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漫步游(6)龟蛇锁大江 天堑变通途

骑者好运

<p class="ql-block">龟蛇锁大江是武汉长江著名景观,“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也就是常说的“龟蛇锁大江”。</p><p class="ql-block">汉阳龟山,东起长江边,西临月湖畔,全长1730米。武昌蛇山西起长江边,东至大东门,全长约3500米。由于二山,一座“若巨鳌浮水上”,一座“缭绕如伏蛇”,“雄踞江之东西,势若龟蛇环卫”,当地的民众在明末以来便逐渐以龟山、蛇山呼之。龟、蛇二山束锁住了江流,限制了沙洲涨没的范围,使武汉地区有了长期不变的深水港。</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诗词: 《菩萨蛮·黄鹤楼》</p><p class="ql-block">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p> <p class="ql-block">传说龟、蛇二山是大禹手下两员大将所变化。大禹治水时,命龟蛇二将竭尽全力制伏长江水患,但由于水怪厉害,仍时常兴风作浪,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两员大将为了战胜水怪,以自己的身体变作龟、蛇二山,将水怪永远镇压在山下。</p> 武汉长江大桥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诗词《水调歌头·游泳》</p><p class="ql-block">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p><p class="ql-block">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p> <p class="ql-block">武汉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是由苏联人协助设计和建造的,建成通车时间是1957年10月15日。至今已有65年的历史。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苏联莫斯科的十月革命桥。</p> <p class="ql-block">武汉长江大桥,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的美誉,“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最早是毛主席在诗词中形容武汉长江大桥的!</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公园西临著名的“武汉长江大桥”,这是长江江边公园仰视大桥。</p> <p class="ql-block">对面就是龟山,山上是龟山电视塔。</p> <p class="ql-block">桥头堡的设计借鉴了清代黄鹤楼的建筑风格,显得大气磅礴;桥身的镂空花板由武昌造船厂精心铸造,充满了工艺之美。</p> <p class="ql-block">乘坐江边游轮可以游览武汉长江夜景,属于游览项目。不过,这里还有一个渡轮码头,只需要5元,就可以从武昌到对面汉阳,同时游览长江以及长江汉江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历程可谓历尽艰辛。早在1906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就提出了在武汉建设长江大桥的构想,但由于技术、资金等诸多原因一直未能实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个梦想才逐渐变为现实。</p> <p class="ql-block">1950年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这一决策为中国的桥梁建设史揭开了新的篇章。在随后的几年里,大桥的设计、勘探、建设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1953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成立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调集国内优秀的桥梁技术力量,共同投入到这项伟大的工程中。</p> <p class="ql-block">1955年,大桥正式开工建设,面对长江天堑,建设者们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采用了当时世界首创的“管柱钻孔法”,在江底建起了高大坚固的桥墩,经过两年艰苦奋战,1957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沿江边公园可以从大桥下方穿行到大桥南部,这里有个“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沿楼梯可以到达纪念碑,进而上桥。</p> <p class="ql-block">长江大桥纪念碑及其观景台与长江大桥同时竣工于1957年,碑高6米,重达20余吨,是游人赏长江、看大桥的最佳位置之一。碑座上刻着《武汉长江大桥建桥记》,详细记录了大桥的建设历程和重要意义。碑身采用圆柱形设计,寓意着“管柱钻孔法”中的管柱;而碑顶上的立方体则象征着打桩机,整体造型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圆柱碑身一面刻着“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纪念碑”,另一面刻着毛主席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碑这里的观景平台正好和铁路线在一层,可以近距离看到火车从桥上通过。</p> <p class="ql-block">这里看到的武汉长江大桥更加清晰和有立体感。