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谈古论今:不怕真小人,就怕伪君子!

知行合一

<p class="ql-block">  “不怕伪君子,就怕真小人”这句话出自《菜根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意思是:相比于那些表面上道貌岸然,但实际上心怀不轨的“伪君子”。那些行为不端,但直率和坦诚的“真小人”反而更容易被人们识别和防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伪君子和真小人的定义及区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小人‌:指的是那些行为不端、品德低下的人,他们的特点是直率和坦诚,不会掩饰自己的缺点和恶行。虽然他们的行为令人厌恶,但至少人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底细,从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伪君子‌:指的是那些表面上道貌岸然、道德高尚,但实际上心怀不轨、行为卑鄙的人。他们善于伪装,隐藏自己的真实面目,用道德的外衣掩盖自己的私欲和恶行。伪君子的虚伪和欺骗性使得人们很难识别其真实意图,容易受到伤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句话强调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虚伪的危害。它提醒人们在社交和职场中要保持警惕,识别那些表面上仁义道德但实际上满肚子坏水的“伪君子”,避免被其虚伪的外表所蒙蔽‌‌。</p> <p class="ql-block">  关于真小人,有一段经典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唐朝名将郭子仪,有一次卧病在床,有一个叫鲁费的官员前来拜访。此人乃是中国历史上名声狼藉的奸诈小人,相貌奇丑,很多人看到他的面容总会不免掩口失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郭子仪听到门人的禀报后,马上下令左右的姬妾随从退到后堂去不要露面,他独自等待。鲁费走后姬妾们不解地问:“许多官员来拜访您不曾让我们躲避,为什么此人前来就让我们躲起来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郭子仪微笑着说:“此人相貌丑陋而内心又十分阴险,你们看到他不免发笑那么他一定会记恨在心,如果此人将来掌权,我们的家族就要遭殃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郭子仪对这个官员太了解了,在与他打交道的时候做到了小心谨慎。谁都不想和小人打交道,可是遇到这种真小人总会比遇到一个冠冕堂皇的伪君子要强百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下来说一段伪君子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唐玄宗时期,当时的宰相是李林甫,他位高权重却嫉贤妒能,时常用各种手段排挤打压其他官员,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被他设计打压的人包括但不限于诗人张九龄、中书侍郎严挺之、兵部侍郎卢绚等人,这些人或贬官降职,或外放,都被排挤出了政权的中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比如他利用户部尚书裴宽和刑部尚书裴敦复之间的矛盾,假装与裴敦复交好,并唆使裴敦复揭发裴宽,使得裴宽被贬睢阳,用得一手借刀杀人。后来因裴敦复立下战功,在朝廷中地位提高,李林甫又因忌恨转而陷害裴敦复,可谓是反复无常。诸如此类行径,不胜枚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林甫常常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收买宫人、贿赂妃嫔,进献谗言,离间玄宗与其他朝臣的关系,使得许多有才之人不得报效于朝廷。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啗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便是口蜜腹剑的由来。李林甫在身死后,被杨国忠和安禄山诬陷谋反,最终大怒的玄宗命人对他挖坟掘尸,其家人被流放荒蛮之地,也算是“强中自有强中手,恶人自有恶人磨”因果循环、报应不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谈古论今, 以上这两段典故启示世人:不管是真小人还是伪君子,我们做到的就是培养自己辨别真假的能力。这样也会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避开一些不必要的“人为”的陷阱。</p> <p class="ql-block">  “不怕真小人,就怕伪君子”这一观点在历史上有很多典故,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吕布与陈登的故事‌:在东汉末年,吕布因陈登的辅佐得到了徐州。但陈登却暗中与曹操勾结,最终导致吕布的失败。吕布对陈登的信任最终换来了背叛,这一事件揭示了伪君子人面兽皮,包藏祸心的危险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固的故事‌:东汉末年的官员李固表面上忠心耿耿,实际上却培植党羽、排挤异己,最终因党争被流放。他的行为表明,伪君子往往表面上忠心,实则心怀不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桧的故事‌:宋代的秦桧表面上礼贤下士,实际上却暗中打压抗金名将岳飞,最终导致岳飞的冤死。