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常德是湖南省西北部的一个地级市,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城市,常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以及武陵山脉、雪峰山脉东北端。它东临洞庭湖,西接黔渝,南通长沙,北连荆襄。</p><p class="ql-block">常德城始建于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古称武陵、朗州,公元1117年的北宋时期称为常德。它是中华道德文化、农耕文化、湘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全境纳入湘鄂渝黔革命老区,近代以来走出了宋教仁、王尔琢、林伯渠等一大批杰出人物。</p> <p class="ql-block">穿紫河两岸</p> <p class="ql-block">七里桥廊桥对联很有意思,</p><p class="ql-block">七里桥桥非七里,</p><p class="ql-block">半边街街是半边。</p> <p class="ql-block">武陵阁高36.3米,共七层,建筑面积达6145平方米,是常德市防洪大堤上的最大建筑。</p> <p class="ql-block">常德河街是常德市新打造的常德特色古街,是一条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全新模式的仿古商业街,它以沅江边上的原河街为原型,从西往东布置着麻阳街、小河街、大河街。</p><p class="ql-block">常德柳叶湖河街是一条充满老常德记忆的古街,位于穿紫河东段,总长1500米,水街相融,拥有大河街、小河街、麻阳街三大核心街区,占地面积约13.14万平方米,再现了沈从文笔下“湘西大码头”的繁荣景象。它唤起的是常德人的记忆,留住的是常德人的乡愁,让所有常德人在感受浓浓老常德风味河街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历史文脉和城市空间的融合,体会常德城市发展建设的进步和活力。2022年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和“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p> <p class="ql-block">來常德不能不吃一碗常德米粉。</p> <p class="ql-block">常德米粉是湖南省常德地区极具特色的风味小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配料而闻名,</p><p class="ql-block">常德米粉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常德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能在常德找到属于自己的米粉口味。</p> <p class="ql-block">青石板沁着水汽,吊脚楼檐角勾住最后一缕斜阳,穿紫河的波光已悄然漫上堤岸。复建的明清河街并非标本,码头石阶前仍有船工号子撞碎暮色,擂茶馆蒸腾的雾气里浮着。灯笼次第亮起时,整条街化作一条游动的金鳞。木窗内打糍粑的闷响、酱板鸭的辛香、汉剧高腔的裂帛声,在麻阳街与小河街的交界处酿出微醺的旧时光。</p> <p class="ql-block">游览河街难得看了场常德非遗演出。</p> <p class="ql-block">彩排中</p> <p class="ql-block">常德絲弦</p> <p class="ql-block">沅水船夫</p> <p class="ql-block">常德高腔</p> <p class="ql-block">湖南花鼓戏一一刘海砍樵</p> <p class="ql-block">常德德国风情街始建于2016年,由常德经投集团下属老河街公司作为业主具体组织实施。它以德国汉诺威市为蓝本设计,从建造团队到店铺经营者,大多是德国人。风情街总用地面积约2.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76万平方米,共涵盖16个大分区。</p> <p class="ql-block">德国风情街的建筑风格主要受到德国巴伐利亚州小镇的影响,采用了典型的欧式建筑风格。街道两侧是彩色的木质房屋,屋顶上有着精美的雕花和尖顶,外墙多为红砖或白色涂料,搭配木质窗框和花园,营造出别具一格的浪漫氛围。此外,街道上还有许多仿古灯具、雕塑和喷泉等装饰物品,让整个街区更加富有情调。</p> <p class="ql-block">常德诗墙景区是中国著名的文化景观之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沅江北岸,以沅江防洪大堤为载体,是集诗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的艺术长廊。</p> <p class="ql-block">常德诗墙的建设源于1991年常德市政协委员伍顺生的提议,旨在将防洪大堤升级为兼具文化内涵的艺术墙。经过10年的建设,诗墙于2000年正式完工。2000年9月5日,上海吉尼斯总部正式将其命名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p> <p class="ql-block">常德诗墙全长约3000米,分为《百代沧桑》《名贤题咏》《武陵佳致》《兰芷风华》《华夏新声》《五洲撷英》《时代风采》《千古绝唱》八大篇章,镌刻了自先秦以来的中外名诗1530首。这些诗词由全国1213名书法家以真、行、隶、篆、草等不同书法风格书写,并刻嵌了43幅精美的中外石壁画。