大萧条的转变过程,分析了导致经济危机的各种因素,为人们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40]、The First World War[50]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简称“一战”,是由于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1]参战双方为以德、奥为主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核心的协约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战后美国获得大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战争红利</span></p><p class="ql-block">- 经济刺激:一战期间,美国向交战双方出售大量武器、物资等,带动了国内工业生产和经济增长,积累起巨额财富。</p><p class="ql-block">- 债务收益:美国还向欧洲各国提供贷款,战后欧洲国家需要向美国偿还债务,这进一步充实了美国的财政实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span></p><p class="ql-block">- 技术创新推动:汽车、电器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福特汽车流水线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使汽车进入普通家庭,带动相关产业发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产业结构优化:工业生产从传统的重工业向新兴产业和消费产业转移,提高了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国内市场广阔</span></p><p class="ql-block">- 人口增长与消费力提升:一战后美国人口持续增长,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形成庞大的消费市场,为国内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需求支撑。</p><p class="ql-block">- 消费观念转变:分期付款等消费方式的推广,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推动了耐用品消费和经济增长。</p><p class="ql-block">政府政策支持</p><p class="ql-block">- 自由放任政策: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鼓励企业自由竞争和发展,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关税保护政策</span>:通过高关税保护国内产业,限制外国商品进口,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p><p class="ql-block">国际地位提升</p><p class="ql-block">- 政治影响力增强:一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显著提高,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美国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p><p class="ql-block">- 主导国际经济秩序: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主导了部分国际经济组织和规则的制定,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当雄伟的帝国大厦于1931年建成时,成了美国信心高涨时代的丰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成也萧何,败也萧何。</p><p class="ql-block">柯立芝不断减弱对市场的规范与监管力度,柯立芝政府“小得几乎接近隐形”。然而,政府对市场的过度放任尤其是金融信贷领域的监管不力直接导致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p><p class="ql-block">倒霉蛋胡佛</p><p class="ql-block">1928年柯立芝决定不寻求连任。柯立芝内阁的商务部长赫伯特·胡佛成功当选总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胡佛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会说汉语的总统,曾为自己取汉名胡华。中国大陆后来改译为胡佛。