秦桧的行为展示了伪君子的虚伪和凶残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安石与吕惠卿的故事‌:在王安石变法期间,吕惠卿表面上与王安石交好。实际上却利用王安石的影响力提升自己的地位,最终在王安石失势后背叛了他。这一事件揭示了伪君子的虚伪和自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些典故都展示了伪君子的虚伪和欺骗性,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警惕那些表面仁义道德,实则心怀不轨的人。</p> <p class="ql-block">  古话说:“虎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人戴着面具,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人包藏祸心,喜欢笑里藏刀。有的人阴奉阳违,口蜜腹剑;所以在人际交往时,要有一双慧眼来识别小人,不要傻傻地对任何人都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怕真小人,就怕伪君子”。谈古论今这句话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虚伪的危害。强调了真诚和信任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真小人不会掩饰自己的缺点和恶行,狂妄自大,无恶不作。虽然他们的行为令人厌恶,但至少人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底细,从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伪君子却截然不同。他们善于伪装,隐藏自己的真实面目。擅长用道德的外衣掩盖自己的私欲和恶行。伪君子的行为难以预料,因为他们常常以道德的名义行事,让人放松警惕,从而更容易虚情假意,蛊惑人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像现在网上好多满口仁义道德的所谓成功人士。这些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嘴里讲着弘扬传统,说得头头是道;实则包藏祸心,打着积德行善,帮众人改变换命的幌子,用些漂亮话给骗局打掩护,引人上钩 ;这些人堪称骗术高明的“伪君子”。起初,他们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幌子,侃侃而谈,用冠冕堂皇的话术营造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吸引众人的关注与信任。待取得他们初步认可后,便循循善诱,诱导人们一步步踏入们精心设计的圈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们通常开设各类培训班,收费高得离谱,一堂课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不知多少人因盲目相信他,不仅花光积蓄,甚至背负巨债,最终走向破产。可即便被坑得倾家荡产,部分受害者还浑然不觉,依旧对他赞不绝口,实在令人唏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怕真小人,就怕伪君子”这句话启示我们世人:与陌生人交往时,应保持警惕。“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是越是那些表面上道貌岸然的人,我们尽量要避而远之;即便是工作需要,我们也要长点心眼,多留点意。避免识人不明,深受其害。</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不怕真小人,就怕伪君子”。谈古论今:伪君子和真小人,这两种人在社会中都不少见。伪君子表面上对我们百般讨好,说尽好话,但实际上,他们背后可能会坑我们、害我们,甚至在关键时刻给我们致命一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真小人则不同,他们一开始就明确表示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益而来。与这样的人打交道反而简单,因为大家都在明面上,彼此之间也不会有太多的欺骗。真小人其实可以通过法律框架和合同约束来管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伪君子的危害之所以比真小人更大,是因为伪君子会先赢得我们的信任,然后在关键时刻害我们,而我们往往还蒙在鼓里。所以,伪君子的背后下手,才是最可怕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要立足于社会,就得练就一双看清人情世故,懂得识人辨人的火眼金睛。特别是对于生活中那些“真小人”、“伪君子”而言,我们更是要明察秋毫,明哲保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怕真小人,就怕伪君子”。谈古论今,这句俗语启示我们:不管真小人也好伪君子也罢,他们根本上都是一些卑鄙无耻,阴险狡诈,道德败坏,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祸国殃民的小人。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敬君子远小人,与高人为伍,与智者同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句话还提醒我们: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明剑易躲,暗箭难防。所以与陌生人打交时,我们一定要大智若愚,耳聪目明,尽早认清这两种人的真面目,避免被小人所伤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