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周末,大风乍起,再次倒春寒。</p><p class="ql-block"> 刚好订了去柏联广场看毕加索画展的票,可以近距离感受立体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的内涵及变化。</p><p class="ql-block"> 据说,这还是西南地区首次举办的毕加索主题画展。按照毕加索的生命年轮,划分为蓝色时期、玫瑰时期、蜕变时期、立体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田园时期等六个板块。徜徉其间,沉浸在大师无与伦比的艺术氛围中……</p><p class="ql-block"> 回家路上,寒风呼啸。联想到美国单方加征关税的霸凌,世界之大变局,以及我国的沉着应战、精准施策;人心安定、稳如泰山。</p><p class="ql-block"> 不由心潮澎湃、为国骄傲。有道是:</p><p class="ql-block"> 室外狂风大作,室内艺术流淌。</p><p class="ql-block"> 任它雷鸣电闪,我自屹立巍然。</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巴勃罗·毕加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著名画家、雕塑家。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p><p class="ql-block"> 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之一。代表作品:《格尔尼卡》《和平鸽》《亚威农少女》《生命》等等。</p><p class="ql-block"> 据查询毕加索生平得知:1881年,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1897年,毕加索赴马德里的普拉多艺术馆进修。1900年,毕加索前往巴黎工作并生活。1903年,完成画作《生命》。1907年,画作《亚维农的少女》的完成,成为他创造立体派风格的里程碑。</p><p class="ql-block"> 1937年,毕加索的大画幅《格尔尼卡》作品,以纳粹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滥杀无辜的事件为背景创作而成,抨击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p><p class="ql-block"> 1949年,他的作品《和平鸽》被选为国际和平会议海报。1973年,毕加索在法国穆然去世,享年91岁。</p><p class="ql-block"> 据统计,毕加索是一位丰富多产的画家,其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特色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p><p class="ql-block"> 毕加索在其艺术探索的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连续和稳定,但始终坚持最为自由的创作心态。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凡此等等。从具象到抽象,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以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为例,这是第一件立体主义画作。少女正面的脸上却画着侧面的鼻子,而侧面的脸上倒画着正面的眼睛——受塞尚“用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来处理自然”的思想启示,力求组织起一种几何化倾向的画面结构美。虽然还有一定的具象性,但通过“同时性视象”的绘画语言,将物体多个角度的不同视象,结合在画中同一形象之上,从而开创了立体主义画派。</p><p class="ql-block"> 了不起的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大师!</p> <p class="ql-block">线条与形状,具象与抽象</p> <p class="ql-block">蓝色时期的阴郁</p> <p class="ql-block">玫瑰时期的热烈</p> <p class="ql-block">蜕变时期的暗黑</p> <p class="ql-block">立体主义的开创</p> <p class="ql-block">超现实主义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田园时期的回归</p> <p class="ql-block">命运卡、冰箱贴,你选哪一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