</p><p class="ql-block">1899年,胡佛结婚。婚后前往大清帝国天津,在那里任墨林公司驻华代表。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胡佛被困于天津。他的住所周围几乎有一个月的时间处于战火之中。</p> <p class="ql-block">第一章 序曲:1919年5月 /1</p><p class="ql-block">美国人的生活有了很大提高。</p><p class="ql-block">布尔什维克一般指苏联共产党。</p><p class="ql-block">物价上涨</p><p class="ql-block">一战刚结束</p><p class="ql-block">小伙,我想要份工作</p><p class="ql-block">1919年5月 资金大增 证券业爆发</p><p class="ql-block">通用涨了一倍。</p><p class="ql-block">1919年女人喝酒少见。短头发也少见。</p><p class="ql-block">禁酒令 卓别林</p><p class="ql-block">第二章 回到常态 /14</p><p class="ql-block">无线电广播还没出来,有无线电爱好者。</p><p class="ql-block">战争后暴乱。波尔皮为克</p><p class="ql-block">威尔逊歪曲事实,自我麻痹。他去开了又不能说这不行。P2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威尔逊的无奈,签订凡尔赛和约</p> <p class="ql-block">第三章 红色大恐慌 /4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种罢工 (生活必需品价格不断上涨。工人阶级对自身的力量也有了新的认识。)</p><p class="ql-block">波士顿警察大罢工</p><p class="ql-block">钢铁,煤矿工人大罢工</p><p class="ql-block">共产主义,波尔斯为克 共产党员。</p><p class="ql-block">总统重病无暇顾及。</p><p class="ql-block">驱逐 <a href="https://m.baidu.com/from=1012852q/bd_page_type=1/ssid=0/uid=0/pu=usm%400%2Csz%401320_1004%2Cta%40iphone_2_13.0_11_19.3/baiduid=4C244CBFE7863F32C00339AAAD4F5DB0/w=0_10_/t=iphone/l=1/tc?clk_type=1&vit=osres&l=1&baiduid=4C244CBFE7863F32C00339AAAD4F5DB0&t=iphone&ref=www_iphone&from=1012852q&ssid=0&lid=14937627571745096745&bd_page_type=1&pu=usm%400%2Csz%401320_1004%2Cta%40iphone_2_13.0_11_19.3&order=1&fm=alop&isAtom=1&clk_info=%7B%22tplname%22%3A%22bk_polysemy%22%2C%22srcid%22%3A37024%2C%22jumpType%22%3A%22%22%2C%22urlsign%22%3A%2215491271143148682860%22%2C%22t%22%3A1744514624106%2C%22xpath%22%3A%22div-article(normal)-section-div-div2-a-div-span%22%7D&is_baidu=0&tj=A9c_1_0_10_l1&wd=&eqid=cf4d1d2230f284291000000567fb2a5f&w_qd=IlPT2AEptyoA_ykzzwIcyxSuCUpUeXYnwz7&bdver=2_1&tcplug=1&dict=-1&sec=2787&di=44aa86494a5c8504&bdenc=1&tch=124.799.156.199.0.0&nsrc=w%2BwyoTGtvHmo8JtlA78lALxLAld%2BP5inxxsZnl%2BvnRjsihRhZPWjB8Er0UI6prv1ndCjNOs%2FTD2ZplduYx99RaZK9IhgZEfrjTxMTBp29HsCb8Weqctb57C1XquXpaDwCZeV2QLds4Mq1Vs3%2Fl5fXq0tlaQxetYI%2F6YsTZv1BVdPbVwqrbTuMz%2BmE%2FHiIzvvl%2FR%2FW9VEL06QV6aGn%2BGVZwvmAf%2FtZgjy1JnclvMay0qY1pwbJXy8PRbRpVyUwlo4WnbIJCSBNYrUnA4jRdV0WRR75x9%2F%2B%2FUE%2F7YVtrZeU5MAU8LyMN0VZwx0Ul%2FQCasCQBR%2Bh1HH5PWhlo5NHr19AhyKTmGdEWtNQUFDWzXazgM%3D&ala_anti=ck0%40459%2Cck1%4057%2Cck7%400"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color:var(--cos-color-text-em,#eb3333);">布尔什维克</a> 工人运动领袖 国家主导。