</p> <p class="ql-block">江面也更加开阔。</p> <p class="ql-block">从纪念碑观景平台就可以沿台阶上到大桥桥面。</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造型的桥头堡</p> <p class="ql-block">大桥西端的龟山电视塔脚下,也有一个最佳观景点,这里可以拍到大桥侧面全景。</p> <p class="ql-block">从傍晚到花灯初上到灯火阑珊的大桥。</p> 武汉长江大桥夜景 <p class="ql-block">从桥面看到的黄鹤楼夜景更加奇妙无比。</p> <p class="ql-block">这面则是龟山电视塔。</p> <p class="ql-block">夜色下的两个桥头堡</p> <p class="ql-block">和黄鹤楼同框的桥头堡</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繁忙的游轮</p> <p class="ql-block">汉江区</p> <p class="ql-block">户部巷美食街</p> 龟山 <p class="ql-block">“龟蛇锁大江”之龟山。</p> <p class="ql-block">武汉龟山位于汉阳区,南临长江、北依汉水,处于汉江和长江交汇地,与武昌蛇山隔江对峙,形成“龟蛇锁大江”的壮丽景观。相传大禹治水时,灵龟助其降服水怪后化为山体,故得名“龟山”。历史上,龟山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东吴曾在此设要塞。登顶龟山可俯瞰长江与汉水交汇,远眺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及城市全景,被誉为“城市阳台”。</p> <p class="ql-block">武汉龟山融合了神话传说(灵龟镇水)、历史战役(三国要塞)和现代地标(电视塔),是武汉“山水人文”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佛云亭,这里是武汉长江大桥最佳观景点。</p> <p class="ql-block">这龟山上的洞,和桃花夫人有什么关系?</p> <p class="ql-block">龟山电视塔,是中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多功能电视塔,于1985年建成,可用于发射电视和调频广播以及旅游观光、餐饮娱乐、消防督察等。</p> <p class="ql-block">中华第一鼎</p> <p class="ql-block">蝴蝶泉</p> <p class="ql-block">鲁肃墓,东吴大将鲁肃的衣冠冢。</p> <p class="ql-block">龟山山脊游览步道</p> <p class="ql-block">长江,武汉长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长江,鹦鹉洲大桥。</p> <p class="ql-block">汉江,晴川大桥</p> <p class="ql-block">高耸入云的龟山电视塔。</p> <p class="ql-block">桂月亭</p> <p class="ql-block">三国鼎立之枭雄曹操。</p> <p class="ql-block">三国鼎立之结义刘关张</p> <p class="ql-block">三国鼎立之孙权孙策</p> <p class="ql-block">红色烈士墓</p> <p class="ql-block">向警予烈士长眠于此</p> <p class="ql-block">地质知识,根劈作用</p> <p class="ql-block">地质知识,石英砂岩</p> <p class="ql-block">状元亭</p> <p class="ql-block">张之洞兴办的汉阳铁厂旧址</p> <p class="ql-block">清朝摩崖石刻“大别山”,据说是大禹治水站立之处。</p> <p class="ql-block">刚刚建成的计谋殿,还不能进入。</p> <p class="ql-block">龟蛇锁大江</p> <p class="ql-block">站在龟山望蛇山。</p> <p class="ql-block">武昌首义指挥者,黄兴。</p> 蛇山 <p class="ql-block">蛇山又名黄鹄(hú)山,绵亘蜿蜒,形如伏蛇,头临大江,尾插闹市。与汉阳龟山隔江相望,武汉长江大桥的南岸和汉阳龟山的北岸为一桥飞架的南北交点。蛇山以武昌路为界,西为黄鹤楼公园,东为首义公园。蛇山长约1790米,海拔85米,宽25—30米,山上古迹甚多,名胜也不少,均呈斜陡长狭形,形势十分险恶。 在长约2公里的山上,历代建有众多的名胜古迹,驰名的楼阁亭台有20多处,历代名人崔颢、孟浩然、李白、王维、陆游等10多人,均先后登临游赏,吟诗作赋,留下“寒花媚幽石,疏林带高阁”,“桃桦深处暖云浮,隔树红妆倚翠楼”等名句。</p> <p class="ql-block">蛇头,黄鹤楼。龟蛇锁大江,一桥飞架南北。</p> <p class="ql-block">从蛇山望龟山</p> <p class="ql-block">宋代陆游《入蜀记》云:“州城之东隅石城山,山缭绕如伏蛇”,故有“蛇山”之名。蛇山头倚长江,与龟山夹江对峙,形成“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的奇特景观。三国时,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孙权至江夏(今武昌),依山筑城(尚有遗址可辨),并在黄鹄矶头建成黄鹤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立县于此,历代不断扩建,名区胜迹甚多,自</span>此江夏古城风貌更为壮丽,黄鹤楼也誉为千古绝景。</p> <p class="ql-block">蛇山全貌</p> <p class="ql-block">蛇山山脊游园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