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南方虹</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00002803</p><p class="ql-block">图 片:自 拍</p> <p class="ql-block"> 哲学家徐文明著的《杨岐派史》有这么一段话:“杨岐派兴起之后,不仅遍及中国,还传播到周边国家。杨岐派对于日本禅宗影响很大……在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中,杨岐派有二十流,显然为其主流宗派。”</p><p class="ql-block"> 让我产生前往杨岐普通寺一游的心动,当驱车进入杨岐山,倍感山花烂漫处,春风分外香。让人赏心悦目,游完杨岐普通寺方知并不普通。</p> <p class="ql-block"> 杨岐山的由来说法有二,一是原于杨广后代杨白曾隐居此山,北宋的《太平寰宇记》首次记载有炀帝坛,并称之为炀岐山;《袁州府志》明确记载,杨岐山下有炀帝庙,普通院旁有隋炀帝祭坛;《萍乡县志》有杨岐山“隋炀帝坛”记载。从而杨岐山应该是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二是战国初期,著名哲学家杨朱(又称杨子)来此地,面临岐路,故以此山得名。</p> <p class="ql-block"> 杨岐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主要是有普通寺和孽龙洞两个大景点。</p><p class="ql-block"> 普通寺座落于杨岐山中部半山中,四面森林环绕,景色宜人,有一种庄重而神秘的视景,在景区对面,一片凤尾竹,仿佛向你点头是示意。</p><p class="ql-block"> 竹叶茂密,竹笋尖尖问世,给人带来美好的微笑,一种虚怀若谷、安之若素的人与自然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普通寺之所以不普通,历史底蕴丰厚。在南宋之前叫“崇福杨寺”,后因寺宇建于杨岐山。更名为“杨岐寺”。</p><p class="ql-block"> 景佑四年(1017)杨岐寺的普通禅院缺一主持,袁州方会禅师学成出山,派往主持,因他年轻,通读经法,立意高远,创立了杨岐派,杨岐方会被称为“少年长老”。“杨岐普通寺”因此闻名。</p><p class="ql-block"> 他的得意门生保宁仁勇,继承并发扬了方会的思想,不断振兴,为杨岐派的崛起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宋代著名的禅师,也从那时起在全国和日本、朝鲜、越南传播,盛名远扬。</p> <p class="ql-block"> 之所以不普通,不单是守望与传承寺庙本身经法的发扬光大。也沉淀着居多历史文化的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 寺庙后院有一颗饱经沧霜的松柏,为杨岐二祖甄叔禅师刚到寺庙时栽种,俗称“到栽柏”。禅师圆寂时遗言:“树枝垂地,我当重来”。</p><p class="ql-block"> 因此后辈代代相传,浇水施肥,至今已1200多年,树高31米,直径2.33米,围约7米。系县政府一级保护古树名木,命名为“唐柏”。</p> <p class="ql-block"> 寺庙的后山约200米,有一江西省人民政府1987年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的“文庭式墓”。</p><p class="ql-block"> 墓周树木覆盖,花团锦簇,守护着这位清末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诗人、近代词人。</p><p class="ql-block"> 他与当时社会名流一起创立“强学会”,倡导变法维新,成为光绪皇帝改革图强的得力助手。</p><p class="ql-block"> 著有《春秋学术考》、《中兴政要》等10多部著作。光绪三十年,文廷式在家乡萍乡逝世,时年49岁。人称“天丧斯文,后无来者”。</p> <p class="ql-block"> 沿着寺庙左侧“千丈路”(传说神仙下凡一指千丈),约300米有股潺潺流水,顺着山泉下端有一井泉,称为“子午泉”,相传每逢子时或午时才会冒出清泉。</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是僧人每逢子时(属阴)和午时(属阳),到泉井取水。道人认为,午时水为纯阳水,有辟邪保健功效,可用来泡茶、酿酒、沐浴;而子时水为纯阴水,将子时水和午时水结合,成为子午阴阳水,可补心安神。</p> <p class="ql-block"> 普通寺不普通还在于党和政府对统战工作非常重视,与富民政策息息相关,新农村建设紧密相连。</p><p class="ql-block"> 去年通过对杨岐山自然村的重点打造,与寺庙相得一彰,站在山顶眺望,尽收眼底,好一个世外桃园!</p><p class="ql-block"> 象似春风吹过春山的脸庞,翠绿盎然间藏着无尽生机与希望。山间白墙绿瓦,炊烟与云雾并存,好一幅春色如诗如画,每一抹绿如大自然精心雕琢,每一片花绽放在绿意之中。</p> <p class="ql-block"> 普通寺的山花芳香,风飘四野,游不完的山谷景观,赏不尽的无限风光。大至满山翠绿万紫千红,小至石上苔花开如牡丹。</p><p class="ql-block"> 比如方竹、千丘田、铁笼关虎……是一幅幅天然的梯田文化与美不胜收的山形地貌。有待与现代科学接轨,未来将会是一个更加完善,更加完美的多元化的杨岐普通寺旅游胜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