</p><p class="ql-block">黑人与白人抢工作,不愿回到战争前。冲突,种族仇恨。</p><p class="ql-block">犹太工人,反犹太。不愿接收犹太学生。基督徒。</p><p class="ql-block">1922年 美国根本不能说出自己内心话语。必须合规。</p><p class="ql-block">3k党</p><p class="ql-block">红色恐怖</p> <p class="ql-block">布尔什维克 工人 动乱</p> <p class="ql-block">第四章 美国复兴 /68</p><p class="ql-block">红色大恐慌消失。</p><p class="ql-block">美国举国上下像猛然间解脱一般,觉得自己应该活在当下,生活是无聊的一地鸡毛,任何事情都可听之任之。而与此同时,人们尽可能地纵情音乐,收集娱乐大众的新鲜玩意儿。(1921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收音机</span>: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的KDKA广播电台正式开播,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p><p class="ql-block">1922年-1924年 喜欢收音机没人会关心红色问题</p><p class="ql-block">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思考。</p> <p class="ql-block">各类体育,丰富。美食</p><p class="ql-block">根本没人关心阶级。</p> <p class="ql-block">1922年,美国市场上出现了高达500美元一副的麻将热销现象,竟然有131000多副麻将被抢购一空。</p> <p class="ql-block">不再相信前辈的传统。只想过好此生。</p><p class="ql-block">女性不仅想当优雅的淑女,而是追求性格健全。</p><p class="ql-block">言论大胆,形式大胆。</p><p class="ql-block">战后十年,安抚晚会。</p><p class="ql-block">一切看来都毫无意义,不足挂齿。至少人们能痛饮几杯,从感情发泄中获得乐趣。把这个坍塌的世界忘到脑后。外面的世界如何残酷,如何疯狂,暂且束之高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人们把道德准则丢到九霄云外,用别的东西来代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的社会规则还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个新时代里,发现在旧日教条的废虚里,过着更加自由坦率的生活,也是一种长久生活乐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五章 道德教化的革命 /78</p><p class="ql-block">美国上流社会率先反对旧式习俗。</p><p class="ql-block">1920 女性获得选举权 电熨斗,洗衣机出现。吸尘器。女性从日常工作中摆脱出来。</p><p class="ql-block">女性工作,独立思想。</p><p class="ql-block">性意思 佛洛依德理论。</p><p class="ql-block">轿车增长,自由。</p><p class="ql-block">各种因素影响美国风俗改变。</p><p class="ql-block">1920年口红风行。化妆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六章 哈定总统与丑闻 /106</p><p class="ql-block">马里恩走出来的总统1923年去世,后面总统都不太愿意去哈定纪念碑揭幕。1931年6月胡佛和前总统柯立芝才接受邀请。</p> <p class="ql-block">1921年3月4日,战争已经结束两年多的时间了,由于参议院否决了《凡尔赛和约》的议案,伍德罗·威尔逊又坚持向宾夕法尼亚大道另一头国会山的上流人士毫不妥协,德国和美国依然互相仇视。</p><p class="ql-block">到了1920年的年中,一直繁荣发展的商业慢慢萧条,导致物价水平下降,此前持续走高的生活成本曾经引发公众不满。虽然超级爱国者依然狂热,但红色大恐慌逐渐退去,而此时塞耶法官还没有对萨科和万泽蒂作出终审判决。三K党拥有了几十万成员。宪法第十八条修正案的实施进入了第二年,私酒贩子们变得雄心勃勃。时髦女郎的恶行将全国搅得鸡犬不宁,恰好在此时,费城设计出了“道德长袍”,《文学文摘》刊登了这样的专题:《年青一代是否快要垮掉?》。此时美国的第一家广播电台才成立四个月,收音机的风潮还没有到来。女性身上的裙子遮住了一半小腿,看上去还会越来越短。犯罪委员会正在对芝加哥的犯罪潮进行调查。兰迪斯法官获得了“棒球沙皇”的美誉。