</p> <p class="ql-block">當你老了</p><p class="ql-block">[爱尔兰)叶芝( Yeats )</p><p class="ql-block">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过去的浓重的阴影;</p><p class="ql-block">多少人爱你年青欢畅的时候,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的痛苦的皱纹;</p><p class="ql-block">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p><p class="ql-block"> 袁可嘉译</p> <p class="ql-block">和平鸽</p><p class="ql-block">这是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于1950年为"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创作的作品,反映了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心声,风靡世界。和平鸽的故事源于《圣经.创世纪》。据称:大地曾被洪水淹没,留在方舟里保全生命的挪亚,一天放出鸽子去探测洪水是否已经退出。当鸽子归来时,嘴里衔着一个新拧下来的橄榄叶子,挪亚就知道洪水已经退了。后来人们便把鸽子和橄榄枝当作和平的象征。</p><p class="ql-block">画作者:毕加索</p> <p class="ql-block">常德老西门是湖南省常德市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区域,经过改造后,已成为集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老西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73年,即明洪武六年,当时常德城重建,老西门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曾是常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朗江书院、火神庙、杨家牌坊等重要建筑。然而,在抗日战争期间,常德遭受严重破坏,老西门也逐渐沦为破败的棚户区。</p> <p class="ql-block">笔架城位于常德市武陵路起点,沅水河边,旁边是雄伟的武陵阁。它由并列的五个三角形城垛组成,中间一垛最高,两侧依次降低,状如笔架,因此得名。笔架城是明末宰辅杨嗣昌重修常德城时所建,象征着文运昌盛和人文蔚起。</p> <p class="ql-block">常德博物馆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武陵大道282号,是国家二级博物馆、湘西北地区大型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其馆舍面积达1.1万平方米,始建于1990年。</p><p class="ql-block">截至2022年,常德博物馆展览面积达5267平方米,整理入藏的藏品有2291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650件(套),包括一级文物83件(套)、二级文物515件(套)、三级文物1052件(套)。博物馆设5个基本展览,并不定期举办特别展览。</p><p class="ql-block">常德博物馆于2002年被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2009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010年被评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左宗棠所书对联</p> <p class="ql-block">常德,东近洞庭,背依武陵,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这里,有玲珑奇巧的手工技艺,有镂花绣凤的民间服饰,有花色百样的美食小吃,有婉转悠扬的地方曲艺,有尊礼重制的婚嫁礼俗,其风亦淳,其俗亦朴,其礼亦重。它们印记着常德人泼辣火热、乐观自信、勇闯敢拼的豪放性格;它们传承着常德人知书知礼、有情有义、包容包涵的精神品格。本展厅以常德人的一天、常德人的一年、常德人的一生为展线,带您采风问俗,一起领略常德昔日的地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是湖南省著名的4A级旅游景区,位于常德市东北部,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因湖形似柳叶而得名,是中国城市第一湖,湖水清澈,周边山峦起伏,景色宜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乘快船游览柳叶湖</p> <p class="ql-block">司马楼:为纪念唐代诗人刘禹锡而建,是常德的文化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林伯渠故居</p> <p class="ql-block">丁岭故居</p> <p class="ql-block">常德两日,这座沅澧之滨的古城总在诗意与烟火间自然流转。乘船在柳叶湖游览,碧波万顷处水天一色,白鹭掠过芦苇荡的弧线,让"湖南西湖"的雅号有了具象。</p><p class="ql-block">老城区的常德诗墙最令人驻足。六公里花岗岩长卷镌刻着历代诗文,从屈原的《离骚》到杨嗣昌的墨迹,沅江浪涛声仿佛在给这些文字配乐。转角遇见排云阁,飞檐下摆着象棋残局的老者,与江畔跳广场舞的人群构成奇妙的时空叠影。</p><p class="ql-block">來这里必尝钵子菜,陶罐里沸腾的肥肠与鳝鱼,佐以本地产的德山酒,滚烫里渗出湘北特有的江湖气。晨起时街巷飘着牛肉粉的香气,老板舀辣油的手势带着世代相传的笃定。</p><p class="ql-block">这座把《桃花源记》刻进基因的城市,既有"芳草鲜美"的恬淡,亦存"设酒杀鸡"的热烈。当游船驶过穿紫河,两岸光影勾勒出刘海砍樵的传说,方知常德之美,恰在这古今交汇处的从容自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