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二十五军长征决策地花山寨长征文化公园

云中龙

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简称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是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铁铺镇何家冲村。可你知道决定红二十五军长征的会议在哪里开的吗?今天就跟着我的镜头一起探访红二十五军长征决策地光山县花山寨会议旧址 1934年11月11日,鄂豫皖省委第14次常委会议召开,因为会址毗邻战略要塞花山寨,这次会议史称“花山寨会议”,会议决定,鄂豫皖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实行长征。这次会议成为红二十五军前途命运的转折点。 村头,新建成一座山寨大门,门头上的红五角星熠熠生辉,这就是花山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性建筑。 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光山县以花山寨会议旧址等历史遗存为核心,构建花山寨会议集中展示带,打造完整区域性主题红色教育活动以及旅游功能带,大型红二十五军长征浮雕墙已基本竣工。<br><br> 花山寨的一个山坡上修建的高大的“红军墙”前,鲜红的红二十五军军旗招展、党徽闪耀,旗下挺立着徐宝珊、吴焕先、徐海东、郑位三、戴季英和程子华等6位红军将领的塑像。 花山寨村三面环山,山上绿树繁茂。村中鄂东北道委司令部旧址、徐海东等红军将领旧居等一个个红色遗址、遗迹散落分布,传颂着动人的红色故事。 红二十五军1931年10月成立于皖西麻埠,隶属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是以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和六霍起义的一部分工农武装为基础,建立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一支红军。建立初期,相继参加了商潢、苏家埠、潢光等战役和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1932年10月,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红四方面军撤离苏区,留在根据地的红军部队重新组建红25军;11月30日,在檀树岗正式组成新的红25军,在主力撤离的情况下,连续取得郭家河、潘家河、杨泗寨等战斗的重大胜利 。1933年4月,皖西地区的红28军缩编为73师,并入红25军 。1934年11月,周恩来指示全军实行战略转移,红25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 沿“红军墙”后山上的石阶拾级而上,可看到一座烈士陵园,园里竖着9块烈士墓碑。埋葬在这里的烈士除了姚志修、胡柱先、匡占华外,其他墓碑上均写着“无名烈士墓”。 红二十五军的长征路上,虽然没有雪山草地大渡河,但同样艰苦卓绝。鏖战独树镇、伏击木札岭、血战庾家河、攻克两当、勇战四坡……长征途中,红二十五军经历多次激战,打破敌人重重围追堵截,付出了巨大牺牲。他们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陕北,建立了特殊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