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忆江南(二)镇江北固山

远山

北固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地处镇江市东北江滨,金山和焦山之间。原突兀于长江之中,三面环水,形似半岛,有“京口第一山”之称。 北固山,镇江三山名胜之一,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三国时“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就发生在北固山。以险峻著称的北固山,因三国故事而名扬千古。 北固山与三国历史息息相关。镇江是东吴最早的都城所在,而当时的宫殿就建在北固山。北固山上至今残存一段吴国京城——铁瓮城的城墙。 山上亭台楼阁、山石涧道,无不与三国时期孙刘联姻等历史传说有关,成为游人寻访三国遗迹的向往之地。 由于北临长江,形势险固,故名北固,高55.2米,长约200米。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镇江的风光至少有五分之一是在北固山,而北固山的韵味又在于北固亭。<br>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有辛弃疾的两首词:<br>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br>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br>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br>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r>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br>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br> 如果没有辛弃疾,北固山也会失色几分。山是山,人是人。人虽然已经作古,但情怀千古不灭。来此山,必要心念此人。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全诗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山顶上的北固楼,这座楼台高耸入云,是观赏长江美景的绝佳位置。站在北固楼上远眺,只见长江如一条巨龙般蜿蜒东去,两岸风光尽收眼底。你是否会想象,当年的孙权、刘备是否也曾在这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北固山下长江边的江滨公园,风光无限。 凌云亭和摩云亭是因为该亭位于北固山的最高点,上接蓝天而得名。由于此亭建造在北固山的面江石壁之巅,故又名“临江亭”。相传三国时孙刘联姻后,夫人孙氏随刘备去荆州,又被孙权骗归强行留住江东。孙刘联盟破裂,彝陵大战,刘备兵败,夫人孙氏听到讹传刘备病死在白帝城,悲痛欲绝,便登上此亭,设奠望西遥祭后投江自尽,故此亭又名“祭江亭”。 三面悬崖,地势险峻,山上到处都是树木,名胜古迹多在其上。后峰是北固山的主峰,背临长江,枕于水上,峭壁如削,是风景最佳的地方。 山上清晖亭东有一座铁塔,此塔系唐卫公李德裕于宝历元年(825年)所建,故又名卫公塔。原为石塔,后毁。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改建成九级铁塔,平面,八角形。明代重修改为七级,高约13米。后经海啸、雷击、战火等劫难,至1949年仅存塔座两层。 北固山北峰之巅有甘露寺。甘露寺始建于东吴甘露年间(265—266年),故名“甘露寺”。寺额为张飞的亲笔。他为了纪念镇江曾作过东吴都城,使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三国鼎立的史实,故将三国时刘孙联盟的史迹、孙刘联姻的传说及遗物移上山来,从此,北固山便成为我国著名的历史胜境了。 至今京剧中《甘露寺》(又名《龙凤呈祥》)这一传统剧目,已深入民间。因此,凡是来镇江的游客,都要到此一游,登北固山,访甘露寺,看看刘备结婚的大殿,联想孙尚香出嫁的往事,耐人寻味。 北固山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名山。它既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迹,又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壮美;可以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现代科技的便捷;还可以与古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与交流。<div> 下山路上遇到的三国人物,太史慈和鲁肃的墓地,没想到他们竟有墓地遗留。</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