</p><p class="ql-block">邓普希和卡彭铁尔签订了协议,第二年夏天将在波伊尔三十英亩园展开对决。《大街》和《世界史纲》成了当时最畅销的书籍。</p><p class="ql-block">整个国家在精神上疲惫不已。公众对于战争的喧嚣场景和红色大恐慌所造成的紧张局势产生了厌倦情绪,他们只希望平静下来、治愈伤口。威尔逊那套美国担负人类义务的说辞让他们的耳朵生茧,对政治理想不关心,只希望政府对自己的生活少加干涉,有机会处理私人事务,把公共事务抛到九霄云外。</p><p class="ql-block">哈定怎么会结交这样的朋友?事实上,在他风度翩翩的外表下,不过是个平凡无奇的小镇男人,一个“普通的血肉之躯”。他这种人最喜欢做的事,无外乎解开马甲的纽扣,嘴里叼着雪茄,手边放着足够多的啤酒冰块,和老朋友聚在小酒馆里,在周末晚上消磨时间。</p> <p class="ql-block">第七章 柯立芝繁荣 /136</p><p class="ql-block">1921年毫无希望的萎靡不振已经过去,随后是1922年充满希望的经济转好,现在迎来了1923年急速发展的经济复苏。</p><p class="ql-block">1923年8月2日,也就是哈定总统去世的那天,美国钢铁公司(派发5美元股息)股价为87美元,艾奇逊铁路公司(派发6美元股息)股价为95美元,纽约中央公司股价(派发7美元股息)为97美元,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股价(派发9美元股息)为122美元;纽约证券交易所全天的交易量总计只有60多万的股。大牛市还遥不可及,经济繁荣的洪水却不断泛滥开来。</p><p class="ql-block">捡起一张统计学家们衡量战后十年经济波动的曲线图,你就会发现,经济活动曲线在1920年呈现锯齿状的增长峰值,从1920年年末到1921年急剧下滑至低谷,1922年的攀升趋势并不明显,在1923年年中达到又一个高点,在1924年稍有下滑(但是跌幅不及1921年),在1925年再次攀升,一直弯弯曲曲地上扬到1929年经济繁荣的巅峰时期,此后陡然下滑,猛跌了1930年和1931年的深渊之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08年福特公司生产的汽车 t型车</p> <p class="ql-block">福特 A型汽车(Ford model A car),福特旗下汽车,推出时间为1927年10月。</p> <p class="ql-block">从1923年到1929年年末的经济曲线相当于略有起伏的高原,而1924年和1927年的经济裂痕仅仅是两个缺口而已。这块高原代表了将近七年时间里从未有过的经济繁荣;在这七年里,人们对政治、宗教和爱情的幻想破灭,却相信在彩虹的尽头藏着一坛美国工业和销售业创造的大量财宝;在这七年里,正如斯图亚特·蔡斯(Stuart Chase)说的那样,商人“作为我们命运的主宰者”,剥夺了“政客、牧师和哲学家作为道德伦理和行为举止的标准的权利”,成为“引领美国社会的最终权威”。在这七年里,经济繁荣的乐队花车沿着中央大街车轮滚滚驶向前方。</p><p class="ql-block">花车的头等位子上坐着汽车制造商。属于他的主宰时代凶猛到来。</p><p class="ql-block">1919年,在美国行驶的<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小汽车</span>有677.1万辆;到了1929年,就多达2312.1万辆。这可能是柯立芝繁荣时代最有说服力的统计数据。</p><p class="ql-block">汽车甚至比浴缸还早普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让美国经济如此繁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p><p class="ql-block">有些原因是非常明显的。战争让欧洲经济陷入困境,美国经济却丝毫未受到损伤;等到和平到来之时,美国人发现自己宛如全世界的经济领袖。这个年轻的国家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充足的劳动力和巨大的国内市场,利用这个优势做了充分的准备。</p><p class="ql-block">美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生产,把机械效率和管理效率提到新的高度。福特公司在机械化劳动分工极细的基础上,遵循着高工资、低价格和标准化生产的信条。这套方法不仅在海兰德公园的工厂收到良好的效果,还在数千家工厂里发挥了作用。</p><p class="ql-block">只有诱导消费者大肆购买,那些六缸汽车、超外差收音机、香烟雪茄、化妆品和电冰箱才能源源不断地被推销出去。</p><p class="ql-block">广告出现</p><p class="ql-block">商业重新赢得了新的尊重。</p><p class="ql-block">各种俱乐部诞生。</p><p class="ql-block">柯立芝当上了总统,却依然冷漠清高。</p><p class="ql-block">在国内政务方面,柯立芝政府的记录更是不值得一提。他本人极其谨小慎微。