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国培学习中有幸学习了黄教授的《好好说话,学会如何与学生高效沟通》讲座,对于“沟通”收获了更有温度的认知。沟通是座心桥,连接人与人的关系。而教育是让语言成为窗,而不是墙。</p> <p class="ql-block"> “有温度的沟通”主题下,我思考了三个问题:</p><p class="ql-block">1、为什么讲了那么多,孩子却不听?</p><p class="ql-block">2、如何说孩子才会听?</p><p class="ql-block">3、除了说,我们还可以做什么?</p> <p class="ql-block">(一)态度不对,孩子因为拒绝态度也就拒绝了大道理。</p><p class="ql-block"> 大人会拿别人家的孩子跟他对比,想表达的是善意的提醒,但说出来却变成了一把直戳你心口的利剑,能否做到对人不对事?能否控制情绪?对人的语言,让孩子就会难以接受,拒绝沟通的关系。不能好好说话,表达爱意是产生摩擦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二)大人自己没有做到那个“大道理”,榜样错了。</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要做到知行合一的榜样。告诉孩子知道不知道,做了才知道。要知道身教大于言传。因为小孩不会总听大人的话,但是他们会模仿大人。</p><p class="ql-block"> 想到《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它会告诉你:孩子需要的不是重复的说教,而是一起去示范、引领方法。《银河补习班》表现的是家长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以身作则、互相信任,帮孩子培养自学习惯、探索与坚守等品质。在这一理念下成长的儿子,幸不辱命,成长为梦想中的航天员,并在危险中成功自救。我们培养孩子,其实是用榜样影响孩子,引领孩子成为他自己。</p> <p class="ql-block">二、探讨亲子沟通策略:如何说,孩子才会听?</p><p class="ql-block">1、理解内在需求。(双方)</p><p class="ql-block"> 那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山理论”,我们的行为-应对方式,就如我们刚才这种命令式、指责式的方式。而在冰山的下面藏着我们个人的感受、观点、信念、期待、需要、自我。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冰山模型,真正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父母行为背后正真想表达的观点以及期待等。</p> <p class="ql-block">2. 语言模式的重构(换种方式)</p><p class="ql-block"> 我意识到“语言暴力”的无形伤害:消极的“激励”实为否定,易引发逆反心理。 </p><p class="ql-block"> 学会用“成长型语言”替代“固定型语言”:从“你错了”变为“我们试试其他方法。</p> <p class="ql-block">三、除了说,我们可以做什么? </p><p class="ql-block"> 言传身教,做好孩子的榜样。师生沟通不只是说教接受的传递,更是生命与生命的影响,彼此的相互照亮。</p> <p class="ql-block"> 此次培训不仅是技巧学习,更是一次教育观的革新。深刻体会到: </p><p class="ql-block"> “好好说话”的本质是“好好育人”:语言是师生关系的桥梁,更是学生自我认知的镜子。 </p><p class="ql-block"> 沟通的终点不是服从,而是成长:通过尊重与信任,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培养其理性表达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p><p class="ql-block"> 做个情绪稳定的教师,看得见孩子问题背后的情绪,让老师说出的话被孩子听见。透过语言这扇窗,让师生的关系更加紧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