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灯笼不见了,大门上锁了,人影稀少了。村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空旷与宁静。空旷的闹心,宁静的害怕。打工的,上学的,盆盆罐罐,大包小包,在村口集结。随着马达的轰鸣,看到的是孩子的不忍离去,老人的忧伤眼神,和汽车一溜烟的背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年前的村口,是满满的期待;年后的村口,是离别的忧伤。青山依旧,夕阳依旧。可唯独这过年的热闹就像那山头上的一抹晚霞一晃就消失了,留下的是老人一年的孤独和每天一日三餐的艰难。</p> <p class="ql-block"> 几千年前,孔子就说:“老者安之,少者怀之”。人类进入21世纪,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幼有所教,老有所依,可现在,看看农村这些留守老人的现状,着实让人揪心,也让人无奈。大多数老人疾病缠身,生活不能自理,勉强支撑着艰难度日,还时不时的面临着缺盐少油,没菜没药的困境。身处大山,远离集市,有哈钱东西不的来,儿女千里之外寄来的东西,只能到镇上,一放就是十天半个月,如此种种,成为这些老人的生活常态。你说他们能安心有依靠吗?是时代变了还是人心变了,是时代的进步,还是人性的蜕变。国家乡村振兴如何养老面临着苍天的拷问。良心,孝心,外出打工谋生,三者交替在一起,矛盾着,煎熬着,吞噬着每一个上有老下有小中年男女的心。他们选择着,挣扎着,痛苦着。时代把他们推在了风口浪尖上,不得不丢下老人,外出谋生。没钱养活不了家,外出挣钱是他们无奈的选择。只是苦了这一代老人。这是这一代人的宿命,也是他们的悲哀。人间亲情面临着断崖式的淡漠。50,60后的养老不敢想象,或许将更加难看。</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偌大的村庄,被漆黑包裹着。寒风中偶尔幽幽着一两点灯光,几年前安装的路灯,早已不亮了。唯独这夜鸟的尖叫,更加响亮,更加瘆人。</p> <p class="ql-block">文:李成对老师</p><p class="ql-block">图:李成对老师</p><p class="ql-block">音乐:酷狗音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