当哈定丑闻曝光后,柯立芝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对此案提起公诉,使出巧妙的计谋把臭名昭著的多尔蒂内阁驱逐了出去,此后他一直表现得极为冷静,并具有公信力。当无烟煤矿罢工时,他并没有急于干涉,而是委派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吉福德·平肖(Gifford Pinchot)处理此事。面对当时棘手的政治问题——禁酒令时,他并没有明确表态,只是说应当依法执行。面对轰轰烈烈的禁酒运动,卡尔文·柯立芝依然置身事外,对此漠不关心。</p><p class="ql-block">繁荣的花车载着他们飞速向前,驶向他们心中的梦想,而政治可能会成为拦住他们去路的绊脚石。他们不想让一位实干家坐在总统的位置上;他们希望政府的作为越少越好,成本越小越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让美国经济如此繁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p><p class="ql-block">有些原因是非常明显的。战争让欧洲经济陷入困境,美国经济却丝毫未受到损伤;等到和平到来之时,美国人发现自己宛如全世界的经济领袖。这个年轻的国家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充足的劳动力和巨大的国内市场,利用这个优势做了充分的准备。</p><p class="ql-block">美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生产,把机械效率和管理效率提到新的高度。福特公司在机械化劳动分工极细的基础上,遵循着高工资、低价格和标准化生产的信条。这套方法不仅在海兰德公园的工厂收到良好的效果,还在数千家工厂里发挥了作用。</p><p class="ql-block">只有诱导消费者大肆购买,那些六缸汽车、超外差收音机、香烟雪茄、化妆品和电冰箱才能源源不断地被推销出去。</p><p class="ql-block">广告出现</p><p class="ql-block">商业重新赢得了新的尊重。</p><p class="ql-block">各种俱乐部诞生。</p><p class="ql-block">柯立芝当上了总统,却依然冷漠清高。</p><p class="ql-block">在国内政务方面,柯立芝政府的记录更是不值得一提。他本人极其谨小慎微。当哈定丑闻曝光后,柯立芝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对此案提起公诉,使出巧妙的计谋把臭名昭著的多尔蒂内阁驱逐了出去,此后他一直表现得极为冷静,并具有公信力。当无烟煤矿罢工时,他并没有急于干涉,而是委派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吉福德·平肖(Gifford Pinchot)处理此事。面对当时棘手的政治问题——禁酒令时,他并没有明确表态,只是说应当依法执行。面对轰轰烈烈的禁酒运动,卡尔文·柯立芝依然置身事外,对此漠不关心。</p><p class="ql-block">繁荣的花车载着他们飞速向前,驶向他们心中的梦想,而政治可能会成为拦住他们去路的绊脚石。他们不想让一位实干家坐在总统的位置上;他们希望政府的作为越少越好,成本越小越好。</p> <p class="ql-block">第八章 大吹大擂的日子 /160</p><p class="ql-block">柯立芝繁荣:</p><p class="ql-block">他们把精力投放在成功赢利的生意中,其他时间就在节日气氛里浮浮沉沉。他们也许会说:“没有历史的国度才叫幸福呢,有这么多的精彩节目值得去看呢。”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期待着精彩节目呈现在自己的眼前。</p><p class="ql-block">赛拉斯·本特也指出,这些人慢慢学着依靠新方式去利用国民思想,让人们每次只将全部精力消耗在一件事情上。</p><p class="ql-block">丧失精神力量的原因多种多样:战争结束后道德感下滑;经济繁荣的景象鼓励人们追求舒适度,只要得到一辆凯迪拉克轿车,受到《美国杂志》文章的赞扬,就能带来名利;周日开始流行高尔夫球和驾车出游;人们不赞同教会组织的那些政治游说活动,反感许多牧师和三K党一样持有同样的偏见;比这些原因更重要的是,科学原理和科学思考方式对教会起到了一定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原因其实很简单。一个幻想破灭的国家沉浸于如空中楼阁般的豪言壮语之中,又深受丑闻与刑事案件的影响,极为反感人性的堕落,为自己曾沉迷于此深感厌恶。多年来,美国人民渴望得到精神上的寄托。他们绝望地看着自己最初的理想、幻想和希望相继破灭,受到一系列事件和观念的腐蚀:战后的局面令人失望;科学学说和心理学理论摧毁了他们的宗教信仰,嘲讽了他们的情感信念;政坛腐败和街头犯罪一样相继而出;近来的报纸偏好于淫秽内容和犯罪凶杀的相关报道;浪漫爱情、骑士精神和奉献自我遭到否定;古往今来的英雄不经意间暴露本相,载入史册的圣徒不过是行为古怪的普通凡人。尽管还有商业之神可以崇拜,但是仍无法避开人们心中的怀疑:这尊神像莫不是拿黄铜做的?