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行之突尼斯巴尔多国家博物馆

陶陶

<p class="ql-block">  突尼斯巴尔多国家博物馆坐落在突尼斯市西郊,始建于1882年,1888年落成,是马格里布地区最大的博物馆,在非洲排名第二,仅次于埃及开罗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原来是历代皇宫所在地,是一座三层高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里收藏着众多珍贵的文物,特别以突尼斯各个历史时期绚丽多彩的镶嵌画最为闻名。</p><p class="ql-block"> 镶嵌画是用各色小石、陶片、珐琅和有色玻璃的小方块拼嵌成的图画,主要用于装饰天花板、墙壁和地面。镶嵌画首创于伊拉克两河流域,以烧土、黏土块、卵石、贝壳为材料,人们称它是“洗不掉的壁画”、“踩不烂的地毯”。这种永久性的图画由腓尼基人带到了北非,装饰于迦太基的宫殿、神庙、浴池的墙壁和地面上。后来,迦太基的历代统治者,突尼斯的阿拉伯人,继承发展了这种工艺,将材料扩展到彩色石、碧玉、天青石、红玉、玛瑙、珊瑚和有色玻璃,色彩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艳丽。由于地中海南岸温暖干燥的气候条件,许多千年前马赛克镶嵌画得以完好保存。</p><p class="ql-block"> 这些镶嵌画展示了突尼斯在迦太基时期的马赛克文化巅峰,是人类的艺术瑰宝。它们为突尼斯赢得了“镶嵌画之都”的荣誉。</p> <p class="ql-block">2015年3月18日,博物馆遭遇了恐怖袭击,死伤40余人。 这面墙是纪念遇难者的, 有22位遇难者名单、国籍、国旗。我们在 2025 年 3 月 19 号参观,正好是十周年纪念日的第二天,因此我们看到纪念墙下面摆放着鲜花。</p> <p class="ql-block">恐怖袭击时留下的弹孔痕迹今天依然还在。</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有40多个大厅和长廊,分6个部分:史前期(包括柏柏尔时期)、腓尼基时期、罗马时期、基督教时期、阿拉伯伊斯兰时期和希腊艺术品。展出的上万件展品都是从全国各地近百个古迹处搜集来的。</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全馆收藏了超过13万件马赛克作品。<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令我震撼的就是大量 1800 年前的马赛克镶嵌画。</span></p> <p class="ql-block">  走入大厅,一幅巨大的画作映入眼帘,占据两层楼那样高的整整一面墙,这就是《海神尼普顿的胜利》,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马赛克镶嵌画,<span style="font-size:18px;">13.40×10.25 米,</span>面积137平方米。1888年出土于苏塞(Sousse),属于古罗马时期杰作,得益于当地干燥气候得以保存。</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幅画使用了10余种不同色彩的石块,</span>画面上,海神尼普顿居中,站在由 4 匹海马拉的战车上,威风凛凛。他左手拿着三叉戟,右手挥戈向前。周围由 56 幅椭圆形或六边形的绘有骑着各种海兽的仙女相陪衬。仙女仪态万千,神情各异,数十头海兽也活灵活现。属于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刚进入马赛克画展区时,部分精美的画居然直接铺陈于地面任人踩踏,还有在墙上游客可随意触摸的。</p> <p class="ql-block">这些可以近距离接触的据说因制作时间稍晚相对没那么珍贵,可我随便看了一幅介绍也是公元五世纪的呀,豪横。</p> <p class="ql-block">介绍只有阿拉伯语、法语与英语,中文是拍照翻译的</p> <p class="ql-block">这幅地上的马赛克画是从斗兽场搬到这边来的,画上有两个奴隶在决斗,蹲着的那个头上还流着血</p> <p class="ql-block">镶嵌画主要反映了古代人们狩猎、航海、竞技、戏剧歌舞、祭祀等生活或礼仪场景,以及一些宗教信仰与神话故事。</p> <p class="ql-block">有许多许多画是残缺不全的,但感觉十分精美。因为没得到讲解,也没时间一幅幅细看介绍,有的挂得特别高,介绍的文字我这近视眼根本看不清,只能走马观花,能看清说明的大部分画的牌子上都可见“Third century AD(公元三世纪)”。</p> <p class="ql-block">令人瞩目心动的镇馆之宝《尤利西斯和西莲斯海妖》,这幅画 3.5 米×1.4 米,是公元3世纪的作品,在杜卡古迹中出土。画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古希腊英雄尤利西斯(特洛伊木马献策者)在特洛伊战争取胜后,英姿焕发,站立船头,和战友破浪前进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突尼斯导游的部分讲解</p> <p class="ql-block">令人叹为观止的镇馆之宝《四季女神》(The four seasons)(也有称《四季的寓言》):一幅描绘海神尼普顿与春夏秋冬四季女神的画作。这幅画不仅保存得完好无损,而且细节丰富,工艺精湛,堪称神品。画面上海神尼普顿置身于雕饰圆形中,被象征着“四季”的图案环绕。这幅画作不仅展示了四季女神的美丽与魅力,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工艺,让人感受到四季变换带来的不同体验。无论是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热情洋溢,还是冬天的寒冷与坚韧,这幅画作都以独特的方式进行了诠释。