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的见证一北寺塔

陈永年

<p class="ql-block"> 美篇名:陈永年</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32924032</p> <p class="ql-block"> 北塔公园(报恩寺),是苏州历史最悠久的寺院,也是苏州城内规模最大的佛教丛林,距今已有1700多年。报恩寺始建于三国东吳赤鸟年间(238一251年),据史志记载,是东吳孙权为乳母陈氏所建,古称通玄寺,唐初改称开元寺,五代后周显德年间(954一960年)易名报恩寺,被誉为"吴中第一古刹"。</p><p class="ql-block">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1918号。</p> <p class="ql-block">  北寺塔:巍然耸立在苏州市城北人民路东侧,是一座典型的砖木结构楼阁式佛塔,在苏州堵塔中尤称雄伟,历来是苏州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该塔建于南朝梁代(502一556年),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重建,由南朝梁武帝时通玄寺始建11层高塔,以后历代也经过多次修治,现塔高为九层,八角砖木楼阁式,规模宏大,重檐覆宇,与杭州的六和塔属同一类型的建筑,塔高76米,2006年,北寺塔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保单位,其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  寺前一座四柱三间五楼石牌坊,坊匾上书"报恩寺"三字,背面书"北塔胜迹"四字,石坊原立于马医科巷申时行祠前,俗称"申祠牌楼",1979年"申祠石牌楼"被移建报恩寺前,改名換姓成了北寺塔的门户,这是苏州仅存的明代石柱木构大型牌楼,为市级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  北寺塔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无数的游人,整座塔形似一尊庄严的菩萨手持宝盘,巍峨矗立,气势恢宏,作为典型的南方佛教建筑,它巧妙地融合了江南水乡的韵味,展现出一种别样的风情,是江南地区难得一见的保存完好的古塔。被誉为"江南第一塔”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  报恩寺入口处悬有“皆大欢喜"的匾额。</p> <p class="ql-block">  北寺塔:是苏州老城里面最地标,最最高的建筑物,苏州老城所有的建筑,它的高度都不能超过北寺塔的第三层,(不能超过24米),这是当初文物专家们努力争取来的规定,正因为有这样的规定,所以现在的苏州老城整体看上去非常的协调,40年来老城没有破房,清一色粉墙黛瓦,依然保留着2500年前的繁华。真是:一座北寺塔,俯首经万家,一朝入姑苏,滿眼是江南!</p> <p class="ql-block">  通过小山门,便踏入了报恩寺的庄严世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尊庄重的弥勒大佛,其慈祥的笑容,仿佛能包容世间万物,而北寺塔则静静地守护在一旁,与弥勒大佛共同见证着岁月的流转。弥勒大佛那慈祥的笑容,温暖着人心,它静静地坐在那里,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又好像在欢迎每一位来访者,佛像由金山石雕刻而成。</p> <p class="ql-block">  在弥勒大佛的背后,一座引人入胜的雕像,便是韦陀,你或许已察觉到,这里实际上是一座别具一格的"露天"的天王殿,实属罕见!按照传统的佛教寺庙布局,进入山门后,首先见到正面庄严的弥勒佛,背面是韦陀,而两侧则供奉着四大天王,而这座天王殿的背后,更是隐藏在寺内最重要的建筑一一北寺塔。</p> <p class="ql-block">  北寺塔:其塔身由外壁,回廊,和塔心室组成,内部为双层套筒结构,八角塔心内备层都有方形塔心室,木梯设在双层套筒之间的回廊中,虽然塔内不开放,但通过木栅栏,仍能一窥其中的神秘石佛像。</p><p class="ql-block"> 北寺塔的回廊。</p> <p class="ql-block">  塔门紧闭,出于保护文物的目的,无法登塔饱览姑苏古城的全貌,塔门上高悬”报恩万岁宝塔"的匾额。</p> <p class="ql-block">报恩讲堂。</p> <p class="ql-block">七佛宝殿。</p> <p class="ql-block">  北寺塔背面,依次矗立着报恩讲堂,七佛宝殿,念佛堂,十轮拔苦等建筑,均是为近代所建。</p> <p class="ql-block"> 巨型漆雕:观音殿南面建有一长廊,陈列着目前国内最大的巨型漆雕《盛世滋生图》也称《姑苏繁华图》,该图全长32米,高2米,再现了清代"乾隆盛世“苏州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盛世滋生图》局部图案。</p> <p class="ql-block">报恩寺铜钟。</p> <p class="ql-block">  梅圃:报恩寺东北角梅圃,俗称后花园,它虽不大,却别有一番韵味,水石相映成趣,亭榭错落有致,暗香浮动,曲径通幽,园内池面开阔,山石空灵,俯视水中巍峨的塔影,别有一番情趣,这里仿佛是处人间仙境,游人虽不多,显得格外宁静,是处不可多得的静心之地。</p> <p class="ql-block">  飞英堂:是园中的主体建筑,为五楹四面厅,歇山顶,曲线优美自然,四面半窗,长窗,外绕回廊,此厅朝北为正面,夏秋在厅北平台荫影之中欣赏水景,暑意顿消,厅南小院,植有牡丹,冬春在此赏花,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园中廊桥。</p> <p class="ql-block">古装美人在廊桥。</p> <p class="ql-block">  碑亭:亭外悬"武染遗轨”之匾额,内有元代石雕艺术品一一張士诚记功碑,这是极为罕见的元代记事石雕,内容描绘了张士诚宽待元朝大使的礼仪场面,张士诚(1321一1367年)是元未义军首领,最终被朱重八击败,这座碑是元未江南富豪沈万三所建,采用高浮雕手法,琢工精细,浑朴雄健,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张士诚记功碑。</p> <p class="ql-block"> 楠木观音殿:静静地伫立在寺院的一侧,其正面庄重而肃穆,让人不禁心生敬畏,在佛教文化中,观音菩萨以其慈悲和智慧著称,而这座观音殿,无疑是对这一精神的最好诠释,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它采用重檐歇山式建筑风格,是苏州现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建筑,四周高大的跟杏树,每当秋季来临,这里的景色必定分外迷人!</p> <p class="ql-block">廊桥和飞英堂。</p> <p class="ql-block">报恩寺外观。</p> <p class="ql-block">飞英堂中远眺假山和观景亭。</p> <p class="ql-block">  观景亭:在假山顶上,可以俯瞰湖面和周边景致,是游客欣赏美景的好地方。 </p> <p class="ql-block">圆亭:为廉泉亭。</p> <p class="ql-block">  该廊桥与拙政园的小飞虹极为相似。</p> <p class="ql-block">飞英堂侧面。</p> <p class="ql-block">假山顶上的观景亭。</p> <p class="ql-block">  北寺塔还流传着一个经典的笑话:一位外地游客初到苏州,远远地望着北寺塔,好奇地询问当地人这座塔的名称,当地人回答说:“这是bo si塔",游客疑惑地说:"这明明是座塔,为什么不叫塔呢"?当地人笑着介释道:"没错,这就是塔,我们称之为bo si塔",这笑话不仅为北寺塔增添了一份幽默,更让人在轻松愉悦中,感受到了这座古建筑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园中五彩斑斓,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桃花丛中的观音殿。</p> <p class="ql-block">  北寺塔无论是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格,还是珍贵的艺术品,都是一座值得细细品味的历史和艺术的瑰宝。</p><p class="ql-block"> 谢谢老师的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