热点炒作让公众对当代英雄视若神明,可这些英雄却从电影片约和由他人代笔的文章里获利丰厚,让人无法心服口服。如果人们希望安稳度日,与世人友善相处,必然需要某种他们生活里缺少的特质。霎时间,林德伯格带来了一切。浪漫爱情、骑士精神和自我奉献,全部体现在这个现代的格拉哈德(Galahad)身上,而这一代人已经完全摒弃了格拉哈德。林德伯格没有接受送上门的电影片约,没有兜售自己的推荐书,没有自我标榜,也没有让自己陷入丑闻之中,他的品位无懈可击,他样貌英俊,性格果敢。炒作宣传的机器准备把他推到一个举世瞩目的高度。公众从宗教广泛复兴的角度认可了他,这有什么好奇怪的?</p><p class="ql-block">在林德伯格飞越大西洋三四年后,每逢周末,都有崇拜者开着汽车来到他的新泽西农场周围,马路上拥挤不堪,希望一睹他的风采。据说他甚至无法把衬衣送到洗衣店,因为这些衣服根本拿不回来,被人们当作收藏的珍贵纪念品。在数百所学校的墙上、在数千间房子里,都挂着他的照片。没有一位在世的美国人能够得到这样自始至终的崇拜,有人会说,也许除了亚伯拉罕·林肯以外,甚至没有一位过世的美国人能获得这种殊荣。你可以批评柯立芝、胡佛、福特、爱迪生、鲍比·琼斯和其他报纸头条上的英雄,但是倘若你敢对林德伯格的行为加以指责,就会伤害到你的听众。因为,林德伯格就是上帝的化身。</p><p class="ql-block">有人会暗自思忖,对一位特级飞行员来说,这情形真是不错。容我补充一句,这情形对美国人民而言也相当不错。在1927年5月20日以前,没有人敢保证,他们对英雄人物的品位能达到如此高度。</p><p class="ql-block">1928年3月大牛市进入了最轰动的阶段。这一天之中,美国广播公司的普通股股价上涨了10%,人们从中获得的直接利益远远高于世界上所有的直航飞行员和重量级拳王的收入。</p><p class="ql-block">美联储,美国就是为了那些资本家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九章 精英们的反抗 /19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十章 酒与阿尔·卡彭 /213</p><p class="ql-block">禁酒与黑帮</p><p class="ql-block">第十一章 佛罗里达,甜蜜的家 /234</p><p class="ql-block">在1928年,亨利·维拉德(Henry S.Villard)在《民族》杂志里这样描述他驱车前往迈阿密时看到的情景:“高速公路两旁是废弃的住宅小区,大门上粉刷的豪宅名字已经斑驳脱落。铺设了几英里的水泥人行道旁,孤零零地立着光秃秃的路灯,原先要建房屋的土地上杂草丛生、遍地蒲葵……偏远的住宅小区里全是空无一人的房屋。当我加速驶过这些地方时,仿佛在穿越一座受到死亡威胁的城市。”1928年,佛罗里达州共有31家银行倒闭;1929年,倒闭的银行增至57家;几年间倒闭银行的负债数额超过了美国任何一个州的记录。1929年,地中海果蝇对佛罗里达州的柑橘林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当地的经济状况更加不堪一击。对迈阿密的银行清算显示,1925年该州的银行资产攀升到了10亿美元以上,令人极为振奋;如今这个数字一路下降,又让人哀号不已:</p><p class="ql-block">1925年:1 066 528 000美元</p><p class="ql-block">1926年:632 867 000美元</p><p class="ql-block">1927年:260 039 000美元</p><p class="ql-block">1928年:143 364 000美元1929年:142 316 000美元</p><p class="ql-block">而正是在这几年,全美各地都相信繁荣就是胜利!到了1930年年中,美国开始呈现经济全面萧条的态势,佛罗里达州已经有26座城市拖欠债券的本金和利息,违约情况最为严重的有西棕榈滩、迈阿密、桑福德和沃斯湖;迈阿密市有一笔数额不大的债券在1930年8月份到期,该市坦承已经无法赎回这笔债券,恳请债券持有人多给一些时间。</p><p class="ql-block">19世纪到20世纪房地产热的最后阶段集中在城市中。要描述这些年美国城市轮廓的变化,只要把任何一座大城市在1920年和1930年的航拍照片比较一下就行了。在1930年,每座城市的中心几乎都有次第而立的摩天大厦。高楼的建设热潮在纽约已经达到了顶峰,特别是在纽约中心城区,大都市的高楼简直是隐形的广告。</p><p class="ql-block">有一张拍摄于1931年年初的照片显示出,从旁边的东河眺望纽约中心区,其中二十座最引人注目的建筑都是在战后十年修建的。</p><p class="ql-block">城市的摩天大楼过度建设体现着人们的这种自信过度膨胀。在1931年的春天,纽约中心区有17%的办公大楼、临近广场区有4.0%的办公楼,都没有带来什么回报;</p><p class="ql-block">第十二章 大牛市! /251</p><p class="ql-block">第十三章 大崩盘! /278</p><p class="ql-block">第十四章 后记:1930年到1931年 /29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