</p> <p class="ql-block">海神尼普顿,是罗马神话中的海神,也被作为马匹之神被崇拜,对应希腊神话中的海神波塞冬。</p><p class="ql-block">只见海神左手握三叉戟,右手举着一条鱼。他的车由四个马头鱼尾的怪兽拉着,半人半鱼的海怪和海中仙女分列两侧。</p> <p class="ql-block">男性腹部的肌肉</p> <p class="ql-block">神态各异的四匹马</p> <p class="ql-block">画的四角是四季女神的全身像,时令植物的枝条将四季女神环绕在椭圆形的图案中。</p><p class="ql-block"> 右下角是春天女神手握鲜花;右上角是夏天女神,天热不用穿衣服全裸;左上角是秋季女神,旁边有葡萄:左下是冬天女神寒冷全身裹的严实,旁边有橄榄。</p> <p class="ql-block">春天女神手持鲜花,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到来,身旁的水果更是增添了季节的特色。细细观看,那些马赛克拼接的肌肤,丰满而富有弹性,眼神妩媚而传神,工艺的精湛令人叹服。</p> <p class="ql-block">女性圆润的腹部</p> <p class="ql-block">  冬天女神则因为寒冷而裹得严实,身旁的橄榄树增添了一丝生机。她的眼睛周围居然拼出了眼影。</p> <p class="ql-block">夏季和秋季女神位于上方,不易近距离拍摄</p> <p class="ql-block">导游的部分讲解</p> <p class="ql-block">哪怕这样的镇馆之宝,导游也是用手指直接触摸😅</p> <p class="ql-block">公元三世纪居然能用马赛克拼出如此传神的眼睛,除“四季女神”外,全馆我最喜欢的就是这幅残缺不全的头像。</p> <p class="ql-block">最完美的镇馆之宝:《维尔日勒肖像》(也有称《维琪尔肖像》或《诗人与缪斯》),1893年在苏斯城出土。</p><p class="ql-block"> 画面中罗马伟大的诗人维尔日勒(公元前70~公元前19年)安详地坐在椅子上,右手放在胸前,左手握着诗卷,聚精会神地聆听左侧站立的历史女神克丽亚诵诗,右侧站着悲剧女神美尔鲍曼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这幅镶嵌画用了十多种不同色彩的石块,特别用上了绿色玻璃,这在当时的镶嵌画中是少见的。画中的人物形象精致生动,在打开的诗卷上,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史诗中的“埃尼特”一句诗。这幅画不仅再现了罗马伟大诗人的形象,更为重要的是,它证实了那首歌颂罗马帝国起源的史诗《埃尼特》确为维尔日勒所著。这表明,镶嵌画不仅是精美的艺术品,同时又是宝贵的考古资料。</p><p class="ql-block"> 据导游说这是全馆最NB的藏品,因为其他那么多画,总是有些马赛克因为时间久远或色彩或完整性或粘贴而不那么完美了,只有这幅画是完美的。</p><p class="ql-block"> 真心叹服,用马赛克粘贴居然能表现出衣服的柔软灵动与繁复褶子,用马赛克居然能贴出书上的文字,且这是1800年前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这幅镶嵌画在博物馆内的地位相当于法国卢浮宫的《蒙娜丽莎的微笑》,被安放在一个架子上,外面玻璃罩着。</p> <p class="ql-block">全馆唯一一幅不能让人直接触碰的画</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用微距镜头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走入罗马时期展厅,过去这里是皇宫宴会厅</p> <p class="ql-block">大厅两侧摆放着一些罗马时期的精美雕塑,古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人对人体美的崇尚,特别注重对人物肌体及衣裙褶皱的刻画,每一个细节都异常准确生动。</p> <p class="ql-block">太阳神阿波罗雕像,阿波罗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光明、预言、音乐和医药之神,消灾解难之神。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迁徒和航海者的保护神。</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一些其他藏品</p> <p class="ql-block">一些罗马时期的墓碑雕饰</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以前是皇宫,精美无比的伊斯兰建筑一样吸引着观者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还保留了一部分 1888 年前的部分皇宫装饰</p> <p class="ql-block">展馆还有突尼斯国家的历史介绍</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还有三句话:</p><p class="ql-block">“Or,argent richesse?</p><p class="ql-block"> Gold,money,wealth?</p><p class="ql-block">Gold,Geld,Reichtum?”</p><p class="ql-block">是用法语、英语、德语,表示</p><p class="ql-block">“金子,金钱,财富?”</p><p class="ql-block">这句话写在展示挖出的一袋金币的那个厅房,意味深长。</p> <p class="ql-block">编后:涉及文物介绍,由于本人知识浅薄,如有描述不正确的地方,敬请有识之士指正。</p>